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慧安監篇 2 —— 平安城市資訊化建設業務需求分析

平安城市資訊化建設業務需求分析

1概述

平安中國建設是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工程,是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生态安全等重點領域安全的必然要求。随着平安城市建設的深入推進,視訊監控系統的規模和範圍不斷擴大,應用日益廣泛和深入,平安城市視訊監控系統已經進入了聯網監控和業務融合的時代。

“智慧城市”落地,平安城市迎新變革,雖然平安城市的建設步伐勢不可擋,但其仍然是智慧城市的一個子系統,也是智慧城市的一個重要資訊來源,是以平安城市視訊監控系統工程無論從規劃、建設還是營運維護,都與智慧城市理念緊密相聯系。基于智慧城市大架構下,要求在将來的平安城市建設通過各種資訊化的手段,建立自感應、自适應、智能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通過标準化和規範化的建設,在系統聯網與資訊共享等方面實作視訊系統提高異構系統的相容性,消除平安城市建設中的資訊壁壘和資訊孤島的問題,還将提供多種類型的資訊服務接口,實作視訊系統與智慧城市不同功能間的無縫對接,促進資訊資源共享,實作綜合執法、應急指揮和公共安全管理等方面協同發展。

平安城市資訊化建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強社會和城市科學管理、促進科學發展和人民幸福為目标,以充分利用并整合社會現有資源為基礎,注重運維工程的同時,以建設綜合監管平台為支撐,以公安實戰應用為主、其他相關部門配合及資訊共享為原則,以統一規劃、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為方法,建構“市、縣、派出所三級貫通、全市關聯”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社會治安綜合防範體系。進而最大限度的利用監控科技手段,與公安、交警、數字城管、應急指揮等業務相結合,實作以人為本、科技治市,深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改革驅動,創新發展;立足目前,着眼長遠;統籌協調,突出重點;整合資源,集約高效。”的行業方針政策。

公安部《“十三五”平安中國建設規劃》有以下三個重點項目,其中明确指出要提升資訊化建設的深度和廣度。

智慧安監篇 2 —— 平安城市資訊化建設業務需求分析

平安中國建設對資訊化的要求有以下六條:

(1)積極打造承載高效、立體覆寫、安全可靠的新一代公安資訊化基礎設施環境。以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新技術應用為重點,建設高效智慧、功能完備、統一服務的公安雲計算中心;建構多頻段、多方式、高承載、高可靠的公安資訊通信平台。

(2)大力推進內建整合、規模應用與融合服務的公安大資料體系建設。依托各級公安資訊中心,彙集公安内外部海量資訊資源,建構資訊深度共享、業務高效協同的公安大資料體系,強化情報智能研判,實作積極防控、主動預警,提升公安機關維穩反恐、打擊犯罪、治安防控、服務群衆的能力和水準。

(3)全面完善多層次、全網絡、全方位的公安資訊化安全保障體系。強化與提升公安資訊網使用者認證與授權服務能力、公安網邊界接入安全防護、安全監測與預警防禦的技術手段,逐漸提升公安資訊網軟硬體國産化率,重點解決雲計算、大資料及網際網路的公安應用安全問題,為公安工作提供安全穩定的運作環境。

(4)全力推動以公共安全視訊監控為支撐的社會治安科技防控體系建設。進一步推進視訊圖像資訊深度應用,實施公安視訊圖像資訊化工程,創新科技防控手段,在東中西部地區分類開展技防城市、技防入戶工作,建構覆寫全時空、智能化的城鄉一體化科技防控網絡,提高公安機關治安防控、偵查破案、社會管理、服務群衆的能力。

(5)強力建構全國公安一體化扁平化應急通信指揮體系。采用先進成熟技術,整合建構具有強大資訊支撐,能夠綜合分析研判,跨地區、跨層級、跨警種的全國公安一體化扁平化指揮通信體系,提高公安機關應對突發事件的反應速度、保障能力和處置效率。

(6)大力提升公安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建立、健全公安科技創新體系,研究重點領域新技術,培育3-5個國家級實驗室,開展科技強警示範工程和“百千萬”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健全公安标準體系,提升公安機關科技研發應用能力,為公安業務工作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2  總體需求

2.1  資源覆寫面擴大需求

各城市在視訊監控方案往往已經有一些建設基礎,但是在監控點位的覆寫面上,許多城市仍舊是不足夠,在案件的偵破與治安的全面控制上,展現出了覆寫不全面,有部分重點位置未部署,一些偏僻的地點未能進行監視監控,針對城際、縣際的交接上,未能實作全覆寫,建立系統需要将資源的覆寫面進行全面的擴大,根據不同的位置情況建立不同的監控錄影機。系統建設需要實作城區監控補盲,鄉鎮重點覆寫,點位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監控點位部署的合理性。

