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奮鬥逼又來了!

作者:大飛碼字

最近爆出來一個微軟抵制 “奮鬥逼” 的瓜。

奮鬥逼又來了!

有微軟員工在網上發帖,吐槽公司新來的菊廠福廠的同僚,天天比賽加班,半夜還在工作群裡互相@。

奮鬥逼又來了!

還流傳出來一張群聊截圖:

奮鬥逼又來了!

雖然事後微軟聲明這是一則實習生弄出來的玩笑,并不是微軟公司正式項目,但能成為媒體炒作的吃瓜材料,無疑是擊中了職場的一些痛點。

一些不負責任的媒體還給奮鬥逼下了個定義:

根據網際網路坊間八卦對于“奮鬥逼”的定義是指,“奮鬥逼”之是以被稱之為“奮鬥逼”,主要原因是這類人,不管是學曆、技術、能力,都比較差,但是這類人比較能吃苦,從不會反對上司的意見,不抱怨加班,自認為自己多付出,多努力就會把事做的更好,或者不會被公司開除。

我第一次聽 “奮鬥逼”,是因為寫了一篇996的文章,貼到了知乎上,然後有個人就過來噴我了,說我是“奮鬥逼”。他的大意是,他不想奮鬥,是以你們也不應該奮鬥,要奮鬥,那你們就是“奮鬥逼”!

“奮鬥逼” 這個詞,在現在看來,明顯是帶有貶義色彩了,當然稱别人為 “奮鬥逼” 的人,心裡也是帶着些許嫉妒和心虛的,因為 “奮鬥逼” 的 “奮鬥” 行為有可能把他比下去;“奮鬥逼” 的 “奮鬥” 行為也有可能讓他失去工作。

以前跟一個矽谷工作的朋友聊過這個問題。美國那邊大部分科技公司的工作時長确實是8小時,很大部分原因是美國工會帶來的限制,如果經常加班,員工可以起訴公司。

但也有公司是不按規則來的, Facebook 就是其中一家,反正給你更多的錢,願意的留下,不願意的請走。

就加班這點來說,美國的制度确實是比較好的,至少讓大家有得選擇。

但也不是說他們就沒有煩惱了,他們也面臨醫療,孩子教育,學區房等問題,雖然 Facebook 這類公司的加班多,但因為給的錢多,還是一堆人擠破腦袋想要進去。

國内沒有這種工會制度,國内企業的 996 就是自由競争下的結果。

在中國,網際網路公司追求的是疊代速度,因為隻有疊代速度足夠快,才能最大限度地取得先發優勢,占領市場。

當年張小龍的微信和雷軍的米聊争奪,微信最終勝出,有很大部分的原因,也是因為微信的疊代速度更快。這種疊代速度有部分來自更優化的流程,還有很大部分自然來自程式員們的加班。

有個有趣的事情是,10個人的團隊,擴充到20人,疊代速度大機率達不到一倍,人多了,會帶來更多溝通,管理的消耗,疊代速度可能隻有原來的1.5 倍,而且其中的一些關鍵點是加人也快不起來的,隻有做的那幾個人一天内投入更多時間,才能更快。

是以,這就出現了,給3個人,4個人的工資,幹5個人的活這種搞法,有公司更甚,給3個人,5個人的工資,幹6個人的活,因為大佬們發現,這麼做好使啊。給10個人,15個人的工資,疊代速度就能快一倍,這麼好的事,幹啥不搞。

于員工來說,有部分人接受,也有部分人不接受,從我的實際接觸來看,大部分嘴上噴,鍵盤上噴,但拿多了錢,還是香得很。

真正不爽的,是996 但又沒有多拿錢的。這種當然讓人不爽,是我,我也是要跳起來的 !

這段時間,拜訪了一些初創公司,有幾十人的,也有接近兩百人的,發現有個事情跟我原來想的不一樣。

我原先以為,初創公司處于業務的高速發展期,公司整體的節奏和加班應該是要強于業務穩定的大廠的,但實際情況是,很多初創公司的工作時長反而短過大廠。

像很多大廠基本是 22 – 23 點才下班的,但不少初創公司20點就下班了。

後來了解到的原因有兩個:

  1. 初創公司的待遇和業務穩定性都要低過大廠,工作時間太長,容易導緻高離職率,一個是員工覺得不值得;一個是初創公司更多,選擇更自由。
  2. 很多初創公司本身的業務方向不明,想加班也沒事幹。

是以,結論是,大廠錢給的更多,但也會更累!

按目前的行業競争情況,996在短期内是不可能有改善了,要指望 “大佬” 們良心發現,不搞996是不現實的,是以賺更多的錢才是王道啊!錢多了,你的選擇就更多,也就更自由了!

要想有更高的收入,賺到更多的錢,前提是要讓自己 “值” 得起市場的定價,是以,努力提升自己,是絕對正确的事情!

文章寫到這裡,噴我的人肯定是有的了,有人會說,我在為資本家辯護,也有人會說,我站着說話不腰疼。

我都能夠了解。

面對巨額的房價,日益上漲的物價,已經結婚生子的,更是承擔着家庭的重擔,而要解決這些問題,能走的似乎隻有一條路 — 996 , 十年甚至二十年的 996 ,面對這種道路,我當初也是天天罵娘!

當然,現在的我不怎麼罵了,畢竟都十年了,早已習慣,而且給的錢,也是很香的。

最後,我想給年輕人的建議是:

生活,真沒有太多太好的選擇,無論選擇哪條路,最後都是艱難的,艱難到超出你的極限。你覺得生活苦,這就對了,生活就是苦的,苦到你想哭!

隻有極少數的人天賦異禀或偶遇奇迹,而剩下的人,要想走出來,隻有一個字 “扛” !

這段時間,見了不少公司的創始人,他們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精彩,但每個人都有一段很長很長的黑暗時期,黑到看不見未來的那種,“扛” 在他們看來,不是選項,而是僅剩的唯一出路。

能扛下來的人,就算事業沒有大成,能力和心态也必是高人一等。

雖然,大部人沒有過創業的經曆,但人生本身就是一場創業,你是自己人生的 CEO, 你肩負着家庭的重擔,很多時候,扛下去是你唯一的出路!

生活不易,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