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隋文帝為何能在短短四個月之内,就能統一分裂280餘年的中國?

作者:剛剛的曆史枕邊書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不得不說隋文帝确實運氣爆棚。隋文帝能在極短的時間裡就統一中國,主要的原因是隋朝之前的北周,已經具備了統一天下的實力。當然隋文帝本人也是一個明君,是以才能很快地統一中國。

隋文帝為何能在短短四個月之内,就能統一分裂280餘年的中國?

我們先來看看當時的曆史背景,隋朝統一之前的中國是啥樣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滅東方六國,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朝代。隻可惜秦朝的統治不過15年,就在農民起義的戰争中被推倒了。

劉邦通過四年的楚漢戰争,消滅了項羽和其他諸侯,建立了第二個統一王朝—漢朝。到了漢武帝劉徹的時候,通過發動一系列對外戰争,将漢朝的版圖幾乎擴大了一倍,将漢朝的強大遠播四方。

雖然中間出現過王莽代漢建立新朝,但很快就被漢室宗親們消滅。出身于漢景帝支系的劉秀,最終憑借超強的個人能力,和豪強地主的支援,重建立立了統一的漢朝,也就是東漢。

隋文帝為何能在短短四個月之内,就能統一分裂280餘年的中國?

東漢的統治維持了近二百年,中國出現了魏蜀吳三國并立的局面。後來,取代曹魏的西晉短暫統一了中國,但很快又進入了“五胡亂華”的亂世。

公元316年,匈奴漢國的軍隊攻陷了長安,晉愍帝做了俘虜,西晉滅亡。公元318年,琅琊王司馬睿在建康稱帝,繼續了晉朝的統治,就是東晉。

在東晉統治的一百多年裡,中原地區出現了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民族建立的十幾個政權,後人稱之為“十六國”。

隋文帝為何能在短短四個月之内,就能統一分裂280餘年的中國?

北方胡人建立的十幾個國家,為了統一中原地區,經常進行混戰。東晉王朝為了收複中原地區,也經常派兵北上與這些國家作戰。

公元4世紀後期,氐族人建立的前秦,短暫地統一了北方地區。随後前秦在淝水之戰中,被東晉北府兵打敗,并迅速土崩瓦解。中國北方再次出現,五六個政權并立的分裂狀态,後燕、後秦、後涼、西秦、北魏等政權先後建立,并長期互相混戰。又經過五六十年的戰亂,鮮卑人建立的北魏再次統一了北方。

統治中原北方地區的北魏及其後續政權,與南方的劉宋及其後續政權,長期處于南北并立的狀态,後人把他們總稱為“南北朝”。

隋文帝為何能在短短四個月之内,就能統一分裂280餘年的中國?

北魏軍事實力強大,曾經很有希望消滅南朝統一中國。隻可惜因為國内沖突加劇,北魏在公元523年爆發了“六鎮起義”。在鎮壓了六鎮起義軍的過程中,出身于契胡的爾朱氏,逐漸掌握了北魏政權。

爾朱榮和爾朱兆執政期間,随意弑殺北魏皇帝和宗族大臣,引起北魏國人的強烈不滿。鮮卑化的漢人高歡,聚集起北魏國内的反抗勢力,最終消滅了爾朱氏一族。

消滅爾朱氏後,高歡繼續把北魏皇帝變成傀儡,他自己成為北魏的實際統治者。公元534年,由于對高歡專權不滿,北魏孝武帝逃到關中,投奔了當地的鮮卑軍閥宇文泰。無奈之下,高歡隻好另立元善見為皇帝,也就是東魏靜武帝。北魏正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

隋文帝為何能在短短四個月之内,就能統一分裂280餘年的中國?

在北魏由盛而衰直至分裂的一百多年裡,南朝也發生了兩次改朝換代。先是蕭道成取代劉宋建立了蕭齊,後來又被同族親貴蕭衍奪了權,取代蕭齊建立了蕭梁。蕭梁是南朝的第三個朝代,他統治的五十六年裡,南北方的力量對比發生了巨大變化。

上面簡單介紹了隋朝出現前的曆史背景,可能各位要問,隋朝還沒出現呢,上面的那些曆史和隋朝有啥關系啊?又和隋朝隻用了四個月就統一中國,有啥關系呢?我們下面就仔細來說,這個曆史事件的來龍去脈。

楊堅建立的隋朝,實際上脫胎于鮮卑人的北周王朝,而北周王朝又脫胎于西魏王朝,是以隋朝實際上繼承自西魏的政權。

隋文帝為何能在短短四個月之内,就能統一分裂280餘年的中國?

