天天看點

雲計算平台的市場現狀和雲計算平台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雲”這個概念要是放10年前,大部分人可能會覺得雲裡霧裡的不好了解,而現在,各種“雲”已經無處不在了,相信不少使用者已經在使用“微雲”“雲盤”這樣的服務來備份照片了。雲計算平台已經不再是一個遙遠的IT概念,它開始滲透到各行各業,未來将會像水和電一樣,作為基礎設施,在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地方為人們提供服務。

“雲”的概念并沒有準确的定義,這個詞的來源大約是人們起初在畫網絡結構圖的時候,用雲一樣的圖示來表示網際網路。後來人們把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存儲、計算等服務,稱為雲存儲或者雲計算。而“雲端”一般指的是開放的商用資料中心。我們把照片存儲在雲端,隻要有網絡,用任何一台電腦或者手機,都可以登入雲端去翻看,而不用把照片都複制到這些裝置上。

一、什麼是雲計算?

雲計算平台也是同樣的道理,它是一個資料中心,對資源進行集中管理,這樣的好處就是,對于使用者來說非常靈活。目前的雲計算服務,已經可以提供基礎設施、平台和軟體這三個層面的服務。

使用者租用基礎設施,就相當于租用了一台電腦,使用者可以在這台電腦上安裝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

如果租用平台,開發者就不用關心背後的硬體細節,直接使用平台提供的工具來開發軟體産品即可。

而租用軟體就更好了解了,目前絕大部分普通使用者接觸到的電子郵件、網上辦公系統,或者網絡遊戲就屬于這種類型。

也就是說,無論你是企業還是個人,通過按需使用公有雲,就可以減少購買不必要的計算機軟硬體,從繁雜的系統運作維護中解脫出來。

你也許還記得一句話,“這個世界上隻需要5台電腦就夠了”,據說這是在70多年前,當時的IBM董事長ThomasJ.Watson說的。這話後來被不少人拿來當玩笑,因為在這之後,很快就迎來了計算機産業突飛猛進的發展,計算機變得越來越小、計算能力越來越強,而更重要的是計算機也越來越便宜了。從剛開始少數的政府部門、科研機關或大型企業在使用,發展到現在,微型PC機和手機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手機其實也是計算機,而且現在一台普通手機的計算和存儲能力,都比當年的電腦強多了。另外,不少企業也擁有了自己的伺服器,全世界的計算機起碼是數十億數量級以上了。

但是,在今天看來,Watson可能是對的,如果雲計算平台繼續發展,你可能就不再需要自行購買計算機了,而是需要一個顯示屏,通過網絡來獲得你需要的功能。

二、雲計算平台的市場現狀

既然今天雲計算平台這麼有前景了。那麼,現在都有哪些企業在提供雲計算服務?它們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了呢?

可以說,雲計算平台基本上都是巨頭玩家的遊戲了。在國際上,基本上是亞馬遜、微軟和谷歌三足鼎立的狀态。目前從體量和成熟度方面都占據了老大地位的,是亞馬遜的AWS,AmazonWebServices,他們不停地釋出服務白皮書,制定行業标準,成為了規則的制定者。而微軟和谷歌也一直在追趕,利用他們在其他方向的技術底蘊,對亞馬遜發起挑戰。谷歌進入市場比較晚,但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谷歌雲計算平台的增長速度超過了亞馬遜和微軟。其他巨頭企業還包括IBM、Oracle等,都有服務自己客戶的雲計算平台。

以上都隻是基礎設施服務和平台服務層面的。而在軟體服務層面,也有一些傳統巨頭參與,例如SAP,SAP是全球領先的企業管理類軟體提供商,它為許多大小企業提供資源規劃、客戶關系管理和供應鍊管理等方面的軟體,它2012年推出的雲平台,為企業使用者建立個性化、協作化或者移動化的延伸應用提供了便利。

三、雲計算平台的核心價值

那麼,到底是什麼驅動了雲計算的發展?又是基于什麼原因,各大IT巨頭都在争奪老大的地位呢?

