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來源:汽車熱管理之家 摘要: 針對某型号高溫甲醇燃料電池單電池子產品,以實作精确控溫、快速啟動為目的進行了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的設計、制造和測試。應用Matlab/Simulink平台開發了一種拟合簡化方程的控制系統算法及其仿真計算平台,并對所設計的控制算法進行了仿真計算;同時對燃料電池内外傳熱媒體循環回路及冷卻系統換熱器進行了重新設計與樣件試制。完成了熱管理系統單電池子產品運作試驗,将實測資料與仿真計算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試驗結果表明,所設計熱管理系統成功将電池預熱時間縮短了678s,穩定工況下冷卻媒體溫度誤差保持在±2℃以内,達到了預定的設計要求。樣件試制及測試結果驗證了熱管理系統設計的可行性、準确性及實用性,為今後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優化提供了理論和實際參考。 甲醇燃料電池由于其能量密度高,電池性能穩定,燃料易于儲存運輸,在車輛、船舶、電力等領域應用前景廣泛,得到了國家的政策支援。實驗表明,溫度對甲醇燃料電池的穩态和動态性能具有明顯影響,電池穩态性能和對于負載的動态響應随着電池溫度升高而提升,而溫度過高或過低都将直接導緻電池性能惡化。是以,配備穩定有效的熱管理系統對燃料電池性能及使用壽命的提升十分重要。 關于燃料電池溫度控制政策,有文獻提出了将模糊PID控制與模糊控制分别用于外部循環和内部循環的控制方法,總體溫度偏差約為4℃。另有學者提出了基于遞歸模糊神經網絡的溫度控制政策,使用四層網絡連接配接結構實作模糊推理,具有較好的跟蹤性能,需35s 達到穩态。此類智能控制算法具有較好的控制精度及跟蹤性,但由于算法結構較為複雜,工程實際中很難保證其實時性和穩定性,暫不能滿足本文所針對的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系統工程應用要求。此前某型号高溫甲醇燃料電池子產品主要根據實時過熱量進行風扇轉速控制,控制效率滞後,溫度波動範圍較大,冷卻系統采用肋闆式風冷散熱結構,存在結構笨重、換熱效率低等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提出了針對某高溫甲醇氫燃料單電池子產品的熱管理系統控制拟合簡化方程算法,在保證控溫精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簡化控制系統計算模型,使其能廣泛應用于工程實際。同時對冷卻系統換熱器進行了重新設計,采用緊湊的闆翅式換熱器結構,內建PTC加熱子產品,提升電池冷啟動特性。

1 熱管理系統設計

1.1 整體方案

該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要求滿足3.5kW散熱功率,內建PTC電加熱子產品縮短冷啟動時間,風扇和泵采用智能控制,溫度控制精度要求±2℃,媒體進出口溫差小于10℃,利用高溫餘熱對甲醇燃料進行預熱。 基于上述要求,針對該電池進行了熱管理系統方案設計,整體方案包括内、外雙循環回路,内循環回路主要功能是甲醇燃料的預熱汽化重整制氫,外循環回路的主要功能是智能冷卻精确控溫,穩定燃料電池電堆的工作溫度,如圖1所示。

1.2 控制算法

采用了一種基于經驗模型的拟合簡化方程算法,先根據實測試驗和設計經驗建立經驗計算模型,标定燃料電池不同輸出功率時的産熱曲線和風扇、泵等部件的理想控制曲線,後将風扇、泵等部件的理想控制曲線使用一進制對數函數、二次函數等簡單函數進行拟合,同時根據燃料電池的實時輸出進行産熱量的預計算,實作溫度控制預判并提前給出控制量,以此縮短溫度控制響應時間,保證溫度控制的精确性與時效性。此控制政策的設計理念是在保證控溫精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簡化控制系統計算模型,使其能廣泛應用于工程實際。控制算法設計原理如圖2所示。 基于上文分析,電池輸出功率、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采集溫度信号作為實時輸入,控制系統根據各傳感器數值及溫度預判對電子風扇和循環水泵進行PWM控制,真正實作冷卻系統按需而工作,滿足燃料電池溫控條件的同時盡可能減少能量損耗。系統控制邏輯如圖3所示。此控制政策以極簡化運算為設計思想,相較模糊PID、神經網絡等智能算法,雖對于複雜工況的溫度跟蹤性較弱,但數學模型運算量小,系統響應更為迅速,适用于工況較為穩定的電池系統。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圖1 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整體方案簡圖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圖2 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拟合簡化方程算法原理圖

