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咖說 | 尹朝明 :什麼才是公鍊的核心競争力?

對話 | 大咖

大咖說 | 尹朝明 :什麼才是公鍊的核心競争力?

尹朝明,Trias首席算法架構師,獲得佐治亞理工學院計算機博士、北京大學碩士學位。

曾任阿裡巴巴EB級大資料平台進階工程師,在美國甲骨文公司及英特爾研究院有多年圖計算、分布式系統全球研發經驗。在ACM SIGMOD 等雜志/會議上發表論文多篇,Google scholar 引用170多篇。

目前,區塊鍊行業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百家争鳴;各路大神、各路産品讓人應接不暇。區塊鍊未來發展重在産品,而産品的發展則重在技術。

今天,我們對話尹朝明博士,對區塊鍊行業值得欣賞的人,未來可能脫穎而出的技術産品等問題做了交流,并由李華豐,鄭辰整理。

以下為對話原文:

一、大牛眼中的TA

問題一:看您的履曆,您的學曆真的非常突出,是北京大學的碩士、佐治亞理工學院的博士,在區塊鍊這個行業可以算得上是“精英部隊”了,我們知道,在這個行業很多人并不是像您這樣的“科班出身”,我想知道,在您這樣的技術大牛眼中,您最欣賞誰?他身上有哪些特質值得學習?能不能向大家說說理由?

尹朝明:事實上,我認為在求學工作的這幾年中,我一直在同學和同僚裡面是知識技術水準偏弱的一個,算是“精英部隊”裡的“草根階級”,是以自然算不上大牛。很幸運的是,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能夠目睹到真正大牛的風采,比如說讀研期間認識到的我們TRIAS的創始人阮安邦和魏明博士,又比如說在讀博期間結識的劉星,侯聰師兄,還有在工作期間我的老闆周舒,呂餘全等等。這裡面我最想感謝的是呂餘全和阮安邦。按照古時的說法,餘全是領我入門的師傅,而我是學徒,他教會我對每一行代碼存有敬畏之心,對所做的工作要有匠心和恒心,對産品要有極簡主義的精神,反複打磨,細緻推敲才能脫穎而出。而安邦則是帶我進入一個新的世界去觀察“how these cool kids play”的伯樂,沒有他,我永遠不會有勇氣去推開那扇門,看到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二、機遇,時不我待

問題二:我們知道您此前在阿裡巴巴和甲骨文公司都工作過,是圖計算,分布式系統領域的專家,對相關技術有着很深的研究。我很好奇,您最早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區塊鍊的呢?在這些年的工作經曆中,您面臨的最大的機遇和挑戰都是什麼呢?請尹博士給我們簡要講講~

尹朝明:事實上我工作的經曆與區塊鍊創業是相輔相成的,在佐治亞理工學院,我做的研究是圖計算,組合優化相關的研究,而現在主攻的是區塊鍊中DAG的方向,這裡面需要很多圖計算相關的知識。

而在Oracle GoldenGate,我曾經參與過的一個項目就是如何做資料庫的Sharding,這個技術與現在以太坊中的Sharding有異曲同工之妙。再者,在阿裡巴巴的大資料計算組,我們有幾位研發人員專門從事大資料計算系統中的一緻性和高可用性問題,所涉及到的兩階段送出,Raft算法正好是現在區塊鍊所研究的拜占庭共識問題在可信環境中的實作。是以投身區塊鍊創業不僅僅是我個人的興趣愛好,更是多年積累的知識的提煉和升華。

在這些年的工作經曆中我所遇到的最大的機遇便是十年前在清華高性能所實習的時候,就最早的接觸到了MapReduce和GPU計算的技術。可是當時并沒有沿着這條路走下去,或許現在已經碩果累累。

最大的挑戰來自于對自我的認知,開始慢慢認識到“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及機遇在國家,公司,個人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大咖說 | 尹朝明 :什麼才是公鍊的核心競争力?

三、共識,or 技術?

