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線成為全球估值第一的AI晶片初創公司。
2月27日,地平線釋出公告稱完成由SK中國、SK Hynix以及數家中國一線汽車集團(與旗下基金)聯合領投的B輪融資,獲得6億美金左右的投資,估值達30億美金。
本輪融資中,晨興資本、高瓴資本、雲晖資本和線性資本等現有股東加持,其他機構與戰略合作夥伴包括: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旗下泛海投資、民銀資本、中信裡昂旗下CSOBOR基金和海松資本等。
事實上,此輪融資消息早已傳出。去年10月底,地平線創始人兼 CEO 餘凱在安博會上透露:地平線将在 2018 年底完成新一輪融資,金額為 5 至 10 億美元,投資方包括一家與 Intel 規模相當的晶片公司以及一家國際一線汽車廠商。投後估值達 30 至 40 億美金。這次融資也成為中國新興 AI 晶片領域最大筆融資之一。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作為成立三年有餘的初創公司,地平線卻得到衆多資本青睐,現有投資方包括英特爾投資IntelCapital、嘉實資本、高瓴資本、紅杉資本、晨興資本、線性資本等。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地平線自2015年成立以來,已經獲得多輪融資,包括百萬美元的天使輪融資,以及之後千萬美元及以上的四輪融資,其中,2017年10月的A+輪融資金額達到數億美元。沈陽婦科醫院http://www.ljfk120.net/
此輪融資是繼2017年下半年獲得由Intel領投的超過1億美金的A+輪融資之後,地平線再次獲得的重量級投資。
瞄準處理器,創辦國内首家AI人工智能晶片公司
2015年7月,前百度IDL研究院副院長餘凱離職,創辦地平線(Horizon Robotics),沒有像王勁、韓旭、倪凱、彭軍一樣搞自動駕駛全棧,而是瞄準處理器,緻力于打造基于深度神經網絡的人工智能平台。地平線也成為中國最早提出自主研發人工智能晶片的初創公司。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圍繞核心處理器應用解決方案,地平線在智能駕駛層面的商業路線分為三類:車内人機互動、輔助駕駛、自動駕駛。
地平線已經有征程系列處理器、以及基于地平線 AI 晶片技術的 Matrix 自動駕駛計算平台、駕駛員行為監測系統(DMS)、及 NavNet 衆包高精地圖采集與定位方案等系列産品。
2017年12月,地平線釋出了第一代人工智能視覺晶片,即面向智能駕駛的征程系列和面向智能攝像頭的旭日系列晶片;
2018年,基于新一代BPU構架的産品Matrix釋出,地平線也同國内外的多家一級供應商、主機廠開展深入合作;搭載三塊地平線自主研發的Matrix自動駕駛計算平台的地平線Matrix360°視覺感覺方案也在安博會上亮相;
2019年CES,地平線首次展出了基于Matrix的兩款最新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地平線NavNet衆包高精地圖采集與定位方案,以及地平線雷射雷達感覺方案。
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面向自動駕駛,地平線将征程晶片、Matrix 自動駕駛計算平台等核心硬體與地平線智能駕駛軟體平台深度耦合,面向智能駕駛提供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多級别的視覺環境感覺方案,并支援對複雜場景進行細粒度、結構化的語義感覺,高度可擴充、子產品化的三維語義環境重建,以及透明化、可追溯、可推理的決策和路徑規劃。
自動駕駛、AI晶片熱度隻增不減
2019年開春,自動駕駛賽道火熱,融資消息接踵,獨角獸頻現。
先有文遠知行公開宣布獲得2019自動駕駛第一筆融資,A輪融資再獲商湯科技和農銀國際跟投,金額達數千萬美元。
接着,Aurora獲得由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領投的5.3億美元融資。矽谷機器人公司Nuro完成來自軟銀願景基金的9.4億美元融資,重新整理記錄。
專注于物流場景的自動駕駛公司圖森未來随後宣布完成 9500 萬美元的 D 輪融資;自動駕駛公司May Mobility 也拿到了 2200 萬美元融資。
地平線此輪6億美金左右的融資,重新整理了AI晶片初創公司的融資記錄,讓地平線登位全球估值最高AI晶片獨角獸。
這背後也意味着,資本擁抱AI晶片的熱度。而在英特爾巨頭的籠罩下,新摩爾定律時代,AI晶片初創公司能否突出重圍備受關注。
行業已達成共識,新的摩爾定律将影響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發展,順應該趨勢,AI晶片企業需改變發展路線。當自動駕駛計程車開上街道,誰是那個時代的英特爾是地平線想要回答的問題。
餘凱也曾多次提到,地平線未來的發力重點在于終端人工智能處理器。不同于雲端計算,終端傳感器即基于本地資料進行實時計算,需做到低延遲、低功耗。地平線希望在終端傳感器方面實作積累,成為機器人時代的英特爾。而車将是機器人的形态之一。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14148257/235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