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就知道RGB,三基色原理,即任何色彩都可以由紅、綠、藍混合而成,後來上了圖像處理這門課才知道YUV(YCbCr)也是一種表示色彩的方式,隻不過它是通過亮度和色度表示的。我猜想,如果色彩空間可以用三個獨立的變量去表示,類似三維空間,那麼通過建立不同的正交基,是完全可以對這個三維空間進行描述的,隻是映射的方式不同而已,最重要的是找到有實際意義的實體表示。當對RGB進行壓縮時,顯然利用不上人類視覺系統對亮度比色度更敏感的特性,是以需要進行RGB向YUV的轉換。可以說RGB是用來在LCD、CRT上顯示用的,而YUV更便于視訊信号的壓縮、傳輸和存儲。下面給出互換的公式:
RGB->YCbCr
Y = 0.299R + 0.587G + 0.114B
Cb = 0.564*(B-Y)
Cr = 0.713*(R-Y),
其中 Y 表示亮度, Cb Cr 表示色度。
YCbCr->RGB
R = Y + 1.402*Cr
G = Y - 0.344*Cb - 0.714*Cr
B = Y + 1.772*Cb
下面逐行色彩取樣:

1、4:4:4
Y,Cb,Cr具有同樣的水準和垂直取樣率,每4個亮度像素,相應的就有4個Cb和4個Cr。
2、4:2:2
Y,Cb,Cr具有同樣的垂直取樣率,但水準取樣率色度分量是亮度分量的一半,即水準方向上,每4個亮度像素,相應的就有2個Cb和2個Cr。
3、4:2:0
水準和垂直取樣率色度分量都是亮度分量的一半,即水準垂直方向上,每4個亮度像素,相應的就有1個Cb和1個Cr。但這個命名始終沒有搞清楚,“0”到底代表什麼,據說是為了和“4:4:4“、”4:2:2”命名格式一緻而沿用的。這種采用格式應用非常廣泛,最适合進行數字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