西魏的皇帝和東魏的皇帝一樣,都不過是宇文氏和高氏手中的傀儡。西魏的實際統治者宇文泰,可說是北周及以後隋唐的真正創始者。

正是在宇文泰的治理下,西魏及北周扭轉了初期的劣勢,逐漸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

為了增強國家的實力,能夠與東魏對抗,宇文泰在西魏境内開展了一系列改革。首先需要補充兵員,以彌補自己這邊,與高歡作戰造成的大量減員,宇文泰對關中的漢人豪強打開大門。宇文泰讓漢人豪強帶領自己的部曲,加入西魏的正規軍,并且與自己一樣受封柱國大将軍。

隋文帝為何能在短短四個月之内,就能統一分裂280餘年的中國?

宇文泰在地方上實行府兵制,讓接受土地的農民充實自己的軍隊。他還實行胡漢融合的民族政策,對漢人高官賞賜鮮卑姓氏。在他的治理下,西魏及以後的北周,國力開始強大起來。

公元556年,宇文氏取代西魏皇族元氏,在宇文護的擁戴下,宇文覺建立周國,也就是北周。

說完了北方的基本情況,我們再來看看南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弱的。

梁武帝蕭衍是中國古代最長壽的皇帝之一,他活到了八十六歲,并親眼見證了梁朝的衰敗過程。梁武帝又被稱作“菩薩皇帝”,他在南梁國内大肆推廣佛教,并且自己也幾次舍身佛門。

隋文帝為何能在短短四個月之内,就能統一分裂280餘年的中國?

蕭梁建立之初曾經在鐘離之戰中,擊敗了北魏南下的大軍,鞏固了國内外局勢。這一場勝仗,也讓梁武帝的雄心被點燃,北伐中原統一中國成為他的重要目标。

梁武帝在位初期,曾經多次派兵北伐,收複了前朝被北魏攻取的城池。公元528年,北魏統治集團内部爆發“河陰之變”,權臣爾朱榮殺死皇室貴胄兩千多人。一些北魏宗族率領部下,南下向梁武帝投降。梁武帝又派陳慶之為将,率領七千精兵,護送元颢回北魏當皇帝。陳慶之指揮有方,多次在戰争中以少勝多,護送元颢回到洛陽。

隋文帝為何能在短短四個月之内,就能統一分裂280餘年的中國?

正在元颢躊躇滿志之際,爾朱榮率軍南下直達洛陽。爾朱榮軍隊攻克洛陽,并殺死了元颢,陳慶之被迫退兵。此後,梁武帝還曾多次派兵北伐,不過都以失敗告終。蕭梁這幾次北伐的失敗,也讓南北朝的平衡開始偏向于北方。南北朝的曆史,因為一個人的出現而發生了改變,這個人名叫侯景。

公元547年,東魏鎮守河南地區的大将侯景,因與當權者高澄不和,背叛東魏投降了蕭梁。梁武帝本來以為收降了侯景,可以為再次北伐中原做準備。

卻沒想到,侯景在第二年就又背叛了梁朝,率兵南下攻打建康。公元549年,侯景軍攻破建康城,侯景将梁武帝活活餓死。侯景先後擁立蕭正德、蕭崗做傀儡皇帝,自己則成為實際的最高統治者。

隋文帝為何能在短短四個月之内,就能統一分裂280餘年的中國?

公元552年,湘東王蕭繹派王僧辯為主将,率領大軍讨伐侯景。駐守嶺南的陳霸先也率軍北上,與王僧辯合兵一處,一同攻取了建康城。侯景率領殘部坐船出逃,途中被手下殺死。這就是“侯景之亂”的經過。

侯景在江南造成混亂局面的時候,對北朝兩個政權來說,可以說不失為一個機會。不過當時的東魏和西魏,出于對彼此的忌憚,不敢直接派大軍南下,以免另一方趁虛而入。此時東魏的内部也正在發生變化,那就是高洋取代東魏建立北齊,自己當上了皇帝。

隋文帝為何能在短短四個月之内,就能統一分裂280餘年的中國?