2.2  資源從零散向網狀發展

平安城市建設初期,往往以重點點位布控為建設原則,先重點後一般的方式,在應用成效上,能在前期盡量控制重點位置事件的發生,但由于在整體上,未能将所建設的點位進行統一的綜合利用,故在出現案件發生時,能從重點位置上提取出視訊資源,但後期人、車的逃逸情況,如何封閉,如何圍捕上,監控點的建設未能形成系統性的網狀架構。故後期的建設,需要将前期建設的點位與後期需要建設的點位進行整體上大局的考慮,實作網格化監控布點,為民警的工作提供更有效的幫助。

2.3  資源利舊整合聯網需求

平安城市資訊化的建設,一方面需要對對以往建設的内容應進行有效的利舊,實作前期建設資源的大統一,完成前期建設資源的大聯網大應用,包括道路的視訊監控、道路的治安卡口、重要路口的電子警察裝置等一系列的圖像資源,做到資源的大融彙;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政府部門、學院、醫院、各企事業機關、車站、小區等社會資源平台的視訊監控和公共資訊通信基礎設施,實作平安城市視訊管理系統的互聯互通和資訊共享,可以切實提高城市公安工作的可視化管理水準。

3  具體業務體需求

3.1  治安監控業務需求

平安城市視訊監控選擇的基本原則要以滿足實際業務應用為目标,結合監控現場和目标範圍的具體情況,科學合理地選擇錄影機種類。

(1)案件高發地點、公共複雜場所、易發生群體性事件的重點敏感區域、主要路段、人流密集區和重要警衛目标等進行監控。

(2)在背街小巷、偏離路段、治安盲區等區域,人員車輛經過少、同時需要監控的部位多、角度多,應采用帶預置點巡航、花樣掃描等功能的智能監控。

(3)對夜間環境照明條件比較差,又不适合采用白熾燈補光的監控點,應采用紅外功能監控,其紅外補光距離應大于監控點與監控目标的距離。

(4)重點機關日夜監控的需要,如黨政機關,學校、醫院、超市等該區域具備微弱補光,夜間照度較低時,也能得到,高清彩色的監控視訊圖像,能夠提供更多細節。

(5)城市制高點,能夠在制高點,部署雷射高空瞭望系統,對周邊大範圍監控,同時監控範圍内局部細節,比如車牌清晰可辨識。

(6)城市道路街區,人流量大的區域,能夠滿足高清監控的同時,能夠對關鍵資訊車牌、人臉等進行識别,偵測。

3.2  高清卡口業務需求

建立高清卡口系統需滿足如下功能需求:

(1)車牌抓拍功能

采用視訊觸發的方式進行車牌抓拍,同時滿足夜間拍攝要求。采用強光抑制技術,防止強逆光、強順光環境下對拍攝造成的影響。

(2)全天候高清成像

系統需綜合車輛前擋風玻璃對光線的反射特性、貼膜情況、環境光線照射情況,采用特殊的鏡頭、專門的成像控制政策和補光方式,安排合理的裝置布設方式,使得系統全天候對各類車型都能有效解決前擋風玻璃反光和強光直射等問題,確定車身、車牌都清晰可辨。

(3)對車輛及其司乘人員資訊提取

系統需要對車輛的關鍵資訊,車型,常用車型識别,車輛主品牌及其子品牌識别,要求對主駕駛人臉進行高清抓拍,能夠對人臉自動抓圖。

3.3  人臉采集對比業務

要求能夠通過在前端部署安裝錄影機設卡,對經過卡口的人員進行人臉抓拍。前端錄影機将抓拍到的人臉圖檔通過計算機網絡傳輸到監控中心的資料庫進行資料存儲,并與人臉黑名單庫進行實時比對,當發現可疑人員時,系統自動發出報警信号,采用多種關聯方式通知值班民警。

3.4  現場應急布控業務需求

對于無監控點位區域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比如偵查蹲點,跟蹤監視,隐蔽偵查、現場布控、重大活動安保等,需建立現場應急布控系統,用于在特殊場合臨時快速布控,進行現場視訊、音頻采集,并通過無線網絡進行傳輸,配合以地理位置資訊等綜合資訊進行實時研判和快速決策,提升視訊偵查、應急處突和遠端決策能力。

3.5  重點人員、車輛管控需求

通過在長途汽車站、飯店、銀行、娛樂場所等出入口部署人臉抓拍系統及,在城市骨幹道、背街小巷等場合部署網絡錄影機,充分利用人臉卡口、WIFI探測等新技術,可針對全市重點管控人群進行實時布控及曆史行為軌迹的檢索。

在全城大街小巷、鄉鎮道路等位置部署天網卡口,與主要幹道、城市出入口的标準卡口、電警相配合,形成對城市主要道路、支小路的車輛資訊捕獲,同時通過在後端部署車輛圖檔二次智能分析平台和大資料實戰平台提供的相關資料,可提取除号牌外其他車輛更多的資訊如車标、車型、出産年份等更多車輛資訊,為對車輛的管控提供預警、分析、提示、線索排查。

