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生,還沒困難到"非死不可"

最近半個月,美國著名的Facebook公司,出了好幾件大事。

第一件事,2019年9月19日,一名陳姓中國軟體工程師在Facebook加州總部跳樓自殺。

第二件事,2019年10月4日,一名軟體工程師在座位上猝死。

第三件事,2019年10月7日,Facebook開除了一名要求公開陳姓中國軟體工程師跳樓自殺事件調查真相的内部員工。

我們一件一件來說。

人生,不是“非死不可”

2019年9月19日的午後,一名中國籍軟體工程師從Facebook的加州總部某棟辦公樓4樓跳下,結束了自己38歲的生命。

人生,還沒困難到"非死不可"

上圖是陳某的教育資訊和工作履曆。

2003年畢業于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2013年畢業于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子電氣專業。

國内的工作經驗是空白,隻有美國的工作經驗。美國碩士畢業後先後在思科和一家Ryzlink的外包公司工作,2018年入職Facebook。

說實話,讀書方面陳某非常優秀的,能考上清北複交浙這五所高校的學生,都是學霸,是我們父母經常說的别人家的孩子。

一般去美國讀研有三種情況:

1、大學畢業就直接去美國讀研;

2、在國内混得不好,去美國讀研,換個環境,看看能不能得到綠卡;

3、國内混得非常好,通過讀研深造,提升自己。

不管陳某是屬于哪種情況,在30歲的年齡,放棄在國内這幾年的積累,花上2年的時間以及100萬的金錢,去美國讀研,真的不是一條好道路。

按照正常的職業路線,陳某浙大畢業後,進入電網、供電局或者設計院等專業對口機關,有名牌大學背書,穩紮穩打,30歲時做到中層上司,買房買車,結婚生娃,不一定一路開挂,穩穩當當還是可以的。這是80後大學畢業生正常的職業路線。

電氣工程自動化專業相對于容易轉IT業,如果畢業後進入IT業,03到11年這8年時間,混得好的可以進入BAT、華為等頭部企業,獲得豐厚的報酬,IT行業的待遇也是僅次于金融行業,在那時的房價低,買房相對容易。

有個朋友,06年浙大計算機畢業後,進入某國有銀行深圳研發中心,09年的時候就在深圳買了房子,11年的時候已經是一名中層上司。

另外一個朋友,04年畢業,05年進入平安銀行當程式員,到12年的時候,已經在深圳買了3套房子,現在過得不知道多潇灑。

目前的中國,隻要房子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都不大。

就算讀研也讀一個以後要從事行業的研究所學生,竟然還去讀電子電氣專業的研究所學生,碩士畢業後現在通信行業思科工作,然後進入外包公司,最後才進入Facebook這家目前美國最紅的網際網路公司,跨度也真的大。

網上很多人猜測他是由于績效不達标,必須進入PIP(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加上沒拿到美國身份,簽證也即将到期,衆多因素疊加在一起,最終壓垮了他。

雖然他在Facebook工作,但還不是“非死不可”。

他的職業生涯道路真的走錯了,一步錯步步錯。

浙大大學,南加州大學碩士,回國找個大學教書還是很不錯的,難道美國的生活就一定比國内好嗎?

他還是不夠專注,如果專注于某一個行業,10年的時間,雖然不一定大富大貴,但是混口飯吃還是可以的。

人生沒有一帆風順,會有很多坑和絆腳石,在你稍微不注意的時候,給你的生活帶來波瀾。

很多時候,你想一了百了,其實那隻是絆腳石而已,擡起腳,就跨過去了。

我們可以失去所有,唯獨不能失去生命。

我們可以輸掉一切,唯獨不能輸掉生命。

人生就像一場遊戲,活着,就有翻盤的機會,活着,補血站就在不遠處等着你。

灣區的大廠沒有那麼美好

2019年10月4日,一名自于Facebook的軟體工程師在座位上猝死。

猝死,多發于國内IT業,不時有視訊傳出國内某某公司的程式員死于工作崗位上。國外大廠還是第一次聽到。

一直以來,我們認為美國的大廠就像天堂一樣,google、微軟的食堂,辦公場景,彈性辦公制度,沒有996,讓國内的程式員羨慕不已。

這次曝出Facebook員工猝死的新聞,讓國内的程式員知道,其實灣區的大廠,也是亞曆山大,特别是Facebook。

知乎上有網友說道:

Facebook雖說沒有強制規定996,但peer presure比明确的規章制度帶來的壓力更難緩解。有的同僚效率極高,一天能寫兩千行代碼;有的同僚溝通能力很強,讓manager能始終注意到他的成果;有的同僚回到家後會瘋狂加班,第二天早上回到公司卻又神采奕奕。

我感覺FB的情況跟華為很接近,如果年輕人,身體好,能幹,想學東西,想攢錢,FB是最好的選擇。然而人到中年,拖家帶口,身體不如年輕的時候了,還是希望慎重考慮。

Facebook的工作,相對其他公司來說比較累。但是,跟Amazon這種吃相難看的公司相比,FB工資給得還是比較高,福利也是比較好的。最重要的是,Facebook的員工被公司和媒體灌輸了一種自豪感,覺得自己進入了一個業界頂尖的公司。是啊,公司給你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但是每半年都有15%的員工不合格率硬性名額,沒有告訴你。

