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雲”競争 營運商緊逼網際網路大廠

作者:廣州日報
“多雲”競争 營運商緊逼網際網路大廠

廣經觀察

“核心産品價格全線下調15%至50%,存儲産品最高降幅達50%”……4月底國内雲計算市場巨頭阿裡雲宣布史上最大規模降價消息,在早已厮殺得白熱化的雲服務市場瞬間炸開了鍋。

據IDC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2022年下半年中國公有雲服務整體市場規模達到188.4億美元,其中IaaS+PaaS在2022下半年同比增長19.0%,相比2021年同期以及2022年上半年,增速明顯放緩。一方面是行業增速放緩,另一方面,作為“國家隊”的營運商進攻勢頭明顯,被視為網際網路大廠此番“降價”的主要原因。然而,業内觀點更指出,基于AI大模型的巨大價值,大廠們主動做出商業模式調整,搶奪更多的客戶,是為了“備戰”新一輪的AI大模型。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文靜 張露

去年三大營運商雲業務營收均實作翻倍

在中國雲計算市場,營運商雲已經成為重要的力量,并不斷擴大市場佔有率。拿天翼雲來說,與2022年上半年相比,去年下半年,其在IaaS+PaaS的市場佔有率從8.9%增加到10.3%,排名從第四升至第三。“盡管需要面對阿裡、騰訊、百度等競争對手,但營運商在基礎網絡方面很強,而且因為他們帶有國有企業的性質,政企客戶對營運商的信任程度會比較高,是以在發力政企市場方面有天然的優勢。”通信分析師項立剛表示。

有業内人士坦言,營運商借助國資雲等概念,發力進攻政企市場。4月21日,國資委官網釋出的國資央企資訊化工作推進會議上提到,全面推進國資央企雲體系和大資料體系建設。IDC的最新資料顯示,2022年下半年,以營運商為代表的公有雲服務商在IaaS資源建設上維持高增長的發展态勢。從去年整年來看,三大營運商在雲方面的營收實作了翻倍。财報顯示,2022年中國移動雲業務年營收達到503億元,同比增速108.1%;去年聯通雲收入361億元,同比增長121%;中國電信天翼雲收入達到579億元,同比增長107.5%。

去年是移動雲連續三年保持三位數增長,較三年前,移動雲的營收則增長了25倍。2021年,已進入中國公有雲市場佔有率前五的天翼雲達到102%的營收增長率,移動雲以114%的增長率創下當年新高。

從市場佔有率排名方面,去年除了天翼雲首度進入前三外,移動雲公有雲laaS+PaaS服務市場的份額也上升到第六。展望未來,業内人士分析稱,随着數字化轉型業務成為營運商第二增長曲線,預計其雲業務的市場佔有率還會有進一步的增長空間。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于去年業績說明會上表示,2023年天翼雲目标收入達千億元。在2023移動雲大會上,移動雲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三年,移動雲将力争突破年營收1500億元。

公有雲IaaS+PaaS阿裡雲下跌到僅三成 營運商占比上升

對于這次大規模降價,阿裡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阿裡雲智能集團CEO張勇表示,希望将技術紅利更多回饋給客戶和夥伴,持續降低用雲成本,擴大雲的市場空間。顯然,阿裡雲希望借此吸引更多的使用者選擇其産品。

據IDC最新資料顯示,2022年下半年中國公有雲市場,IaaS和IaaS+PaaS市場競争格局保持一緻,阿裡雲、華為雲、中國電信天翼雲、騰訊雲和AWS為市場排名前五位。

具體份額以及排名,相比2021年同期發生變動,例如公有雲IaaS+ PaaS市場佔有率來看,阿裡雲仍然是市場“一哥”,但其占有率也從36.7%降至31.9%;而第二、第三、第四名的位置都發生了改變,華為雲由10.8%增加至12.1%,由第三位升至第二位;天翼雲由8.9%增加至10.3%,由第四位升至第三位;騰訊雲卻從第二名的位置跌落至第四名,市場佔有率由11.1%減少至9.9%。

除了阿裡雲、騰訊雲、華為雲等,以及三家營運商的競逐外,近年,京東旗下的京東雲、位元組跳動的火山引擎加入戰局。

“雲計算競争,主要是拼成本價格、政企關系、技術能力、服務水準,不同的服務商有不同優勢。”達睿管理咨詢創始人馬繼華分析認為,阿裡雲在成本價格和技術能力上領先,營運商的雲在政企關系和服務水準上有更好的資源,華為雲強在服務水準和技術能力上。其中,華為雲保持高速增長,去年其雲計算業務收入達453億元,“華為雲的目标是發展超過100萬家合作夥伴,聯接超過1000萬開發者,服務超過1000萬家客戶。”在華為2022年業績釋出會上,華為相關負責人孟晚舟透露。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表示,目前市場競争的焦點已經從技術産品導向轉為市場訂單導向,從通用型的網際網路+行業模式轉入政企行業深度定制。

AI大模型改變雲計算遊戲規則

業内觀點指出,此番雲“價格戰”的背後,不單為了市場佔有率,更多是為了“備戰”AI大模型。據微軟今年4月公布的2023财年第三财季财報顯示,智能雲業務收入為221億美元,同比增長16%;包括Azure、部分Office生産力工具在内的商業雲産品整體營收285億美元。Azure和office辦公軟體,總營收為285億美元,同比增長22%。

差不多時間,谷歌母公司公布2023年一季度業績顯示,其雲業務部門盈利1.91億美元,是谷歌雲自2020年公布業績以來,首次扭虧。谷歌高管在财報電話會上稱,将繼續把AI技術引進公司的産品中,并表示,已經有很多組織通過谷歌雲等平台,使用公司旗下的生成式AI大語言模型。

阿裡雲宣布核心産品價格全新下調後不久,百度CEO李彥宏在5月初一次公開場合中表示,大模型徹底改變雲計算遊戲規則,“今天,客戶購買雲服務,是要看架構、模型好不好,而不僅僅看算力怎麼樣”。

張勇在2023年阿裡雲峰會上表示,“所有行業、應用、軟體、服務,都值得基于大模型的能力重做一遍”。目前,釘釘、天貓精靈等産品已接入阿裡雲大語言模型“通義千問”測試。

業内人士指出,AI大模型為雲計算提供了全新的“解題”思路。基于AI大模型的巨大價值,大廠們主動做出商業模式調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