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字金融欺詐行為名詞表

1.盜号(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賬号一般都關聯着使用者的銀行卡、信用卡等資訊,且多數第三方支付平台為了保證客戶體驗,隻需首次授權,之後隻要登陸網絡支付賬号就能使用信用卡或者借記卡付款,無須再次關聯。是以第三方支付賬号一旦被盜,将使使用者的财産資訊直接暴露在犯罪分子面前。犯罪分子通常通過木馬病毒植入、釣魚網站、拖庫撞庫等手段盜取使用者網絡賬号。

2.洗錢(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賬号一般可以關聯多家銀行的賬戶資訊,利用第三方支付賬号“漂白”通過非法手段擷取的贓款相對容易。例如犯罪分子以前以銀行對銀行的方式進行轉賬,易被發現也便于追查,現在犯罪分子先把錢轉到第三方支付平台,然後分轉至多個銀行賬戶取現則隐蔽性更強。尤其一些網絡支付平台在使用者注冊賬戶時對其注冊身份沒有盡到核查義務,導緻賬号非實名,有些賬号甚至可以任意買賣,加劇了第三方支付淪為洗錢通道的風險。

3.保險互助平台欺詐借助網際網路手段,實作保險互助,降低保費、惠及群眾,是網絡保險發展的初衷,但由于一些制度設計缺陷,為不法分子實施詐騙留下操作空間。借互助之名,行非法集資之實的“假互助平台”是一種典型的欺詐手法。另外,平台還有可能通過篡改投保人數、投保時間、投保人身份、挪用互助資金等手段侵害投保人利益。

4.理賠欺詐網絡保險不僅把網際網路作為一種銷售手段,同時也基于網際網路業态創造了全新的保險險種,如退貨運費險、賬戶安全險、延保險等,同時也滋生出很多惡意騙保的欺詐行為。比如電商平台的運費險,如果買家和賣家合謀,一單幾毛錢的保費,就能騙取保險公司幾十元的賠償;再比如賬戶安全險,也有黑産團夥利用虛假賬戶惡意投保,通過騙保的方式擷取巨額利息。

5.網貸平台欺詐網貸平台欺詐主要分為“僞平台”欺詐、模式風險、中立幫助行為三類。“僞平台”即不法分子從一開始便抱着“卷錢”“吸金”心理,以網貸平台之名,行集資詐騙之實。模式風險是平台本沒有欺詐的意圖,但營運模式客觀上觸碰法律紅線且易發展成問題平台,比如自擔保平台和債權轉讓平台。中立幫助行為主要是指網絡中介平台在“貸款人”資訊核查方面不能盡責或者明知資訊不實仍為其提供網際網路接入、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行為。

6.冒用身份

貸款人在網絡平台提供的身份資訊、财産證明等資訊極易造假,不法分子通過假招兼職、冒充客服、發送木馬連結等手段非法擷取個人資訊,冒用他們身份騙貸或套現,事後由被害人承擔損失。

7.多頭借貸

多頭借貸即同一貸款人在多家平台提出信貸要求,多頭借貸行為使違約風險增高,甚至一些惡意騙貸的欺詐使用者開始就沒有計劃還款。

8.套現欺詐

網絡借貸滋生出專業中介和貸款業務,一方面,一些資質不好的人會聯系中介,由中介包裝身份(如挂靠工作機關、提供虛假财力證明等)後進行套現或貸款;另一方面,随着各公司風控能力日趨成熟,不少犯罪分子打着“中介”的幌子,進行套現欺詐。

9.刷單

網絡商戶貸款基于電商賣家的曆史交易資訊對其進行批量授信,商戶資訊(包括交易資訊)的真實性與商戶的還款能力、還款意願息息相關。商戶刷單行為誇大了交易量,虛構了交易額,一些原本不能獲得授信的商戶通過刷單獲得信用額度,一些原本隻能獲得較低授信額度的商戶通過刷單獲得了超過其實際能力的高額度授信。

10.營銷欺詐

營銷欺詐即俗稱的“薅羊毛”,羊毛黨是一個分工明确、合作流程成熟的産業鍊,不法分子利用電商的營銷漏洞,通過QQ群、微信群、論壇等組織大家薅羊毛,部分“羊毛黨”與商家勾結,虛構交易,騙取電商平台的營銷費用。

11.轉賣套現

套現者采用消費金融産品支付購買手機、數位産品或虛拟商品(例如充值、機票、門票)等易變現商品,交易完成後通過鹹魚等二手交易平台轉讓出售,以此套取現金。

12.退款套現

套現者使用消費金融産品支付購買産品後,再通過現金退款等方式直接擷取現金。

13.虛構交易套現

買賣雙方互相勾結,虛構交易或者虛擡價格,不法商戶扣除好處費後與套現者直接現金結算。

14.拖庫

拖庫原指從資料庫導出資料,在網絡欺詐領域,指黑客入侵後非法竊取網站資料庫。

15.撞庫

撞庫是黑客通過收集網際網路已洩露的使用者和密碼資訊,生成對應的字典表,嘗試批量登入其他網站後,得到一系列可以登入的使用者。

16.洗庫

洗庫,即對資料庫中的資源進行層層利用,把裡面的資源進行全方面的剝奪利用。

17.釣魚網站

釣魚網站通常指僞裝成銀行及電子商務,竊取使用者送出的銀行賬号、密碼等私密資訊的網站。

18.木馬

也稱木馬病毒,是指通過特定的程式(木馬程式)來控制另一終端裝置。

相關文章:

互利網上數字金融典型場景:網絡支付

互利網上數字金融典型場景:網購運費險

互利網上數字金融典型場景:網絡借貸

互利網上數字金融典型場景:網絡營銷

互利網上數字金融典型場景:消費金融

如何幫助企業把風控做得更好?

如何幫助企業把風控做得更好?(續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