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好“直播+社群+圈子”組合拳,建構私域流量增長閉環

在網際網路紅利消失的情況下,“私域流量” 如今成為了企業和品牌争搶的香饽饽,私域營運已經成為品牌實作營銷增長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

對于教育行業來說,其産品具有“高複購率、高客單價、高話題性”的特點,是以是天然适合做私域流量的業态。

很多教培機構乘上數字化轉型東風,借助如創客匠人等技術服務商,搭建了專屬的線上教育平台,通過直播授課的模式進行私域流量的營運。很快我們會發現,“直播” 這一單一模式已經不能夠讓使用者在私域内留存和轉化。

那麼,教育行業究竟該如何在流量紅利枯竭時,實作獲客變現的逆勢上揚呢?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教育機構如何利用“直播+社群+圈子”這三個組合拳,打出一套完整的私域營運模式。

打好“直播+社群+圈子”組合拳,建構私域流量增長閉環

1.直播:拉新轉化,授課解惑

直播現如今成為了教育服務生态中重要的一環,除了進行直播授課以外,還可以借助直播進行市場宣傳和引流拉新。

簡單來說,直播已經成為了教育行業提供服務的形式和載體之一。直播課程的教學表面上看沒有任何轉化動作,但課程的開始就是轉化的開始。

教育機構可以通過創客匠人搭建線上教育教育訓練平台,通過直播功能開始系列直播課,可以将課程模式設定為公開直播課、專欄、訓練營、知識套餐等多種營運模式,搭配答疑直播、輔助課程直播等,滿足不同層次學員的學習需求。

除了進行授課解惑以外,教育機構還可以通過直播進行引流拉新和轉化變現。一般情況下直播的轉化套路整體流程如下:

1)自我介紹品牌背書,增強使用者信任

直播課程開始前,講師可以通過向使用者介紹課程亮點、優勢以及展現學員案例等方式擷取使用者信任。讓學員産生通過課程學習能夠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的一種心理暗示,增強使用者信任感。

2)引導使用者參與直播互動

直播課程進行中,老師可以抛出問題,引導學員參與互動,一方面有效提高直播活躍度,另外一方面可以通過學員互動了解學員需求和痛點,進而研發出更适合學員學習的課程。

此外,創客匠人小班課直播還具有連麥活動、白闆、課件展示的功能,真實還原線下學習場景,可以深化學員與講師之間的互動。直播公開課則可以通過幸運大轉盤抽獎、直播紅包等方式來活躍氣氛。

3)強價值感吸引使用者,快速實作引流變現

教育機構可以在直播中推出精講視訊直播課程,通過“視訊 + 語音 + 文字 + 圖檔”等多種形式結合,全方位解析,為使用者提供高價值的課程服務。

在直播中通過直播帶貨功能将課程購買連結挂上去,結合一鍵轉播将直播推廣到抖音、快手、虎牙、一直播等視訊平台,将多管道流量引流至直播間内進行變現。同時,引導使用者進入專屬學習社群,進行精細化的私域營運,有效留存使用者。

2.社群:多形式觸達,重視服務

社群對拉新、轉化、留存、複購等營銷增長閉環中的各大環節都有放大效果。

使用者加入社群以後,教育機構可以通過多形式觸達、精細化營運來提升使用者信任,有效提高使用者的轉化率和複購率。

私域社群的觸達率高,更容易建立信任形成轉化,而進行私域社群營運的關鍵在于要讓社群使用者有參與感、歸屬感和價值感。

機構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營運社群:

1)每日打卡提醒,營造學習氛圍

每天在課程學習開始前,助教可以通過釋出打卡提醒來提醒學員進行學習,拉近與使用者之間的關系,營造良好的社群學習氛圍。

2)每日學習調動,增強參與感

助教可以通過在群内釋出日常小練習、話題讨論等操作簡單、輸出門檻低的方式來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讓學員在參與互動中獲得成就感。

3)多種形式觸達,提升到課率

正式課程開始前,助教老師可以通過1V1私聊觸達、發送朋友圈、社群公告等形式進行上課提醒,觸達更多的使用者參與學習,提升到課率。

4)随堂作業回報,提升完課率

在社群内,老師們可以對學員的随堂作業進行點評,學員可以及時收到正向回報。在給使用者作業批改的同時,助教也可以在社群内持續督促還沒完成學習和作業的使用者繼續學習,提升完課率。

3.圈子:活躍粉絲、沉澱内容

除了進行社群營運以外,教培機構還可以通過搭建圈子的方式來有效活躍學員,幫助講師、助教等連結鐵杆粉絲,實作知識變現。

高粘度的私域圈子能夠給使用者提供有歸屬感的自由分享和表達空間,每一個學員都可以在圈子中找到自己的舞台。使用者可以在圈子内釋出圖文、音頻、視訊動态,成員可以跟帖互動,滿足使用者交流需求,增強使用者粘性。

教育機構可以借助創客匠人的圈子功能打造以課程和學員為中心的交流社群,以話題、問答、主題等形式來驅動社交價值。

通過圈子可以讓學員養成送出作業、互動點評、經驗共享的習慣,有效活躍社群,為知識變現建立基礎。老師還可以通過設定付費圈子來豐富變現場景,讓知識付費更加友善。

4.結 語

可持續增長的私域營運模式,需要教育機構将使用者放在核心位置,以使用者為中心,與更多使用者建立長期且穩定的關系。

機構在進行私域流量營運時,可以通過“直播+社群+圈子”這一組合拳形成流量閉環,持續進行引流拉新、使用者活躍和轉化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