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環境品質好壞 飛花告訴你</h2>

圖為專家向記者解釋"GPS工具箱"并示範其用法。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圖
圖為一隻停在紫金山路上的銀白色蝴蝶。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圖
風暴過後一天下午,環保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的記者和專家、南京孝莊學院應用生态研究所所長李兆軒教授帶領觀測隊到南京紫金山觀察一隻蝴蝶。
這是環境保護部、自然生态保護司、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聯合發起的相關科研院所、高校、自然保護區發起的國家蝴蝶多樣性觀測項目。
今年是該項目的啟動,國家的背景資料依然完善,觀測樣本線也在逐漸調整,但參與該項目的專家們十分有信心,憑借中國廣闊的國土,如此豐富的生物地理區域,國内首次以統一标準的方法進行觀測,長期監測資料不僅能從不同的多樣性名額進行比較, 還有水準,垂直和多元比較。據了解,通過觀察全國蝴蝶多樣性及其栖息地的現狀和年度變化,基于觀察,該項目可以評估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和政策的有效性,并監測重大環境變化的早期預警。
為什麼是蝴蝶?
國際公認的監測表明物種
關于選擇蝴蝶物種的原因,環保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馬方舟博士打開了盒子:"蝴蝶不僅是'飛花',也是國際公認的生物多樣性監測名額物種。蝴蝶因其對環境品質的高要求而對環境變化敏感,非常适合觀察環境趨勢,生态系統健康狀況以及人類活動對生态系統的幹擾程度。在許多國家,監測資料被廣泛用于生物多樣性保護、土地使用規劃、政策制定、教育、科學研究和公共環境教育。"
"蝴蝶觀測早在1976年就開始在英國進行,國際上已經開發了一套更标準的觀察标準方法。歐洲許多國家主要側重于通過蝴蝶觀察來分析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态環境的影響。然而,從南京近年來的觀測來看,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因素是疊加的,特别是人為因素比氣候因素更具有影響力。"李告訴記者。
自2010年以來,李一直與他的學生一起在南京進行蝴蝶觀測。六年的觀測積累了南京蝴蝶生物多樣性的背景資料。從全國各地為這個國家蝴蝶多樣性觀測項目挑選的大多數觀測小組都有類似的基礎和經驗。
據環保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徐海根介紹,該項目已在全國建立了近120個标準化觀測樣本區,近600條觀測樣線均采用國際通用标準,參與觀測的機關53個,累計觀測人數可達到每年2500個, 最初形成一個覆寫各個生物地理區域的蝴蝶多樣性觀測網絡。以環境保護部釋出的《生物多樣性觀測技術指南》為準,觀察方法是統一的。
如何用蝴蝶觀察?
均勻采用蝴蝶狀線測量法
所謂的蝴蝶觀察究竟是如何進行的?首先,确定觀測樣本線,以記者親身體驗過的這次觀察為例,觀測樣本線是一條山路步行上紫金山。山路蜿蜒曲折,山間蜿蜒曲折,四周是郁郁蔥蔥的樹木,點綴着野花,有時流水。
"一般3~4人一個觀察組,一人負責觀察,眼睛應聚焦在5米外的周圍環境;一個人拿着一張蟲網,看一眼難以識别的一些種類的蝴蝶,網捕後現場觀察确認該物種,常見物種立即釋放,極少數物種需要帶回實驗室進行進一步研究和鑒定;"李兆軒說。
每個觀測者的手機還配備了軟體"GPS工具箱",準确定位樣本線的經緯度,每200米的長度以"點"表示同一段。"每次觀察,我們都會要求資料表格,當地栖息地照片,以及生态環境變化的記錄和比較。未來,我們将對該國的每條樣本線進行編碼,編碼的唯一性将友善資料跟蹤。"馬方舟告訴記者。
徐海根向記者展示了一份非常專業的蝴蝶線問卷,共4頁,分别是樣本線觀測資料記錄表、樣本區間生境和人類幹擾活動記錄、生境類型表、人體幹擾活動分類表。以樣本線觀測資料記錄表為例,包括觀測位置、樣本編号、樣本長度、日期、天氣、溫度、濕度、風速、起始經緯度、經緯度、經緯度、海拔高度等23個項目。
因為蝴蝶出現在早上,今天下午記者隻看到了5種蝴蝶,很多以前見過卻不知道名字,這是最簡單的蝴蝶,有黑色印花的粉色蝴蝶、黑脈蝴蝶、眼蝴蝶、玻璃灰蝴蝶。"這并不是說蝴蝶越多越好,物種越多越好。我們看兩個最相關的類别,一個是優勢物種,看看它們有多少,另一個是看看它是否存在于當地。"李說。
觀察蝴蝶有什麼特殊意義?
為評估環境品質提供依據
雖然紫金山已經是南京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但一路走來,記者感受到的最深的就是李兆軒的擔憂,"相比以前,無論是蝴蝶的種類還是數量,現在都明顯少了。"
在李看來,人為幹擾對蝴蝶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最大。觀察人對騎行和步行等幹擾,隻要強度不小,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此外,植被的破壞也會産生一些影響。相對而言,一些項目,比如房地産開發,對蝴蝶的影響就更大了。"我們的項目規劃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考慮的權重是不夠的。"李彥宏直言不諱地說道。
由環境保護部開展的國家蝴蝶多樣性觀測項目計劃通過監測生物多樣性變化資料來評估環境管理的有效性,相關資料資訊将為制定環境管理政策和評估環境品質改善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這是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積極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