驅動雲計算發展的,是大資料和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它所要求的存儲和計算能力決定了這必定是一個雲的時代。由于曆史及現實的因素,通常人工智能的平台機會是屬于大公司的;随着平台的發展,也會造成人工智能的各個行業機會出現井噴。而人工智能所依賴的深度神經網絡算法,需要大量的資料和高性能的計算進行模型訓練,這就對計算機的存儲和計算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建造自己成規模的人工智能系統代價是很高的,而業界巨頭的雲服務系統,擁有超大規模和計算能力,并且每年都有巨資投入來更新,中小企業在他們的雲系統上搭建機器學習系統,就變得十分容易了。

事實上,人工智能與雲計算的結合,已經在多個層面影響顯現。一方面,全球各大主流雲提供商,都開始積極把各種人工智能需要的加速器部署到雲端;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産品的傳遞也開始搬上雲端,比如今年3月份,谷歌雲平台上釋出了旗下DeepMind的Text-to-Speech的文字轉語音産品,就是基于谷歌平台強大的神經網絡計算能力,讓機器學習語調、重音、節奏等這些因素,以産生接近真人一樣的發音,提高人機互動感。同時,全球大資料市場規模在未來幾年内将增長迅速,各個企業需要有彈性的、可擴充的計算基礎設施,雲計算平台恰恰能提供這樣一個供存儲、分析,更重要的是高成本效益的服務。

四、關鍵的基礎服務商位置

目前,國内外的IT巨頭,都在投入巨資來建設雲計算平台,争奪基礎服務商的地位。這其中原因,和各大IT巨頭争相布局下一代計算機的邏輯其實是一樣的。

你可以把基礎服務商了解為像水和電這樣的供應商。在未來網際網路世界,誰占據這個基礎服務,誰就在未來整個IT産業擁有了不可替代的基礎地位,之後的軟體和應用的發展,都必須依賴這個基礎。當然,有可能有後起之秀因為做應用而成功,甚至做得比前人更大,但應用數量衆多,哪個應用會起來很難預測。是以巨頭的态度是:我把平台做得更開放些,盡量吸引未來的成功應用都到我的平台上來,這樣你成功了我也能分一杯羹。而且雲平台的特點是黏性很強,這樣成功者的利益可以被雲平台長期共享,是以現有的雲平台才會顯得對應用特别友好。

那麼,雲計算平台發展到什麼程度了呢?

實際上,目前雲端的應用,大多數所做的仍然是最基本的計算和存儲,主流的平台仍然是在做更好的硬體虛拟化。即便如此,雲計算服務還是向着實用化方向發展,未來将推動更多應用場景的産生。2018年2月,谷歌宣布将它的TPU(Tensorprocessingunit)對外開放,TPU是一款為機器學習特别定制的晶片,通過雲平台使用TPU,機器學習的計算速度将大大提升。當年阿爾法狗戰勝李世石的時候,TPU就是其中一個核心的部件。對如此強大的資源進行開放,将會極大地推進人工智能在各行業中應用的發展。谷歌稱,他們會在今年繼續提升雲服務平台的計算能力,讓我們繼續期待。

五、雲計算平台的發展趨勢

1.雲計算把計算資源集中到少數幾家資料中心

首先,雲計算服務由幾家巨頭壟斷的态勢可能将會越來越明顯。IT巨頭依靠其雄厚的資金、強大的技術優勢和巨大的使用者群,占據了絕對的統治地位,小公司幾乎沒有生存的空間,很可能将來世界上真的隻剩下幾台大電腦在為我們提供雲服務了。如果小公司在私有雲和具體某個行業領域裡深耕細作,可能還有機會,但仍然需要考慮巨頭們強大的累積優勢,要形成足夠的差異。大部分其他個人和公司,主要還是考慮如何更好地利用目前物美價廉的雲平台,提高效率和降低自身的開支,進而可以專注于發展自己本身的業務。

2.高速網絡的大發展

未來的網絡帶寬将決定雲計算的發展。雲計算的邏輯就是把企業的伺服器全部放在雲端,那麼當所有伺服器都集中到幾大雲服務商的時候,網絡就成為限制這一發展的最大瓶頸,而連接配接雲計算資料中心的高速網絡,就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3.未來競争的核心在于應用場景

當網絡帶寬可以滿足要求後,競争将更多集中在應用場景上的創新,是以,與應用場景結合的垂直雲服務将更有前景。目前大家能預見的應用是醫學圖檔識别、法律文本、金融分析等,很多其他應用還有待開發和探索。

人工智能、大資料、雲計算和物聯網的未來發展值得重視,均為前沿産業,多智時代專注于人工智能和大資料的入門和科譜,在此為你推薦幾篇優質好文:

使用了這麼多年的雲計算,到底什麼才是雲計算平台

http://www.duozhishidai.com/article-13699-1.html

能否利用Hadoop搭建完整的雲計算平台?

http://www.duozhishidai.com/article-9760-1.html

谷歌斥資300億美元建設雲計算平台

http://www.duozhishidai.com/article-5582-1.html

多智時代-人工智能和大資料學習入門網站|人工智能、大資料、物聯網、雲計算的學習交流網站

雲計算平台的市場現狀和雲計算平台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