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梨園主要害蟲的診斷與防治實用技術 | 梨黃粉蚜

梨黃粉俗稱"黃粉蟲",屬于同一有翅根瘤,對成蟲和昆蟲蜇液的危害是一樣的,在我國主要的梨類産區分布,對果實的危害最為嚴重。這種昆蟲是單食的,已知隻傷害梨,并且沒有發現其他寄主植物。

現場症狀

果實凹陷和梗塞是許多受害者,随着昆蟲數量的增加逐漸擴散到整個果實表面,果實表面似乎有一堆黃色粉末。果實受累後逐漸變黑,形成大而有裂縫的黑色疤痕,往往誘使果實腐爛,甚至導緻果實脫落。袋裝水果的受害,大多是從果柄基部開始發生的,逐漸擴散到胴體和凹陷方向,容易造成果實脫落。

梨園主要害蟲的診斷與防治實用技術 | 梨黃粉蚜

果稈和水坑中的有害狀況

梨園主要害蟲的診斷與防治實用技術 | 梨黃粉蚜

袋裝水果危害

梨園主要害蟲的診斷與防治實用技術 | 梨黃粉蚜

晚期受害

形态特征

梨黃粉是一種多型蚜蟲,分為幹母型、普通型、性母型和性型4種。幹母,普通型,性母均為雌性,雌卵孤體,形态相似,昆蟲體呈倒卵圈,長0.7~0.8mm,亮黃色,腳短,無翅,無腹管。有性雌性長0.47mm,橢圓形,亮黃色,嘴退化。冬蛋橢圓形,長0.25~0.4mm,淡黃色,表面光滑;如果蚜蟲是淡黃色的,則體型與蚜蟲相似,但體型較小。

梨園主要害蟲的診斷與防治實用技術 | 梨黃粉蚜

梨黃粉

發生規律

梨黃色粉在1年内發生8~10代,給果盤上的雞蛋,冬天的樹枝裂紋和樹枝殘留,給果盤裂紋最多。當梨樹在第二年開花時,卵孵化成幹的母蟲,并在刺猬皮膚下的嫩皮中作為害蟲飛濺,在産卵和繁殖後羽化成成蟲。在5月中下旬開始向果實轉移,然後擴散到果實表面等地方作危害,進入7月後多集中在果實柄(袋狀果實)的基部和凹陷處進行繁殖。當水果接近成熟時,八月中旬是最有害的。8 - 9 月有,雄性和雌性尾巴轉移到樹皮接縫等地方産卵越冬。成蟲的移動能力差,樂于栖息在背部和陰涼處以造成傷害。果園實行果袋,袋裝因為避光,再加上高濕度的環境,對果子比較脆弱。

适當時期的防控

如果冬季的昆蟲控制期是梨樹附近的發芽期。長期用藥後可結合防治梨木虱,給藥時應注意皮膚間隙。袋子果園必須在袋子之前管理一次。

預防和控制措施

消除冬季蟲子的來源

落葉發芽後,刮掉樹枝幹燥粗糙的皮膚,翹起皮膚,去除樹上的殘留物,濃縮灼燒,消除一些梨黃色粉末冬蟲卵,降低蟲口基部。當芽發芽時,噴3~5波甲氧西林硫化合物或45%石硫化合物結晶40~60倍液體,消除冬季蠕蟲狀态,洗淨噴霧效果最佳。

長期藥物防控

關鍵是噴灑期和噴灑品質,主要是要避免梨黃色粉末沾到果實上,梨黃色粉末要先殺果,對于袋裝水果尤為重要。華北梨區一般果園從5月中旬至下旬開始噴灑,間隔7~10d1次,需噴灑3次左右;常用的有效劑有70%蚜蟲水分散劑12000~15000倍液、350g/L蚜蟲(串聯)懸浮液6000~8000倍液、10%蚜蟲水分粉劑1500~2000倍液、20%蚜蟲可溶性粉體10000~12000倍液、丙酮保濕粉2000~2500倍液、24%抗劑(快精)可溶性液體800~1000倍液, 48%有毒乳液1500~2000倍液體,40%有毒死蜱濕粉1000~1200倍液體,4.5%高效氯氰乳液或水乳液1500~2000倍液态,5%高效十氟氰化物乳液3000~4000倍液态。噴灑必須均勻周到,具有最佳的洗滌噴霧效果,此外,如果與液體中的矽酮等農藥添加劑混合,可以顯著提高殺蟲效果。

梨園主要害蟲的診斷與防治實用技術 | 梨黃粉蚜

梨黃粉防治技術地圖

文章來源:中國果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