3.6  社會圖像資源接入需求

充分利用現已建成的政府部門視訊圖像資源和社會機關視訊圖像資源,以及政府和公共資訊通信基礎設施,實作平安城市視訊管理系統的互聯互通和資訊共享,可以切實提高城市公安工作的可視化管理水準。社會資源平台主要接入政府單元、學校、醫院、企事業機關、車站等重點區域資料,主要圖像資源來源包括:

(1)人流聚集及治安複雜場所:城市網吧、飯店旅店、餐飲、火/汽車站、機場、住宅小區等。

(2)危險物品生産經營使用機關:槍支、彈藥、民爆器材儲存倉庫等。

(3)企事業機關:銀行、學院、醫院、國有大中型企業等。

3.7  移動監控全方位密網建設需求

通過GPS、北鬥、移動4G等手段,應用巡邏車輛、單兵、無人機等方式,在已經為各重點場所、地點安裝了有線視訊監控系統之後,移動監控全方位密網以無線視訊監控系統的快捷、便攜、機動、靈活的特點,為治安、反恐、各種突發事故和任務處理等的處理提供了準确及時的判斷和決策依據,并實作人員、車輛坐标的動态顯示,實作對實時警情監控,針對普通警情标注,重大警情啟動警力排程和應急預案,準确掌握目前時刻的警力分布及執勤狀态,就近選擇警力、監控資源。

公安、城管、交警等巡邏執法車輛,與已經建設的有線視訊監控系統互為補充,以無線視訊監控系統的快捷、便攜、機動、靈活的特點,建構高清無線車載應用,為公安指揮人員提供全方位的決策依據。

治安、反恐、各種突發事故、應急事件和任務處理等情況下,建設便攜式無線單兵體系,或無人機航拍,彌補傳統監控無法移動的缺點,補充傳統監控的輻射死角,為指揮決策提供現場圖像支撐。此外可選紐扣式攝像頭與筆筒式攝像頭,分别用于隐蔽拍攝的場合(比如便衣執法)和公開執法場合。

3.8  網絡邊界安全的需求

随着公安資訊化建設的不斷深入開展,公安機關對外交換和共享資訊的接入業務需求日益強烈。公安資訊化資源不但要服務于公安機關本身,還必須為整個社會提供及時有效的資訊服務,與其他政法部門、政府機關、社會機關實作安全、有效的資訊共享。

公安資訊通信網邊界接入平台是公安機關與外部企事業機關、社會公衆、其他政府部門之間進行資料交換和資訊共享的唯一通道。公安部于2007年制訂了《公安資訊通信網邊界接入平台安全規範(試行)》,并對符合規範的産品進行專門的檢測認證。建設公安資訊通信網邊界接入平台,将公安部門所需的社會資訊安全的采集到公安資訊通信網内,以增強公安打、防、控、管能力;與其他政法部門、政府機關、社會機關實作安全、有效的資訊共享,以響應中央“服務型政府”的号召,增加社會經濟效益。

3.9  大資料分析需求

對治安三要素(人員、車輛、道路)連續不斷采集的多源資料流産生了巨量的視訊資料,具有典型的“3V”特性:大容量、多樣性、高速度,也具有價值、複雜性的特點,屬于名符其實的“大資料”。如何高效地從海量資料中分析、挖掘所需的資訊和規律,結合已有經驗和數學模型等生成更高層次的決策支援資訊,獲得各類分析、評價資料,為治安管控、緊急事件管理等提供決策支援,成為當務之急。

平安城市應采用大資料分析平台,使能夠應用于前端視訊、語音、圖檔及傳感資料的實時采集、存儲、分析、分類、查詢,能夠提供比以往更快、更精确的分析、預測治安狀況,并對能夠影響複雜治安的潛在因素進行新的洞察。

3.10  基礎視訊庫建設需求

根據公安部發表的《全國公安機關圖像資訊聯網總體技術方案》需在省市縣各級建設圖像資訊資料庫,對各部門、警種關注的視訊圖像資訊進行整理、分類存儲。

基礎視訊庫直接儲存公安基礎視訊監控資源(包括自建、可選社會資源、可選單兵車載資源,其中圖檔為結構化資料,視訊為非結構化資料),部署雲儲存設備,原始視訊資料儲存30天,圖檔資料儲存半年到一年時間,基礎視訊庫宜部署在公安視訊專網彙聚機房中,減少對公安視訊專網資源消耗,降低維護工作量。基礎視訊庫應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應具有一定容量的自動備援備份能力,具有掉電保護功能;宜支援前端直寫存儲,在與平台斷線情況下能保持存儲功能不受影響;應采用基于直存的存儲方式,避免長期循環複寫産生的檔案碎片問題。

