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95年考古人員挖開坑殺遺址,倒吸一口涼氣

作者:摘史雜貨鋪

一般來說,亂世是最容易出現名将的,因為打仗和所有事情都一樣,既看天賦也需要不斷實踐的累積。

是以,戰國末年、三國時期以及隋末亂世能湧現出遍地開花的名将就顯得合情合理。

而提到戰國時期的名将,相信會有很多名字浮現在每個人的腦海,但其中一定少不了白起。

作為公認的“軍神”,白起一生堪稱無敵,尤其在長平之戰中的表現更是為無數人津津樂道。

不過,此戰既是白起的高光,也是他被無數人诟病的地方,畢竟坑殺40萬趙軍俘虜實在是過于殘忍。

當然這其中也有不少誤解,因為有關長平之戰的記載隻有《史記》的隻言片語。1995年,考古人員挖開坑殺遺址後,才發現了驚人的真相。

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95年考古人員挖開坑殺遺址,倒吸一口涼氣

一戰功成,盡誅趙軍

在大部分人心中,白起都是公認的武将天花闆,他不僅能熟練指揮大兵團的作戰,還能準确抓住戰場中稍縱即逝的機會,做到百戰百勝,是秦國定鼎天下的最大功臣之一。

曆史上,白起成名很早,他與穰侯魏冉交好,早早就得到秦昭襄王的認可,被封為大将。

而白起也沒有讓秦王失望,在伊阙之戰中,他率領秦軍大破魏韓聯軍,斬殺敵軍超過24萬敵軍。

此戰一舉奠定了秦國的強勢,為其進軍中原掃平了障礙。

幾年之後,白起又率領秦軍強勢擊潰了楚軍,攻破對方的都城,占領了楚國的大量土地。這一戰後,白起被封為武安君,達到了權勢的頂峰。

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95年考古人員挖開坑殺遺址,倒吸一口涼氣

在接連消滅魏、韓和楚三國的大量生力軍之後,唯一能阻攔秦國東進的就隻剩下了趙國。

而此時也正值趙國實力的強勢期,它通過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後擁有了不俗的戰力。

很快,秦趙之間就開始了試探性的進攻。而真正讓他們大動幹戈的契機還是對上黨地區的争奪。

當時南韓本欲将此地割讓給秦國,但上黨郡守在聽到消息後,卻主動投靠了趙國。

為了争奪富饒的上黨地區,秦趙兩國在長平地區展開了大戰。

其實長平之戰最初的交戰将領是秦國的王龁對趙國的廉頗,戰鬥開始後不久,趙軍便大敗一場,于是廉頗選擇了防守反擊的政策。

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95年考古人員挖開坑殺遺址,倒吸一口涼氣

面對廉頗建立好的堅固工事,秦軍猛攻數月卻無法取得突破。

最終,秦王采納了範雎的意見,使用了反間計,誘使趙國換上了沒有經曆過戰場洗禮的趙括。

而秦國方面也悄悄換帥,用武安君白起換下了名将王龁,準備畢其功于一役,徹底擊垮趙軍。

後世将長平之戰的失敗全部歸咎于趙括,其實并不合理。趙括雖然戰場經驗不足,但他的指揮其實問題不大。

白起之是以能獲勝,多少也依靠了資訊差的優勢。雙方交戰的時候,趙括并不知道秦國已經換上了白起,依然用打王龁的思路。

結果中了白起的調虎離山之計,被對方分割了陣型,斷絕了糧道。

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95年考古人員挖開坑殺遺址,倒吸一口涼氣

可即便如此,趙括依然率軍抵抗了40多天,在這個過程中,趙軍的防守反擊做得有條不紊。最後實在是因為糧食斷絕,才導緻必須得被迫突圍,最終被白起一網打盡。

秦軍獲勝後,白起做了一個喪盡天良的決策,他把俘虜的45萬人全部就地坑殺在了長平戰場。

而這其中可不止有趙國的士兵,還有上黨地區的普通群眾,其喪心病狂程度可見一斑。殺完大部分人後,白起還象征性地釋放了240名年紀很小的士兵。

雖然此舉極傷天和,但效果是立竿見影的,趙國至此元氣大傷,再也沒有了秦國争鋒對抗的能力。

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95年考古人員挖開坑殺遺址,倒吸一口涼氣

長平遺址的驚人發現

因為長平之戰的結果實在過于駭人,再加上年代和戰亂的原因,是以有關它的記載在史書中并不多。

故而長平之戰中的很多謎團一直都沒有得到解答,直到上世紀90年代。

1995年的一天,在晉城高平市成北10公裡的永錄村,一個名叫李孩珠的農民在和兒子一起耕作的時候,忽然在自己的梨園中挖出了大量的森森白骨,把李孩珠吓出了一身冷汗。

與此同時,他的兒子倒是膽子很大,在看到白骨之後依然繼續向下挖掘,很快就挖出了許多交疊在一起的骸骨。

不僅如此,在屍骨旁邊,他們還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物件,看上去就很有年代。

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95年考古人員挖開坑殺遺址,倒吸一口涼氣

平複了心緒之後,李孩珠認為這個深坑中肯定有不少對國家很重要的文物,是以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向有關部門報告了自己的發現。

