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opy>AWS 亞馬遜雲是什麼,怎麼發展起來的

說起“亞馬遜”,我們最早了解它,隻是一個在網上賣書的公司,業務類似于國内的當當網、卓越等。但是,随着“雲計算”這個IT熱詞,像熱帶雨林的風暴一樣席卷中國市場時,我們才知道,原來早已經有一個非常成功的雲計算提供商叫“亞馬遜”。

    亞馬遜公司雲計算領域的成功和輝煌業績,讓國内外的很多科技公司垂涎三尺。很多IT能人志士紛紛下手探一探雲計算的水到底有多深。在國内外雲計算市場,有很多IT廠商希望能夠學習“亞馬遜”做雲計算的模式,但是目前都未來獲得亞馬遜這麼大影響力和成就。本文試圖探讨一下亞馬遜為何能夠在雲計算服務上獨領風騷,國内這些雲服務商能不能趕上甚至超過亞馬遜呢

亞馬遜雲服務的發家史

    幾乎每個人都很驚訝,像“雲計算”這種高技術服務,為何不是像谷歌、微軟等公司來提供的。為了了解這一情況的原因,在這裡先簡單聊聊亞馬遜的發家史。

    據了解,亞馬遜公司創立于1995年,目前已成為全球商品品種最多的網上零售商和全球第2大網際網路公司,在公司名下,也包括了Alexa Internet、a9、lab126和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三家子公司。 

    亞馬遜是全球電子商務的成功代表,早在2003年亞馬遜網站銷售額預計可以達到40億美元,其中圖書銷售額可以占到全美圖書零售總額的8-9%。

    從網際網路起家的亞馬遜,逐漸從一個書商變成銷售綜合商品的電子商務網站,這讓亞馬遜擁有了衆多的使用者和支援者。這些使用者和支援者,成為日後亞馬遜成功轉型雲計算道路的可靠基礎。

    不少人會問,為什麼亞馬遜能夠從一個書商轉型為一家雲服務提供商呢?最初,為了支撐其龐大的網際網路網上購物業務,尤其是要理論上支援在聖誕節等熱銷的龐大并發使用者數量的通路和交易,亞馬遜部署了大備援的IT計算和存儲資源。而這部分IT資源在絕大部分時間裡都是空閑的。其實,當時有許多網際網路公司都曾采取類似舉措。但是,善于抓住商機的亞馬遜,此刻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何不将亞馬遜多餘的計算資源租賃給使用者?

    2003和2004年,為了充分利用閑置IT資源,亞馬遜将彈性雲計算建立起來并對外提供效能計算和存儲的租用服務。使用者僅需要為自己所使用的計算平台的實際用量付費,這樣的因需而定的付費,相比企業自己部署相應的IT硬體資源便宜很多。

   同時,亞馬遜雲計算服務也很好地驗證了由技術創新而帶動的商業模式的成功典範。

    如今,亞馬遜還賣它自己的書,但是,不同的是,在全球各地擁有着衆多亞馬遜雲服務的使用者。亞馬遜于2004年從一個單純的理念起步,于2006年進入初創階段,而目前即将成為一項規模10億美元的業務。

  很多初創型科技公司,在業務尚未成型、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非常願意借助亞馬遜的“東風”——IaaS服務,在不必購買IT基礎設施及作業系統的前提下,通過即付即用的租用模式在亞馬遜平台上快速搭建和釋出自己的豐富多彩的雲服務。

    那麼,到目前為止,亞馬遜都提供了哪些令使用者歡迎的雲服務呢?

<copy>AWS 亞馬遜雲是什麼,怎麼發展起來的

亞馬遜獨家“秘方”模仿不來

    亞馬遜獨家“秘方”模仿不來

    目前,亞馬遜能夠向企業提供包括彈性雲計算EC2(Elastic Compute Cloud)、簡單存儲服務S3、簡單資料庫服務Simple DB、簡單隊列服務SQS、彈性MapReduce服務等20多種雲服務,逐漸完善了AWS(Amazon Web Services)的服務種類。 

    我們可以發現對于亞馬遜來說,AWS最大的使用者就是亞馬遜自身。這也是亞馬遜多年IT營運經驗的一個彙總,保證了雲服務的品質的同時,亞馬遜将自己IT系統改造成平台化的産品,使之适合于向公衆開放服務。

  其中,尤其以亞馬遜主打的彈性雲計算EC2經常為使用者和競争對手稱道。據了解,2006年8月,亞馬遜釋出了彈性雲計算EC2,其目标不僅是将快速檢索能力提供給線上商店、搜尋引擎或是電子郵件帳戶,更重要的是為企業按需定制的計算能力。

    應該說,亞馬遜從未試圖告訴使用者他需要什麼,EC2隻為租戶提供了按需付費的虛機,他們可以象使用他們熟悉的實體機那樣去使用那些虛拟機,安裝和配置他們已經習慣了的應用軟體。

  在面向租戶提供自家釀制雲“美酒”的同時,亞馬遜還制定了非常靈活的付費方式。不同的産品有不同的收費标準,例如存儲會按照位元組量付費的,每個月會按照實際情況與你的資訊卡和帳戶進行綁定,根據實際使用位元組量進行收費;EC2的付費方式可以基于小時的,每個小時從10美分到80美分不等,根據租戶具體調動伺服器的流量、帶寬和處理能力來進行付費。

    亞馬遜雲服務的核心價值在于,它可以讓為開發者節省大把原本花在安裝伺服器和管理資料庫這樣事物上的時間,而讓自己的團隊有更多時間用于核心業務上、接訂單、聯系使用者等。

    當然,我們也看到,自從2006年EC2釋出以來,衆多科技公司開始效仿亞馬遜開始推出類似的雲服務。例如,谷歌、微軟、Rackspace、Terremark、CSC和Savvis等公司都推出了類似的服務,其中尤以谷歌Google App Engine和微軟Windows Azure的表現最為優秀。

    盡管面對這麼多的競争對手,似乎沒有影響到亞馬遜業務的直線攀升。亞馬遜的秘訣就在于獨家研制的“秘方”,這個秘方需要在實際IT系統改造和運維過程中才能提煉出來。

    有資料顯示,2010年亞馬遜雲服務的營收達到5億美元,2011年這個數字猛增到12億美元。現在從若幹統計來看,亞馬遜網絡業務已經發展成一項年收入達15億美元的業務。通過多年來,亞馬遜的業績報表,也反應出亞馬遜當初依靠出租資料儲存服務和計算能力的商業模式是非常成功的。

    在提供雲服務領域,亞馬遜不僅推出IaaS服務,還在移動網際網路大潮之下發力SaaS産品。2012年5月3日,亞馬遜釋出了一款免費的雲存儲服務桌面用戶端Cloud Drive,支援Windows Vista、Windows 7,以及Mac 10.6和10.7。

    為什麼發力SaaS?一方面,亞馬遜想通過這一步,搭上移動網際網路的“班車”;另外一方面是“近水樓台先得月”,亞馬遜放着自家這麼好的IaaS平台不用太可惜了。實際來看,亞馬遜的雲存儲戰略地位,遠大于它的實際價值,Cloud Drive盤活了亞馬遜以前推出的一系列硬體産品,戰略地位好比蘋果iCloud和微軟Skydrive。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