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崇 | 一本溫家寶總理可能讀了100遍的書《沉思錄》

作者:高談崇論

2000年前,一位古羅馬皇帝,寫自己的書,傳播至今。如果人類有2000年的曆史,那麼可以預見有人會讀這本書。這本書就是《冥想之書》,這是馬可·奧利尤個人的哲學思考。

作為一名帝國哲學家,他已經任職20年了。這個龐大的帝國飽受戰争和災難的困擾。地圖越大,該國不同信仰和種族的人越多,不穩定的因素就越多。他大部分時間都在軍營裡和路上度過。白天,他是一個果斷的皇帝,以敵人取勝為己任,晚上,他在燈下,拿着書,自我檢討。

柏拉圖的理想是哲學家将成為皇帝,或者皇帝将研究哲學,為世界帶來正義,和平與安甯。馬克。索爾斯克亞試圖實作他的夢想,但并沒有完全奏效。皇帝和哲學家不僅僅是兩種身份,兩張面孔,更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

高崇 | 一本溫家寶總理可能讀了100遍的書《沉思錄》

馬克。奧萊仍然渴望和平,但他不能忽視敵人的入侵和軍隊的嘩變,他必須行使自己的軍事指揮能力,有效地殺死敵人。他渴望和平,但洪水、地震、瘟疫等自然災害多次襲來,使他無法住在王宮裡,他需要走訪這片土地,觀察人民的感受。他本人受過良好的教育,是一個非常有才華和智慧的皇帝,但他的孩子們未能繼承他的思想,并且無能。

小時候,他對哲學有着濃厚的興趣,從11歲開始,他開始模仿斯托格爾學派的簡單生活方式,成年後,他投身于斯多格爾學派。然而,他個人的樸素和束縛,卻無法填補國庫,甚至連内亂和戰争,最終掏空了這個不再繁榮的帝國。他的智慧、勤奮和自律,救不了即将被傾倒的大樓。在180 A.M.,也就是馬可。在奧萊裡奧去世的那一年,羅馬帝國開始分崩離析。

奧萊的冥想書,寫于他在馬鞍上時,不是他的名字,他的手稿沒有标題,沒有标題,隻有"為自己做"的腳注。從形式上講,這本書可以被視為格言的集合或哲學的副本。在内容上,這是他一生的見解和哲學思想的彙編,關于倫理和道德,宇宙天體,神靈,愛情,生活方式,但很少談論政治,軍事,幾乎沒有談論私人生活和當時發生的公共事件。

高崇 | 一本溫家寶總理可能讀了100遍的書《沉思錄》

在中國古代,對皇帝的最高要求是内在的聖人,毫無疑問,奧勒·魯做到了。如果我們把皇帝的身份放在一邊,觀察他作為斯托格學派的哲學家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似乎有些遺憾,他唯一的代表作品《冥想》沒有太多創造性的哲學思想,他談論的話題早就開始被談論,但他有許多自己獨特的想法。

他對斯托格爾學派的最大貢獻是實踐這一哲學,他實作了知識和實踐的統一。這并不容易,這種勤勞的僧人式生活,帶有自虐傾向,幾乎伴随他一生。這種有條件的奢侈皇帝,卻要按照聖人的标準來嚴格要求自己。

讓我們來看看斯托格爾學校。古希臘哲學家齊諾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雅典創立了哲學流派。起源是一次奇諾之旅。在前往雅典的路上,他的船沉入愛琴海,他失去了所有的物品,但他發現自己的身體和精神素質完好無損。是以他嘗試了那種極簡主義的生活。他認為,人們應該摒棄外在的物質和物質享受,改善自己的靈魂。我沒想到這種聖人哲學會很受歡迎。Ole用這種高尚的生活方式來重制。

高崇 | 一本溫家寶總理可能讀了100遍的書《沉思錄》

《禅修之書》分為12卷,共487卷,長篇可視為斷章取義,短篇可視為格言。

溫家寶總理曾經說過:"這本書每天都在我的床邊,我可能每天讀100遍。《思考》也是我的枕邊書,我也看過很多遍,但是,到目前為止,我一直無法從頭到尾看到,正在轉向看向哪裡。這本書讀起來有點無聊和擰緊,我甯願相信自己了解的問題,或者說是書的翻譯問題,原著就不應該拒絕千裡之外。有人建議買梁士秋翻譯的版本,但我還沒有買。

雖然書很難讀,但讀完之後,透過那些晦澀難懂的文字,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書,簡單而真誠。這本書是推測性的,但不那麼深奧;有講道,但不是那麼乏味的教條,更像是與自己的對話。

Ole recidulo并沒有努力建立一個系統的哲學,在《冥想之書》中,我們不必尋求一個完整的系統。他不是在做哲學研究,但對倫理學有濃厚的興趣,他也善于自我檢討,并試圖找到一種普遍的成聖之路。然而,奇怪的是,這本書的内容似乎傳達了對世界和世界最有知識性的思考。

高崇 | 一本溫家寶總理可能讀了100遍的書《沉思錄》

斯托格爾學派對他的影響是深遠的,《禅修之書》被視為學派最後一本重要著作。學校提倡泛神論,泛神論是世界的主人,個人隻是上帝整體的一部分。強調服從命運,對自己在社會上的地位感到自在,要無動于衷,隻有這樣才能得到幸福。Ole Relevant對世界和命運的了解也是一緻的。

如果我們撇開這所學校的想法,隻看這本書的内容,你會發現Ole retren緻力于更多的墨水和墨水,以"人"的話題,他的哲學,可以稱為人的哲學,或者生活的哲學。他喜歡大膽,謙遜,慈善...這些優秀的品質,他希望人們熱愛工作,了解生活的本質和生活的藝術,尊重公衆利益并為之努力。

畢竟,他不是一個純粹的哲學家,他的帝國地位決定了他思想的視角。我們想知道,他多麼希望他的臣民能夠實踐這些行動原則,并在個性上受到尊重,就像他們自己一樣。不幸的是,世界上隻有一個奧萊,可惜他的臣民沒有機會看到他留下的這些想法的結果,但幸運的是我們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