雖然沒有派大軍南下,但北朝兩個政權也不是什麼也不做,他們都利用這次機會,從梁朝那裡獲得了土地。尤其是東魏趁着侯景在江南發動叛亂,出兵将淮河以南的土地納入版圖。随之而起的北齊,這時是三國中實力最強的一方。西魏先趁着侯景背叛北齊,将侯景管轄的河南十三州收入囊中。

侯景在建康作亂期間,蕭梁駐守在各地的宗室藩王,為了争奪皇位不斷互相殘殺,西魏乘機派兵奪取了益州、襄陽等地。

公元552年,蕭繹在江陵稱帝,後人稱之為梁元帝。公元554年,西魏派兵攻破江陵,殺死了梁元帝,同時奪取了蕭梁西部的大片國土。這時的西魏已将四川、湖北等地納入版圖,實力比之前大大增強了。

隋文帝為何能在短短四個月之内,就能統一分裂280餘年的中國?

公元557年,陳霸先取代蕭梁稱帝,建立了南朝最後一個朝代—陳朝。到了陳朝的時候,南朝的國土面積比之前大大縮小了。陳朝在建立之初,在綜合國力上就落後于北周和北齊。陳朝自始至終都隻能把偏安東南,作為最主要的目标。

經過侯景之亂以後,南方地區遭到重大破壞,北面的大量國土淪喪,南朝的國力嚴重削弱,在與北朝的競争中隻能采取守勢

此後,南朝再也沒有能力發動北伐,隻能以偏安東南作為第一目标。通過侯景之亂,也讓北朝統治者看到了,南朝政權的腐朽和衰落,消滅南朝統一天下是可行的。

隋文帝為何能在短短四個月之内,就能統一分裂280餘年的中國?

與南朝日益沒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朝兩個政權的實力卻越來越強了。開局基礎最差的西魏,到了北周建國的時候,在國力上已經與北齊相當了,還可能略占優勢。

北齊建立初期,蕭梁被侯景之亂折磨得奄奄一息,即将被陳朝取代;西魏在宇文泰的治理下蒸蒸日上,但由于底子比較薄,暫時還成不了氣候。

北齊文宣帝高洋多次親率大軍,攻打北方的契丹、庫莫奚和山胡等族。之前歸附北齊的柔然反叛,高洋又親自率軍征讨,大破柔然殘部,俘獲了很多牲畜和人口。高洋後來沉湎于酒色,酒後更是經常淫亂後宮,還會暴虐殺人。

公元559年,年僅34歲的高洋突發疾病死亡,他的兒子高殷繼位。北齊王朝迅速走上了下坡路。

隋文帝為何能在短短四個月之内,就能統一分裂280餘年的中國?

北周建立初期,政權掌握在權臣宇文護的手中。宇文護為人跋扈、獨斷專行,引起了北周朝廷上下的不滿。宇文護先後殺死了宇文覺、宇文毓兩任皇帝,然後擁立17歲的宇文邕登上帝位,這就是北周武帝。

宇文邕善于韬光養晦,對宇文護百依百順,使宇文護放松了戒備。看到時機成熟後,宇文邕親手殺死了宇文護,并真正拿回了屬于自己的權力。在宇文邕執政期間,繼續沿用宇文泰時期的國家政策,并且更加重視儒學培養道德典範,北周越來越強大起來。

隋文帝為何能在短短四個月之内,就能統一分裂280餘年的中國?

在北周日漸強大的同時,北齊卻逐漸衰落了下去。之前最強大的北齊,怎麼說不行就不行了呢?因為高洋之後的北齊皇帝,一個比一個昏庸無能,一個比一個更好色,一個比一個更變态。高殷、高湛、高緯這幾個皇帝,無一不是酒色之徒,甚至做出亂倫的無恥行為。

而且北齊國内的民族沖突也十分尖銳,從高歡時代就開始倚重的鮮卑貴族,經常欺壓漢人官僚,對漢人的壓迫就更不用說了。

一面是北周的日漸強大,一邊是北齊的逐漸衰弱,曆史的車輪開始向前滾動了。公元576年,北周武帝宇文邕親率大軍,七路并進攻打北齊,并在第二年滅亡了北齊。

隋文帝為何能在短短四個月之内,就能統一分裂280餘年的中國?