1.3 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的設計仿真

根據所提出的熱管理系統控制邏輯,基于Matlab/Simulink 平台建立了熱管理系統控制算法模型,主要子產品有風扇控制子產品(fan)、電子離心泵PWM 計算子產品(bump)、燃料電池産熱計算子產品(FC HEAT)、散熱量計算函數以及溫度積分子產品和溫差計算自定義函數子產品,如圖4所示。 先通過燃料電池熱交換模型計算燃料電池在不同輸出功率下的冷卻系統餘熱,再由風冷闆翅式換熱器傳熱理論公式得出各工況下所需的空氣品質流速,根據風扇性能曲線反推得到風扇PWM 理想控制曲線。拟合得到簡化的風扇PWM 控制方程經驗模型,見式(1)。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拟合優度判定系數:R2=0.9865。 式中,y 為風扇控制占空比;x 為電池輸出功率值,kW。 當溫度輸入大于等于163℃時風扇啟動,風扇PWM 控制函數調整風扇轉速,并對風扇性能曲線進行拟合計算,如圖5所示。 風扇PWM控制函數見式(2)。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式中,f(t)表示風扇關于溫度信号的控制函數,f(t)≥0;t為溫度信号值,t≥163。 實際系統中離心泵PWM 參數由壓力傳感器信号作為輸入進行計算調整,使系統穩定在某一工作壓力,在仿真模型中按實際運作過程中不同時段的壓力要求,給定時間信号作為輸入。電子離心泵PWM計算子產品如圖6所示,泵速調整函數見式(3)。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式中,f(p)表示離心泵關于壓力信号的PWM值;p為壓力傳感器信号值。 該系統的電化學反應熱與極化熱之和可通過測得燃料電池I-V曲線,利用式(1)[8]求得式(4)。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圖3 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控制邏輯框圖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圖4 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控制算法模型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圖5 風扇控制子產品圖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圖6 電子離心泵PWM計算子產品圖(bump)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圖7 燃料電池産熱計算子產品圖 式中,Itotal為電池電流,A;Voutput為電池輸出電壓,V;N 為電池數目,本系統為單電堆熱管理系統,是以N=1。 将電池電流、輸出電壓信号根據實際工況用時間輸入代替,并計算求得産熱量ΔQ。考慮高溫燃料電池輻射熱損失,根據不同環境将所得值乘以修正系數(此為0.8),得到燃料電池冷卻系統需求散熱功率q。燃料電池産熱計算子產品見圖7。

2 換熱器設計

2.1 換熱器結構

此前采用的換熱器結構多為肋闆式結構,體積和品質大,且媒體容積大,不利于快速預熱。本系統散熱器為闆翅式平行流散熱器,見圖8。散熱器設計結構比對燃料電池系統進出口,品質體積較之前大幅減小,散熱容積盡量減小并配置6 根180W電加熱棒實作開機快速升溫,具體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原換熱器方案與優化方案參數對比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左右水室均為異型型腔如圖9、圖10所示,電加熱棒安裝塊采用弧形設計,增大與熱側流體媒體接觸面積,優化媒體流場。此系統工作溫度高(媒體溫度160℃以上),散熱系統内若殘留白氣無法排出,經受熱膨脹形成氣泡進入媒體循環回路,會導緻泵壓力下降,使電池系統工作停止,是以進出水室型腔均設定為有利于氣泡排出的斜面。同時內建了PTC 電加熱棒安裝子產品,有利于電池預熱快速升溫。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圖8 原方案與新方案換熱器結構對比圖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圖9 進水水室型腔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圖10 出水水室型腔

