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Java基礎第一章(常量、變量)

本文主要講的内容有:常用DOS指令、編譯和運作的差別、注釋的差別、辨別符、常量、變量、資料類型、main方法。
           
  1. 常用DOS指令

    切換盤符:如D:

    檢視目前檔案夾:dir

    進入檔案夾:cd檔案夾名(加上Tab自動補全)

    退出檔案夾:cd…(傳回上一級目錄)

    退出到磁盤根目錄:cd

    清屏:cls

  2. 編譯和運作的差別

    編譯:是指将我們編寫的java源檔案翻譯成jvm認識的.class檔案,在這個過程中,javac編譯器會檢查我們所寫的程式是否有錯誤,有錯就會出現提示;沒錯的話,就會編譯成功。

    運作:是指将class檔案交給jvm去運作,此時jvm就會去執行我們編譯的程式。

  3. 注釋的差別

    常用注釋有三種:

    單行注釋://

    多行注釋:

    (也可以用javadoc工具生成資訊,并輸出到html檔案中(@author标明開發該類子產品的作者,@version标明該類子產品的版本)。生成文檔指令:javadoc -d doc HelloWorld.java)

  4. 辨別符

    在程式中,自己定義的内容。比如類名、方法名、變量名,都是辨別符。

    命名規則:包含字母、數字、下劃線、美元符,但不能以數字開頭,辨別符也不能是關鍵字

    命名規範:

    類名:每個單詞的首字母大寫(大駝峰)

    方法名:首字母小寫,之後每個單詞的首字母大寫(小駝峰)

    變量名:全部小寫,多個單詞組成使用小駝峰

  5. 常量

    常量:在Java程式中固定不變的資料。

    分為:整數、小數、字元(‘’)、字元串(“”)、布爾值、空常量(null)

  6. 變量

    變量:常量是固定不變的資料,那麼在程式中可以變化的量稱為變量。(數學中可以使用字母代替數字運算)

    注意:Java中的變量是有資料類型的;且要求一個變量每次隻能儲存一個資料,必須要明确儲存的資料類型。

  7. 資料類型

    Java的資料類型分為兩大類:

    基本資料類型:整數、浮點數、字元、布爾。

    引用資料類型:類、數組、接口、字元串。

    基本資料類型一共有四類八種:

    位元組型:byte、一個位元組、-128–127

    短整型:short、2個位元組、-32768–32767

    整型:int(預設)、4個位元組、-2的31次方–2的31次方-1

    長整型:long、8個位元組、-2的63次方–2的63次方-1

    單精度浮點型:float、4個位元組、(****E,這些不了解)

    雙精度浮點型:double(預設)、8個位元組(***E)

    字元型:char、2個位元組、0–65535

    布爾類型:boolean、一個位元組、true/false

    注意:基本資料類型預設值

    byte(位):0

    short(短整數):0

    int(整數):0

    long(長整數):0

    float(單精度):0.0

    double(雙精度):0.0

    char(字元):空

    boolean:false

  8. main方法

    main方法:是主方法。寫法是固定格式不可更改。main方法是程式的起始點,無論我們編寫多少程式,在jvm運作的時候,都會從main方法這裡開始執行。(我們在分析邏輯不明朗的程式的時候,可以從main方法開始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