3.11  圖偵需求

圖偵的核心過程主要包括:

(1)視訊收集:案發後,對指定的案發地點周邊所有監控點位記錄的圖像資訊需要進行完整、快速的收集。在更好保證資訊收集的完整性,減少資訊收集的人力投入、節省寶貴的黃金破案時間。

(2)視訊檢索:對收集到的海量視訊資訊,通過智能檢索技術內建了視訊濃縮、入侵檢測、行為分析、人臉檢測、視訊切片等業内領先技術,将海量圖像資訊的識别、篩選、處理工作交給機器的智能算法自動完成,将處理後的視訊結果送出人力下一步處理。在不遺漏有效線索資訊的同時,對不同場景可以剔除60%-95%的無用錄像内容,以降低人工研判資料量,将有限的警力更多投入到視訊研判與其他驗證、偵查過程。

(3)視訊研判:視訊資訊經過智能篩選後,交由警員、專家進行視訊研判。将一定時間、一定區域内所有案件相關圖像、圖檔資訊進行串聯,重建案件目标時空過程,最大化挖掘視訊線索,為案件偵破提供關鍵要素與資訊。

3.12  各部門實戰需求

平安城市落到實處就是為了保障城市的平安,提升整個城市的安防系數,而公安部門作為維系城市安全的重要組成,其不同警種各司其職,為城市的平安貢獻一份力量,如何将現建設的内容充分利用,為各民警提升工作效率,平安城市中各項任務的有序推進。

(1)指揮中心

公安部科技化通信局的《全國公安機關圖像資訊聯網總體技術方案》明确建設任務,要建設部、省、市、縣四級公安圖像資訊聯網平台,其中市、縣兩級平台側重于源頭圖像資訊的接入管理,服務國保、治安、刑偵等警鐘部門維護社會治安、偵查破案等實戰運用。

整合現有已建各類視訊監控資源、建立卡口資源、無線監控資源等,實作公安指揮中心通過圖像資訊綜合應用平台實施遠端視訊指揮排程,實作視訊會議、視訊監控有機整合和互為調用,可調用監控圖像資訊進行情報分析研判,指揮中心之間實作遠端視訊指揮通信,并能夠對治安檢查站民警現場執勤情況進行可視指揮、遠端排程。要及時為指揮中心調用所需圖像,實作監控、研判、指揮、處置的流程化關聯,利用視訊監控實作“先期視訊處警”,在發生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或重大群體性事件時,能夠充分利用監控報警共享平台提供的實時圖像,為上司遠端掌握現場情況,進行指揮決策服務。

(2)治安部門

建設一個統一的系統,将資源整體融合後,提供一個友善實戰的應用子系統,以融合治安卡口系統和圖像綜合應用系統,關聯卡口監控和道路運作監控,實作對嫌疑車輛有機的查詢、布防、圍堵。

(3)刑偵部門

“視訊監控技術不僅具有發現犯罪、預防犯罪、威懾犯罪等重要功能,而且具有鎖定目标、提供線索、固定證據、輔助審訊等拓展功能,已經成為繼刑偵、技偵、網偵技術之後公安機關戰鬥力的新的增長點”是2012年對視訊監控最富有代表性的描述;同時圖偵已經确定與刑偵,技偵,網偵“四位一體”的地位。偵查部門針對圖像資源的需求如下:

一是監控點數量龐大,智能分析,視訊濃縮等,過濾無效資訊,在海量圖像中尋找到有效資訊,讓偵查人員快速聚焦到可疑資訊,同時使用圖像增強對不夠清晰的圖檔進行增強,獲得有效資訊等;

二是其他民警日常工作中,可以将可疑圖像進入圖像資源庫存儲,在案件偵破過程中,可查詢并利用到日常收集的這些可疑資訊,為案情做線索上的拓展;

三是涉案的圖像資訊需要長期存儲,要有一個圖像資源庫進行資料的存儲,彙總與共享;

四是研判過程中,需要将相關案件進行分析,尋找相關線索。

3.13  有效的運維與管理需求

全網大量各類監控資源整合後,面對如此衆多監控資源,可能會出現裝置不線上、鏡頭髒損、錄影機損壞等情況導緻整合後的監控資源不能有效利用,造成資源浪費、關鍵圖像資訊殘缺等問題。而依靠人力去排查、維護各監控點是不現實的。是以,建設平安城市系統平台需具備運維管理功能,主要完成在下線裝置數量統計、運作狀态監測、裝置故障告警及視訊品質巡查管理。

更多圖文資料,敬請關注微信公衆号“智物客”,“智物客”和您免費分享物聯網、智慧城市相關技術和解決方案。

智慧安監篇 2 —— 平安城市資訊化建設業務需求分析

掃碼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