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琥珀作證:一億年前僞蠍“搭乘”小鳥的翅膀飛行

作者:光明日報

中國和加拿大的古生物學家周二在北京宣布,他們在琥珀中發現了一種極其罕見的現象,琥珀是一種蜘蛛形動物,稱為僞蠍子,可以"騎"鳥類。該研究的結果已線上發表在《地質學雜志》上。

琥珀作證:一億年前僞蠍“搭乘”小鳥的翅膀飛行

攜帶是一些小動物附着在越來越大的動物的身體上,進而被攜帶和傳播的現象。例如,某些蕨類植物或其他小動物可以将整個社群附着在金龜身上,金龜是整個社群遷徙的交通工具。

僞蠍子是一類長不到1厘米的蜘蛛狀動物,形狀像蠍子,但沒有蠍子的長尾巴,廣泛分布在落葉層,樹皮下,岩石下或苔藓植物中。一些僞蠍子有攜帶和播種的習性,可以附着在雙鳍、膜鳍、翅膀、直翅和盲蜘蛛、鳥類、哺乳動物等昆蟲身上,然後遷徙到其他地方。該論文的作者之一,山西省師範學院的高志忠博士介紹,從形态學上發現的假蠍子可以歸類為僞蠍子,其觸角細長,接近三角形,具有清晰的罩子結構,腹部是典型的卵圈,并且全身存在顆粒。

"僞蠍子在緬甸琥珀中并不少見,昆蟲學家已經描述了僞蠍子在碼頭和金龜上的'騎乘'行為。該論文的作者之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嚴立達介紹,與蕨類植物或金龜相比,鳥類巨大的身體可以用于僞蠍子的藏身和攀爬區域,"一般隻要有羽毛就可以快樂地開始。

攜帶在化石記錄中很少見,以前的報道将其限制在節肢動物身上。"我們在琥珀中的新發現為僞蠍子和原始鳥類之間的古老聯系提供了很好的證據。這種琥珀中的羽毛可能是巢穴的一部分,這表明早在白垩紀中期,僞蠍子就使用鳥類"搭便車"并在巢穴之間移動。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皇家博物館教授、該論文的作者之一瑞安·C·麥凱勒(Ryan C. McKellar)表示,這些新發現可能對了解這些動物的古生物學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發現的琥珀标本來自著名的琥珀産區,即緬甸北部克欽邦的虎崗谷。礦場的火山灰測量表明,琥珀大約有 1 億年的曆史,屬于白垩紀晚期的最早時期。在此期間,生活在緬甸北部潮濕熱帶環境中的植物和動物經常被從柏樹或南部紅豆杉流出的樹脂包裹,在漫長的地質時期形成琥珀并儲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