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頑力(coercivity)也稱為矯頑性或保磁力,是磁性材料的特性之一,是指在磁性材料已經磁化到磁飽和後,要使其磁化強度減到零所需要的磁場強度。矯頑力代表磁性材料抵抗退磁的能力,會用HC的符号表示,機關為A/m(國際标準制)或Oe(高斯機關制)。矯頑力可以用磁強計或是B-H分析儀(如湖南省永逸科技有限公司FE-2100H永磁材料測量裝置)測量。

若鐵磁性材料(包含亞鐵磁性材料)的矯頑力大,則稱為硬磁性,可以用來作為永久磁鐵的材料。永久磁鐵可以用在馬達、磁性儲存媒體(如硬碟、磁盤片或錄音帶)、及礦石進行中的磁性分離器。矯頑力小的鐵磁性材料則稱為軟磁性,可以用在變壓器及電感器的鐵芯,磁性儲存媒體的讀寫頭、微波裝置及電磁屏蔽裝置中。
矯頑力機關是奧斯特(Oe)或安/米(A/m) 1A/m=79.6Oe。分為磁感矯頑力(Hcb)和内禀矯頑力(Hcj)。磁體在反向充磁時,使磁感應強度降為零所需反向磁場強度的值稱之為磁感矯頑力。但此時磁體的磁化強度并不為零,隻是所加的反向磁場與磁體的磁化強度作用互相抵消。(對外磁感應強度表現為零)此時若撤消外磁場,磁體仍具有一定的磁性能。使磁體的磁化強度降為零所需施加的反向磁場強度,我們稱之為内禀矯頑力。内禀矯頑力是衡量磁體抗退磁能力的一個實體量,是表示材料中的磁化強度M退到零的矯頑力。在磁體使用中,磁體矯頑力越高,溫度穩定性越好。
使已磁化的鐵磁質失去磁性而必須加的與原磁化方向相反的外磁場強度。不僅與鐵磁質的性質有關,還依賴于鐵磁質原先的磁化強度。在制造變壓器的鐵芯或電磁鐵時,需要選擇矯頑力小的材料(如軟鐵、矽鋼等),以使電流切斷後盡快消失磁性。在制造永磁體時,需要選擇矯頑力大的材料(如鋁鎳钴等),以求盡可能儲存磁性,不使其消失。
在磁學性能中,矯頑力的大小受晶粒尺寸變化的影響最為強烈。對于大緻球形的晶粒,矯頑力随晶粒尺寸的減小而增加,達到一最大值後,随着晶粒的進一步減小矯頑力反而下降。對應于最大矯頑力的晶粒尺寸相當于單疇的尺寸,對于不同的合金系統,其尺寸範圍在十幾至幾百納米。當晶粒尺寸大于單時尺寸時,矯頑力H與平均晶粒尺寸D的關系為:Hc=C/D式中,C是與材料有關的常數。可見,納米材料的晶粒尺寸大于單畸尺寸時,矯頑力亦随晶粒尺寸D的減小而增加。
同時,因為矯頑力來源于不可逆磁化過程,是以造成不可逆磁化機理的主要因素是材料中存在磁各向異性(包含磁晶、感生和應力等各向異性)以及雜質、氣孔、缺陷等因素也會影響矯頑力的大小。
FE-2100H-A永磁材料測量裝置,用于測量永磁材料的剩磁Br、矯頑力Hcb、内禀矯頑力Hcj和最大磁能積BHmax等磁性能參數,顯示B&J-H磁滞回線和退磁曲線。
FE-2100H-A永磁材料測量裝置依照GBT3217-2013的測試方法,采用微機控制和A/D、D/A技術,具有自動設定測試磁場和磁通量程,自動修正積分零點漂移和霍爾探頭非線性等功能;并且可根據測量需要定制非标B/J線圈,非标極頭(平極頭、收縮極頭、加熱極頭、瓦型極頭等),以滿足客戶各種方式的測量需要。
湖南省永逸科技有限公司FE-2100H-A永磁材料測量裝置 可測量材料:鐵氧體、鋁鎳钴等Hcj<600kA/m的一般永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