當地的文物部門收到資訊後非常重視,立馬派人去檢視,當時就有人判斷這很可能是一處長平之戰的遺址。沒過多久,從業人員便将資訊上報給市局和省局。

過了幾天後,來自山西省考古所、晉城市文物局等多家機關組成的考古隊對這個地方進行了深度挖掘。

随後,他們證明這個埋葬着大量屍骨的深坑正是長平之戰的遺址,并将其命名為一号坑。

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95年考古人員挖開坑殺遺址,倒吸一口涼氣

專家們在考古挖掘的過程中有了驚人的發現,他們不僅從遺址中發掘出了大量交疊在一起的屍骨,還找到了刀币、布币、半兩、箭頭、帶鈎等文物,它們都是研究長平之戰的重要實物資料。

考古人員用了好幾天的時間,才将一号坑徹底挖開,這是一個寬5米,長11米的深坑。

随後,他們又利用當時最先進的射線測定法,在一号坑附近找到了另一個寬3至4米、長55米的大屍骨坑,而這就是長平遺址的二号坑。

過了一個月後,二号坑也被徹底清理出來。專家們在研究後發現,這兩個坑都不是人工挖掘出來的,更像是本就有的天然溝壑。

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95年考古人員挖開坑殺遺址,倒吸一口涼氣

專家們推測,長平之戰後秦軍着急撤兵修整,并沒有專門挖坑,而是把趙軍扔到了天然的溝壑中,随後在上面覆寫了一層薄土。

現場的挖掘工作結束後,專家們又對發掘出來的屍骨進行了全方面的檢測,他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很多屍骨上都有着非常明顯的被砍傷或者是中箭的痕迹,這最起碼說明這兩個大坑中的趙國士兵都是死後被埋的。

而之前史學家就有争議,認為白起雖然殘忍地屠戮了45萬趙國士兵,但不至于喪心病狂到用活埋的手段。

長平遺址中的發現無疑為史學家的論斷提供了有力的證明。

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95年考古人員挖開坑殺遺址,倒吸一口涼氣

“坑殺”是否真的發生

在長平遺址沒有發現之前,史學界對廣為流傳的白起活埋趙國士兵的說法就已經産生了懷疑。

最重要的證據就是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載,首先是《廉頗蔺相如傳》中寫道:括軍敗數十萬之衆遂降秦秦悉阬之。

其次,司馬遷在《白起王翦列傳》中也清晰記載了白起臨死之前的感歎:“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

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95年考古人員挖開坑殺遺址,倒吸一口涼氣

後世之人之是以認為白起活埋了幾十萬趙國大軍,是因為有一些版本将司馬遷原文中的“阬之”改成了“坑之”。

雖然隻是一字之差,但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了。“阬”指的是殺害、坑陷的含義,而“坑殺”才包含活埋的意思。

而且仔細分析戰場處理俘虜的邏輯就能發現,活埋其實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做法。

首先這樣做太過殘忍,即便是對于敵對勢力,也顯得過于暴虐。即便白起能狠得下心來,秦國士兵隻怕也難以接受。

其次,長平之戰中秦國是艱難取得了勝利,本身也已經是強弩之末,必須盡快清理好戰場,然後回撤。

是以對秦軍來說,時間非常緊急。而活埋是很耗時耗力的處置俘虜的方式,遠不如直接将趙軍擊殺後再填埋來的更加友善快捷。

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95年考古人員挖開坑殺遺址,倒吸一口涼氣

是以,無論是從哪一個角度來看,活埋幾十萬趙軍都是費力不讨好的做法,白起這樣的聰明人自然是不會做的。

從遺址中發掘的屍骨也證明了這一點,他們都是先被擊殺然後才被掩埋的。

結論

總的來說,白起在長平之戰中的做法非常符合秦國的利益,但此舉确實過于狠辣,連白起自己回憶起來都覺得是取死之道。

中國古代強調的“殺俘不祥”并非沒有道理。

事實上,類似于白起、常遇春這樣雙手沾滿了俘虜鮮血的軍将,最後确實都難以善終。或許終究是天日昭昭,報應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