看看中國曆史,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在每次大一統王朝出現之前,都會出現一個給統一打下基礎的王朝,而且都是以“周”為國号的王朝。

周朝實行了分封制,将王室宗親分封到各地建立諸侯國,利用宗法制和周天子做為紐帶,為天下各地能夠統一打下了基礎,為秦朝的大一統創造了條件。

到了以後的五代十國時期,後周世宗柴榮在位五年的時間裡,到處東征西讨,削弱了契丹和南唐兩大強敵,為宋朝的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次北周統一了北方,就為下面隋朝的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北周統一北方之後,中國南北統一就隻是時間問題了。

隋文帝為何能在短短四個月之内,就能統一分裂280餘年的中國?

看了這面的這些曆史,大家可能會有疑問,這和楊堅有啥關系呢?楊堅是怎麼當上皇帝的呢?

楊堅的開國曆程,實在沒有太多傳奇的故事,但确實有上天的眷顧,應該就是所謂的“得天命”。楊堅的父親楊忠,因為軍功卓越被封為随國公。

楊忠死後,楊堅繼承了父親的爵位随國公,也在北周朝廷中擔任武将。周武帝讓楊堅的女兒楊麗華,給太子宇文赟做太子妃。在北周武帝親征北齊時,楊堅随軍出征,并且憑借軍功被封為定州總管。

周武帝死後,太子宇文赟繼位為皇帝,就是北周宣帝。楊堅大女兒楊麗華,被封為皇後,楊堅又被封為大司馬。周宣帝荒淫無恥,終日縱情于聲色之中,到了22歲就病死了。

隋文帝為何能在短短四個月之内,就能統一分裂280餘年的中國?

新繼位的小皇帝宇文闡年僅八歲,楊堅正式執掌國家大權。人的野心通常是不斷膨脹的。執掌北周最高權力的楊堅,很快就有了自己做皇帝的想法。

公元581年,楊堅取代北周稱帝,建立隋朝,他就是隋文帝。從正式掌握國家的最高權力,到自己穿上龍袍當天子,楊堅隻用了短短的九個月,也許這就是“天命所歸”吧。

現在回到最初的問題,隋朝建立之後,為什麼能很快就消滅陳朝,再一次統一中國呢?

隋朝建立之後,先平定了内部的一些叛亂,下一個目标就是南下滅陳。但在此時,隋朝想要順利消滅陳朝,需要先解決北部邊疆的威脅。這個北方強敵,就是崛起于漠北草原的遊牧帝國—突厥汗國。

隋文帝為何能在短短四個月之内,就能統一分裂280餘年的中國?

突厥是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最初遊牧于阿爾泰山一帶。公元5世紀中期,突厥人在首領土門的率領下,擊破了草原霸主柔然汗國。随後經過二三十年的對外征服,突厥人建立起一個地域遼闊的突厥汗國,控制了東起大興安嶺,西達裡海的廣袤土地。為了自保,北周和北齊先後向突厥求和,以獲得邊境的安全和孤立對手。

隋文帝對突厥人采取了,分化瓦解和軍事打擊并用的政策。本來草原遊牧帝國,就有争奪大汗之位的傳統,在隋朝的挑撥離間之下,突厥汗國在公元583年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随後在隋朝的強大壓力下,東突厥又被迫向隋朝稱臣。隋朝的北方安全問題終于解決了。

隋文帝為何能在短短四個月之内,就能統一分裂280餘年的中國?

最後再看一下,那個即将被消滅的陳朝,現在是什麼情況了?

陳霸先之後,陳文帝和陳宣帝都還算頗有才能的皇帝,隻是陳朝國家實力太弱,難以和北周這樣的強敵匹敵。陳宣帝陳顼還曾經派兵北伐,從北齊那裡奪回淮南土地。隻可惜随着北齊的滅亡,面對着北周這個強敵,陳朝越來越難以招架了。

陳宣帝死後,他兒子陳叔寶繼承皇位,他就是陳後主。陳後主不是與文官們在一起吟詩作賦,就是在後宮與美女們玩樂,基本把國家大事抛在了腦後。看到滅陳的時機已經成熟,隋文帝開始實施他的統一大計。

隋文帝為何能在短短四個月之内,就能統一分裂280餘年的中國?

公元588年,隋文帝任命晉王楊廣擔任主帥,率領水路大軍共五十萬,南下攻打陳朝。公元589年,隋軍攻破陳超國都建康城,俘虜了陳後主和他的後妃,陳朝滅亡。中國大地經曆了三百多年的分裂後,再次統一在一個強大王朝之下。

綜上所述,隋文帝能夠再次統一中國,除了前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之外,他本人的雄才大略同樣不可忽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