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學習--Linux系統硬碟分區

一、前言

昨晚幫一同學裝win7和ubuntu16.04的雙系統,在給ubuntu配置設定磁盤分區的時候卡殼了。故今天花了三個小時時間學習了一下Linux下的系統硬碟分區,做了一下總結,畫了幾個圖,寫個部落格。

二、硬碟簡介

2.1圖解

2.1.1實物圖:

Linux學習--Linux系統硬碟分區

2.1.2内部結構圖:

Linux學習--Linux系統硬碟分區

2.2硬碟的實體組成

就硬碟的實體組成來說,硬碟是由許多盤片組成的,根據硬碟容納的盤片的數量,可以分為單碟(一塊硬碟裡面隻有一個盤片)和多碟 (一塊硬碟裡面含有多個盤片)。

具體到每一個片盤,每一個盤片大體是由此磁盤主區和讀取磁盤兩部分組成。讀取磁盤:機械手臂、 磁頭;磁盤主體:主軸、盤片;盤片又是由扇片、扇區、磁道、磁柱組成

2.3概念了解結構圖

Linux學習--Linux系統硬碟分區

三、硬碟分區簡介

3.1硬碟分類:

通常,在PC機上使用的硬碟有兩種:

1)IDE接口,是最常見的;

2)SCSI接口,比IDE性能好,但更貴。

3.2硬碟分區

硬碟分區是針對一個硬碟進行操作的,它可以分為:主分區、擴充分區、邏輯分區,一共為4個。其中主分區可以是1-3個(主分區必須有),擴充分區可以有0-1個,邏輯分區則沒有什麼限制。

另外一個非常特殊但又非常重要的一個扇區是開機扇區:Master Boot Recorder,即MBR,MBR位于一塊磁盤的第零軌上,這也是計算機開機後讀取的第一個區域,它存儲了下文中提到的主分區和拓展分區的相關資訊,然後系統才能合理地讀取相關的資訊。

3.3主分區和邏輯分區的關系

3.3.1二者關系

上文說到,硬碟分區可以分為主分區和拓展分區兩種,在這裡主分區和拓展分區是平級的。然而,因為拓展分區本身無法用來存放資料,是以将它分為若幹邏輯分區,這就是邏輯分區的來曆。

3.3.2分區關系圖

一句話概括說來就是:硬碟分為四個區,由主分區和拓展分區瓜分;拓展分區又可以分為若幹邏輯分區,數量不等。

如下圖所示:

Linux學習--Linux系統硬碟分區

大體來說,共有一下幾種分區情況:

4主分區0拓展分區

Linux學習--Linux系統硬碟分區

3主分區1拓展分區

Linux學習--Linux系統硬碟分區

2主分區2拓展分區

Linux學習--Linux系統硬碟分區

1主分區3拓展分區

Linux學習--Linux系統硬碟分區

四、Linux下的分區

Linux下的分區比較複雜,上文說道,在PC機上常用的硬碟有兩種,IDE接口和SCSI接口,按照這兩種不同的接口,Linux對每一個裝置都進行了命名:

4.1IDE裝置

4.1.1裝置命名

一台PC上可以有兩個IDE接口(我将其稱為第一IDE、第二IDE),而每個IDE接口上可以接兩個IDE裝置(我将其稱為主盤、從盤)。

Linux這樣為其命名:

  • 第一IDE的主盤:/dev/hda
  • 第一IDE的從盤:/dev/hdb
  • 第二IDE的主盤:/dev/hdc
  • 第二IDE的從盤:/dev/hdc

4.1.2分區情況

具體到各分區,情況如下:

也就是主分區(或擴充分區)被命名為hda1-hda4,如果沒有,就跳過。而擴充分區中的邏輯分區則從hda5開始編号,以此類推。

執行個體如圖:

以第一IDE主盤為例

Linux學習--Linux系統硬碟分區
Linux學習--Linux系統硬碟分區

4.2SCSI裝置

SCSI命名為/dev/sda、/dev/sdb、/dev/sdc以此類推。

五、Linux的swap分區

在Linux則除了存放檔案的分區外,還需要一個“Swap(交換)分區”用來補充記憶體,是以Linux通常需要兩個分區:

主分區和交換分區(swap分區)。

六、啟動系統

這就是上文提到的MBR了。

每個硬碟的邏輯第1扇區中存放着MBR(主引導記錄),這裡就包括了主分區和擴充分區資訊,當機器啟動後,将引導交給硬碟時,就首先執行MBR上的程式,然後找到活動分區,啟動作業系統。象LILO、GRUB、OSLoader等多引導工具都是通過改寫MBR來實作的。是以,當大家在安完Linux後,将LILO寫在MBR上,再安裝Windows,那麼MBR就改寫成為了Windows的。

七、參考資料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d2pajm2vGl8sQayxx5KO1cR3oW2KRDnDSVfLyfd1_gulbUdzlvLJUaG95V0_N1sdDlG1b4BBKoxHDz_IofdGN2shM7s-zJW9QfsB9LOGRE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