2.2 換熱器傳熱計算

本系統中冷側媒體為空氣,熱側媒體為三乙二醇。利用H2O 熱力學性質的統一基本方程[9]、IAWPS 公式[10]結合AP1700 網站MARS 模型求解得該系統中冷、熱側媒體的物性參數。 設計換熱器冷熱側f因子、j因子經驗公式參考文獻中的經驗關聯公式[11-12]分别見式(5)~式(8)。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式中,fh為熱側流體阻力因子;jh為熱側流體傳熱因子;de為熱側流體當量直徑,m;α 為換熱器熱側波高與壁厚內插補點,m;Re 為熱側流體雷諾數。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式中,fc為冷側流體阻力因子;jc為冷側流體傳熱因子;De為冷側流體當量直徑,m;Ld為換熱器芯體厚度,m;Fh為換熱器冷側波高,m;δ為換熱器冷側帶材壁厚,m;Re為冷側流體雷諾數。 根據傳熱學基本原理及公式計算換熱器在不同風量下的設計換熱量,并得到換熱器與風量相關的換熱性能曲線如圖11所示。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圖11 換熱器性能曲線 根據圖11 換熱器性能曲線拟合換熱器散熱量Q(kW)計算方程,見式(9)。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式中,qc為風量,m3/s。

3 裝機試驗資料分析

3.1 試驗平台介紹

所搭建的試驗平台見圖12,主要包括電池安裝台架、5kW 甲醇重整燃料電池單元子產品、電控系統、冷卻系統、電池輸出負載調節系統和電池監控系統。電池安裝台架為鋁合金架構結構,整體結構分為3層,上層為電控系統電路闆安裝;中層為燃料電池重整室、燃燒室、電堆等系統安裝;下層為冷卻系統的安裝。 電池運作試驗方法是将各子產品安裝好之後開機,根據電池監控系統顯示的溫度、壓力等參數通過負載調節系統對電池進行自動或手動搭載,電池運作時通過電池監控系統監控各關鍵部位進出口的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采集信号,資料采集時間間隔為2s。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圖12 燃料電池試驗平台簡圖

3.2 仿真溫度曲線與實測溫度曲線對比

利用搭建的Matlab/Simulink系統模型進行控制系統仿真運作試驗,得到熱側媒體溫度曲線與電池實際工作熱側媒體曲線如圖13 所示。仿真系統中穩定工況溫度設定為163℃,疊代運算中溫度收斂于165.1℃。在此次實測中,溫度穩定于163.5~165.5℃,實測溫度誤差基本可以穩定維持在±2℃以内,但仍然存在溫度振蕩幅度較大區域;電加熱棒的局部加熱作用使得電池預熱時間短于預期值;實測溫度趨勢基本與系統仿真結果相同,是以該控制系統算法及仿真過程具有設計參考價值。

3.3 熱管理系統優化前後溫度曲線對比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圖13 仿真溫度曲線與實測溫度曲線對比圖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圖14 原熱管理系統與新熱管理系統溫度曲線對比圖 圖14 為電池原熱管理系統(肋闆換熱器的被動風冷)與熱管理系統(能量綜合管理+智能冷卻)的溫度性能對比圖。該燃料電池系統在媒體溫度125℃以上時開始小功率發電,由圖可以看出,原換熱器結構電池預熱時間為2336s,優化換熱器結構後電池預熱時間為1658s,電池預熱時間縮短了678s。