問題三:現在公鍊不少,比如以太坊,比如EOS,以及大大小小其他衆多公鍊,作為一個區塊鍊的從業者,你認為什麼才是選擇公鍊是首要考慮的特質?換言之,如果你想要在公鍊上創作一個自己的DApp,你會選擇哪一條公鍊?為什麼?

尹朝明:個人認為,得到大家的認可,是選擇一條公鍊首先要考慮的。得到大家認可,區塊鍊技術上要有較大的創新;軟體實作上,技術要過關,沒有很多的bug,後續沒有較大的更新檔,能夠讓大家放心使用;社群營運上取得一定的成功,有核心靈魂人物更好,能夠引領社群前進。目前比較得到大家認可的區塊鍊1.0是比特币,2.0是以太坊,引入了智能合約,沒有公認的3.0,EOS最開始的時候大家很看好,認為是區塊鍊3.0,但是軟體實作上有問題,有一些漏洞;在營運上稍顯中心化,目前營運效果尚有争議;加上很多宣傳的内容後來沒有完全實作。這樣一來,給人的感覺是有點用力過猛了,大家對它失去了信心。

另一種劃分方法,認為區塊鍊2.0是zerocash等加密貨币,在比特币的基礎上使用引入了零知識證明等隐私保護手段,是另外一個方向的發展。另外,我會從産品的角度出發來選擇公鍊去開發我的DAPP,比如說開發的簡易性,可調式性,移植的便利性等等,在現在公鍊市場群雄逐鹿,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顯然我要考慮我的技術成本,能夠小步前進快速疊代的公鍊更容易受到青睐。

四、如何才能脫穎而出?

問題四:有人說過,新的協定,新的公鍊隻是前提,并不是有了公鍊人們就會信任你。對普通人而言,根本記不住前三名之外的同質項目。而對于一個高技術含量的公鍊項目,你認為如何才能脫穎而出,得到大家的信任?或者說,和以太坊競争的核心能力是什麼?

尹朝明:個人認為要脫穎而出,比較關鍵的是技術領先,能夠解決一些痛點,另外要提前占坑,目前區塊鍊的研究人員很多,同一個技術點,或者相似點可能會有多個實作,提前占坑很重要。宣傳要跟上。目前以太坊的核心問題是性能跟不上,另外智能合約的落地上有一個關鍵問題沒解決,就是“先知機”的問題,就是到最後還是得需要一個大家信任的輸入。

大咖說 | 尹朝明 :什麼才是公鍊的核心競争力?

五、區塊鍊,如何落地?

問題五:我們先看一則新聞:日前,北京網際網路法院釋出消息稱,由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主導,運用區塊鍊技術儲存電子證據的平台“天平鍊”,運作3個月以來已線上證據采集資料超過100萬條。當事人通過電子訴訟平台送出的材料全部通過區塊鍊平台進行了存證,截至目前存證材料數已達187623條,驗證證據檔案316個。

不同于一般人的了解,很多人可能覺得區塊鍊并不受政府待見,其實正好相反,政府機構很歡迎這些新技術,相信未來區塊鍊機構會找到更多和官方機構合作的方向。這些應該算是私有鍊吧?相比起公有鍊,是不是私有鍊落地更容易一些呢?為什麼大家都紮堆去做公鍊?

尹朝明:感覺現在“私有鍊”的說法大家都不怎麼提了,可能“私有”跟區塊鍊的氣質不符。相比于公鍊,大家提的更多的是聯盟鍊或者許可鍊,有準入機制,相比于公鍊,可控性更高,甚至可以有修改區塊鍊曆史的能力;另外性能上也更高;在落地上,公鍊要求很高的參與度,聯盟鍊相對要低非常多。當然,公鍊的影響力是其他鍊無法匹敵的,現在各國政府都拿比特币基本沒辦法,也能說明很多東西。

 • End • 

本期大咖說告一段落,告訴我你最感興趣什麼話題?我們會向大咖提出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