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通醫療資訊系統壁壘,醫療業相關場景RPA應用

眼下,醫療行業正經曆劇變,無論是政策環境還是病患需求,都在快速變化着。随着我國新醫療改革的深入發展,整個行業對醫療資訊化建設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斷加大。

随着現代化資訊技術的深入發展,醫療保健行業也掀起了應用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和AI(人工智能)技術的熱潮。

據埃森哲研究預測,到2026年人工智能技術每年将為醫療保健行業節省1500億美元。

結合了AI和RPA的醫療保健技術,可以幫助醫生提高診斷效率和精确度。醫生利用AI的分析診斷資料,可同時為多位病患進行診療。

醫療資訊系統壁壘亟需打通

步入智能化時代,傳統醫療資訊化體系仍存在很大的更新空間。目前,醫療行業資訊化體系的薄弱之處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資料采集困難;

資料采集的範圍、品質;

自動化與智能化的應用程度。

長期以來,醫療領域資訊整合的整個流程都是以人工勞動為中心,許多醫療機構仍面臨資訊系統孤島、醫療資訊碎片化等問題。

伴随需要醫療援助的人數不斷增加,當醫療機構在采購和整合來自各種内部與外部來源(如臨床應用、實驗室系統、保險門戶網站和許多其他不同系統)的資訊時,将會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

通常情況下,由于醫療資料多且複雜,醫務人員幾乎要将一半的時間浪費在資料錄入上,效率低還易出錯。

RPA機器人能夠幫助醫務人員減少重複、費時、瑣碎的資料搬運工作,實作資料錄入、遷移、清洗、整合的自動化。

例如,将病曆資料從老的病曆系統中遷移到新的病曆系統;擷取各個業務系統資料然後根據國家相應編碼表進行比對轉換;将某個業務系統資料自動填寫到其他業務系統;擷取各系統資料并進行彙總等等,不僅能提高效率和準确率,也讓醫務人員有更多時間治療患者,回歸本業。

RPA應用于醫療行業的優勢

●節省整合來自不同系統的患者資料的時間;

●自動化多個醫療流程,節省資源支出成本;

●自動執行重複任務,使醫務人員能夠專注于患者護理;

●通過提高計費效率和減少核銷來改善收入周期管理。

醫療業應用RPA的9大場景

1預約挂号

醫療機構可以通過RPA解決患者挂号預約的相關問題。RPA機器人可以自動收集患者資料,處理預約流程,為患者預約最佳的挂号時間。

2賬戶結算

将RPA納入整個計費流程可以為醫務人員減輕工作負擔。它可跨系統跨平台檢視、處理資料,通過告知患者其賬單金額,加快付款速度,來減少賬戶結算流程中的付款延遲和其他未知錯誤。

3藥物供應商管理

大型醫療保健機構需要管理很多藥物、消耗品的供應商。使用RPA機器人實時監控這些供應商的動态,那麼在藥物風險方面會降低很多。

RPA掃描患者資料以建立報告。該報告可以發送給轉診管理者以确認是有效預約,并通知患者醫生是否可用。

4EHR系統管理

EHR(電子健康檔案)在為醫院建構寶貴的患者資料庫的同時,也給醫生帶來了更多的文書工作。

RPA機器人可自動填寫許多字段,并在相關系統中複制、交換資訊及資料。不僅可以減少人為錯誤,還可讓醫生将更多的時間專注于患者的治療,提高患者滿意率。

5醫療耗材審計

在醫療耗材審計中,高值耗材在裝置科、二級庫、手術間等實物流轉及資料跟蹤會遇到流程複雜、報表多,資料量大等困難。

而RPA技術可以自動擷取耗材在各節點的管理報表,并交叉比對報表中高值耗材的數量與金額差異。當某一耗材的差異率超過預設風險警戒水準時,RPA将提出警示。

6醫療賬單管理

日常醫療賬單涉及諸多系統之間的資料互動,從業人員需要不停的登入并手動記下這些資料。而使用RPA機器人來進行醫療賬單管理整個過程将縮短70%的時間,并加快病人的結款周期。

7醫院銀行對賬

醫院設定銀行存款日記賬,要核對銀行對賬單,編制存款餘額調節表。由于銀行往來賬項過多,手工對賬耗時費力,且準确率低,一旦出現錯誤,需要反複核查。

RPA可以代替人工對賬單進行錄入與核對,實作對賬的自動化,進而節省醫務人員的時間,提高計費效率并減少核銷。

8醫療合同管理

評價一家醫療保健機構的售後服務,醫療服務合同是否能妥善管理則是一條重要的名額。醫療保健機構面對堆積如山的合同,僅僅依靠人力進行管理,效率難免低下,而且極易出現錯誤。

RPA(通過OCR)從CRM中自動提取合同資訊并進行分類管理;然後将合同資訊錄入到指定系統中,建立索引目錄幫助使用者快速找到待查詢的合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