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考研計算機網絡】—分層結構 協定 接口 服務

一、為什麼要分層?
發送檔案之前要做的準備工作:
- 發起通信的計算機必須将資料通信的通路進行激活
- 要告訴網絡如何識别目的主機
- 發起通信的計算機要查明目的主機是否開機,并且與網絡連接配接正常
- 發起通信的計算機要弄清楚,對方計算機中檔案管理程式是否已經做好準備工作
- 確定差錯和意外可以解決
分層的基本原則:
- 各層之間互相獨立,每層隻實作一種相對獨立的功能
- 每層之間界面自然清晰,易于了解,互相交流盡可能少
- 結構上可以分割開,每層都采用最合适的技術實作
- 保持下層和上層的獨立性,上層單向使用下層提供的服務
- 整個分層結構應該能促進标準化工作
二、認識分層結構
- 實體:第n層中的活動元素稱為n層實體
-
協定:為進行網絡中的對等實體資料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标準或約定稱為網絡協定【水準】
協定的三大要素:文法(規定傳輸資料的格式)、語義(規定所要完成的功能)、同步(規定各種操作的順序)
- 接口(通路服務點SAP):上層使用下層服務的入口
- 服務:下層為相鄰上層提供的功能服務【垂直】
- SDU服務資料單元:為完成使用者所要求的功能而應傳送的資料
- PCI協定控制資訊:控制協定操作的資訊
- PDU協定資料單元:對等層次之間傳送的資料機關
三、概念總結
- 網絡體系結構是從功能上描述計算機網絡結構
-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簡稱網絡體系結構是分層結構
- 每層遵循某個/些網絡協定以完成本功能
-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是計算機網絡的各層及其協定的集合
- 第n層在向n+1層提供服務時,此服務不僅包含第n層本身的功能
- 僅僅在相鄰層間有接口,且所提供服務的具體實作細節對上一層完全屏蔽
- 體系結構是抽象的,而實作是指能運作的一些軟體和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