Facebook給的錢很高,錢多,相應的壓力就大,雖然沒有要求996,但是給你的任務,必須加班才能完成,是以Facebook的淘汰率很高,每年15%這樣。

不要以為灣區是程式員的天堂,工作哪裡都一樣,都有壓力,國外FB亞麻遜,國内阿裡華為頭條等頭部網際網路企業,壓力都是一樣的。

人到中年還是以穩為主,中年人必須要學會認慫,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車貸,家裡的頂梁柱。

不要把公司當家。

你和老闆的關系就是交換的關系,你出賣時間和技能,老闆花錢買你的時間和技能。

當你沒有任何價值了,公司抛棄你眼睛都不眨一下。

在Facebook工作,不是“非死不可”。

身體是自己的,不管多忙,都要鍛煉身體,注意休息,少熬夜。

每天争取抽出時間多運動,跑步是最好的運動方式,能夠釋放壓力,增強體質。如果不行,下班後走路半個小時也是可以的。

底氣來自實力

2019年10月3日,網上傳出中國員工Yi Yin由于參與抗議本文上面提到的9月19日Facebook陳姓員工跳樓自殺的事件而遭到東家Facebook的警告,他要求Facebook公開這個事件的調查結果,并改善辦公環境。

經過媒體的報道後,Yi Yin的同學好友以及Yi Yin自己也确認了這個事情。

2019年10月7日,Yi Yin在領英平台上确認,他已經被Facebook解雇,直接原因是未經公司許可接受媒體采訪、故意隐瞞接受其他媒體采訪的事實以及在辦公室内的言論引起同僚的不适。

這個時間在知乎上引起衆多網友的讨論。

很多網友認為,Yi Yin是鐵血真漢子。

在這個事件中,Yi Yin并沒有拿到綠卡,一個OPT工作、無身份、已有FB正式工作的員工能站出來為素昧平生的同胞發聲,實為鐵血真漢子。

為什麼Yi Yin敢這個幹呢?除了同是中國人外,還和他的實力有關。

知乎網友好友韓烽公布了Yi Yin的教育經曆:

他和跳樓的那個員工年紀相近,隻比跳樓的那個人小1歲。他是2000年考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跳樓的那個人是1999年上的浙大。不過他和跳樓的那個人不認識,是出事以後才知道的。

他是個很有才華的人。

他是清華計算機系碩士,除了計算機之外,他還在業餘時間自學了鋼琴演奏和音樂作曲!他在國内的時候,喜歡周末去教堂給唱詩班彈鋼琴,也自己譜寫過一些鋼琴曲。好萊塢作曲家劉韬(宇文碩)和他是朋友(劉韬就是給《流浪地球》點燃木星音樂作曲的)。

他一直有一個自己開發RPG遊戲的夢想,不過他認為直接進行RPG開發難度較大,是以先自己策劃開發了Galgame。他在2007年清華研究所學生畢業後先工作了2年,2009年在國内辭職後,自費30萬元注冊了遊戲公司“286工作室”,專注于Galgame的開發。為了制作遊戲,他自學了導演和編劇的相關理論,研讀了羅伯特麥基的《故事》,曹禺的《雷雨》、《日出》,莎士比亞的主要悲劇和晚期作品,并參考了《雲圖》、《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賴聲川的話劇《如夢之夢》,還有王爾德的《青銅藝術家》、北村透谷的《一夕觀》等經典作品。

他作為遊戲導演、編劇、作曲,于2011年和2015年先後發售了兩部Galgame《叙事曲》《叙事曲2 星空下的諾言》,在iOS上拿到數千個5星好評,入選了App Store首頁推薦,後移植到了Steam平台。

制作完這兩部遊戲之後,他在2016年前往美國UCSC研讀遊戲設計專業研究所學生,2019年畢業後加入了Facebook。

Yi Yin不僅是學霸,應該是學神。

清華計算機碩士,美國UCSC遊戲設計碩士,自學鋼琴演奏和音樂作曲,自學遊戲開發,作品衆多,他的個人履曆太亮眼了。

就算被Facebook開除,他也不缺工作,大不了回國教鋼琴,開發遊戲,不是非待在Facebook。

一個人的底氣來自實力,實力就是一個人的堅強後盾,永遠不會擔心找不到工作。別忘了,花開别處亦是春。

很多人不知道10月4日,Facebook西雅圖辦公室一位員工猝死在座位上,Facebook把這件事情壓的一絲風聲都沒有:直接在上班時間死在辦公室裡還是相當可怕的,即使這個人是contractor。由于不是華人,沒有一個團結的團體,沒有一個人可以來發聲,甚至Facebook都不用為這個contractor做任何補償。

慶幸我們中國人如此團結,有這樣一位勇士戰代表我們站出來,為我們捍衛正當權利!

人生很難,就像《歲月神偷》裡羅媽媽說的那樣,一步難,一步佳,佳一步,難一步,遠遠沒到“非死不可”的地步。

關注本人的公衆号擷取更多關于Java、pyhon爬蟲大資料和AI方面的知識

人生,還沒困難到"非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