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EOS合約開發第一章-EOS介紹EOS介紹

EOS介紹

一、區塊鍊應用的裡程碑

比特币是目前為止最成功的區塊鍊應用,它通過自己的成功也證明了區塊鍊技術(數字總賬)可以被運用在網際網路上,來進行不通過任何第三方的安全交易。

以太坊在此基礎上增加上了智能合約的概念,使得區塊鍊不光可以被應用于發行加密貨币及其轉賬,還可以在此基礎之上開發各種應用程式,滿足各種不同行業、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

二、目前區塊鍊應用的瓶頸

雖然比特币網絡已經成功運作了8年,以太坊也成功運作了3年,可是區塊鍊的應用還是出現了各種瓶頸,特别是在處理交易的規模上。目前比特币每秒能夠處理的交易為3個,以太坊為30個,實際需求的規模顯然是比特币和以太坊暫時無法達到的。

另外就是費用問題,不管是比特币還是以太坊,每次交易都要支付約5到30元人民币不等的礦工費用,如果區塊鍊應用在社交媒體上,點一個贊就要支付5到30塊錢,那還有誰會來用區塊鍊的應用呢?這還引申出另外一個問題,在比特币和以太坊網絡中,如果一個交易支付的礦工費越高,它越會被礦工優先處理,是以在特殊情況,比如ICO (initial coin offering) 時會出現500元的礦工費都可能嫌少的情況。

還有以太坊雖然提供了一個運作智能合約的基礎,然而以太坊的設計思想注重提供一個中性的平台,讓所有可能的應用可以在此基礎上得以開發。是以就算是一個非常通用的子產品,比如使用者權限,資料庫,應用之間的排程等,他們也拒絕作為以太坊的一部分進行釋出。這樣的好處是避免的這個“作業系統”變得過于龐大,但是也增加了上面應用程式的開發難度。打個比方,如果你要開發一款遊戲,你當然希望平台已經提供了基本的子產品和功能,你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遊戲本身的開發上面,而不是自己在開發遊戲的同時再去開發一套給這個遊戲運作的作業系統。

三、EOS解決的問題

EOS提供了自己的一套解決方案,來應對目前區塊鍊技術應用上遇到的這些挑戰。

首先和以太坊的設計理念不同,EOS試圖提供不同區塊鍊應用都需要的一些共同的功能和子產品。簡單來說,它就是提供一個基礎功能比較完善的作業系統,友善應用程式開發者在EOS作業系統上迅速開發自己的應用。

另外EOS在處理交易的規模上将會比以太坊高出幾個量級,一旦開發完成,EOS将成為第一個能夠支援商業規模應用的平台。首先,EOS采用了DPOS (delegated Prove of Stake) 技術,在比較苛刻的測試條件下可以達到每秒1萬到10萬次交易;另外EOS将采用并行處理技術,可以使交易規模達到每秒幾百萬次。如果能夠達到這個标準,EOS可以同時支援幾千個分布式應用程式(DAPP)在它平台上運作。

還有在交易費用上面,EOS将放棄使用礦工費這個模式來支撐交易的确認和執行,而是采用所有權的模式,即按照擁有EOS代币的比例使用EOS網絡的帶寬、存儲和運算資源。也就是說如果你擁有1% EOS的代币,那麼你就擁有1% EOS網絡的資源,不管網絡上其它地方是否出現擁堵。

對于投資者來說,這些網絡資源是沒有什麼作用的。而對在EOS平台上的開發應用程式的人來說是則是非常有用的,他們需要用這些資源運作他們的應用程式。這個時候投資者會比較樂意的将這些資源借給這些開發者,這樣如果軟體開發成功了,引來更多的使用者,那麼投資者手上的資源必然變得更值錢,是以,對于初期的軟體開發者來說,他們根本不需要花錢去買什麼伺服器,因為有的是投資者想要把資源借給他們用,讓他們發展壯大,用的人多了,EOS代币的價格必然會提高,然後投資者自己也能得利。是以對于初期創業公司來說,他們隻需要有好的點子,寫出好的程式,而不用花太多精力在伺服器,存儲,帶寬等基礎設施上花費太多的精力。

最後不得不提到EOS的創始人Dan Larimer,在開發EOS之前,他就成功建立了Bitshares和Steem兩個區塊鍊的應用,它們的代币市值目前已經超過了10億美金。Dan也在2014年引入了DAO的概念,并且也是這篇文章上面提到的DPOS的發明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