3.4 換熱器溫度均勻性測試

本系統散熱器內建了電加熱裝置,進出口兩側每側3根電加熱棒,熱源比較集中,是以在進出口型腔内部結構設計時需要考慮加熱棒向媒體的傳熱效率,避免局部溫度過高引起的局部沸騰,同時也更為合理地利用能量,防止電能浪費。 本系統要求三乙二醇換熱器進出口溫差控制在10℃以内,實測三乙二醇進出口溫差如圖15所示,可以看出在一般工況下可以滿足系統要求,但是在電池較長時間運作時進出口溫差最大為12.5℃,是以對媒體的流量控制函數是今後系統進一步優化的關鍵問題。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圖15 換熱器進出口媒體溫差曲線圖 為了更準确地測量散熱器從開始預熱到電加熱停止過程中實際溫度分布資料,在散熱器進口側、出口側外壁中點及散熱器芯體4 個點(A、B、C、D)上布置了熱電偶測量壁面溫度,如圖16所示。 實測溫度資料折線圖如圖17 所示,橫坐标為當天實際時間,縱坐标為溫度值(℃)。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圖16 散熱器熱電偶分布位置示意圖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圖17 各點實測溫度随時間變化折線圖 散熱器芯體幾乎沒有溫差,A、B、C、D 各點溫度曲線基本重合,說明流道設計較為合理,未出現流道阻塞,各内流道媒體流量與流速一緻性高。加熱2160s時停止加熱。由圖17可以看出,在媒體溫度較低時,加熱棒具有較好的加熱效果,當進液端壁面溫度達到100℃時,溫度上升速度開始變慢。根據實測結果,壁面溫度達到180℃時系統加熱停止,此時媒體溫度為125~128℃,可以估算加熱時外壁面溫度與媒體溫度內插補點約為50℃。當外壁溫度達到100℃時,媒體溫度約為50℃,實測電堆散熱器工作環境溫度為50℃,是以當媒體高于環境溫度時,散熱器本身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熱量損失。今後的優化方向可以以此為考慮重點,通過增加一個加熱回路的方式将電加熱裝置獨立于散熱器之外,可以有效防止熱量損失,進一步縮短電堆預熱時間,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4 結論

(1)所提出的熱管理系統控制方法在本系統中可以實作有效地控制媒體溫度,滿足系統進出口溫差及溫度穩定性需求,縮短系統冷啟動預熱時間,可為今後熱管理系統的控制系統設計提供參考依據。 (2)基于Matlab/Simulink 的熱管理系統設計仿真結果與實測資料相比,結果表明,冷卻媒體溫度趨勢基本相同,溫度誤差在±2℃以内,達到系統設計要求。 (3)闆翅式平行流換熱器相較于肋闆式換熱結構具有明顯性能優勢,且避免溫度分布均勻,進出口溫度一緻性高,是目前單子產品燃料電池理想的換熱結構。 (4)電加熱系統內建到散熱系統會帶來随着溫度升高溫升速度變慢的問題。是以,雙回路(加熱回路、冷卻回路)系統将成為今後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的主要解決方案。 作者:李毅1,袁永熠1,2,廖中亮1 1湘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2蘇州浩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往猜你喜歡的文章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37頁PDF燃料電池報告限時下載下傳 | 燃料電池市場應用報告

幹貨&關于加氫裝置技術76個問題與解答(值得收藏)

免費領取!氫燃料電池PPT合集(燃料電池/電堆系統/應用手冊/雙極闆/質子交換膜/設計圖)

收費報告!豐田Mirai、本田Clarity、現代NEXO最全資料合集!

燃料電池系統解析

氫能源汽車設計圖PPT

DC/DC電源詳解PPT

39頁PPT氫燃料電池報告

燃料電池汽車系統安全防控分析

氫燃料發動機工作原理介紹PPT

44頁PPT—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燃料電池應用手冊(橫河)JAPAN

氫燃料電池電堆系統控制方案pdf

氫燃料電池産業鍊分析(1)

氫燃料電池産業鍊分析(2)上遊材料

氫燃料電池産業鍊分析(3)中遊內建

氫燃料電池産業鍊分析(4)下遊應用

63頁PPT看懂燃料電池的分類及應用

63頁PPT看懂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

一文搞懂燃料電池系統的設計與研究

36頁PPT了解氫能與氫燃料電池産業鍊

PPT  | 氫燃料汽車系統及部件結構詳解

燃料電池電動汽車術語大全(含中英文對照)

106頁PPT看懂燃料電池工作原理、分類及組成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家譜管理系統性能要求_技術 |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

【免責聲明】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旺材氫燃料電池立場。如因作品内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于本文刊發30日内聯系旺材氫燃料電池進行删除或洽談版權使用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