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儲容量、記錄密度、存儲方式和矯頑力互相關系
1、硬碟存儲容量 = 單面存儲容量 * 使用的磁盤盤面數,比如:120GB是由兩個盤片組成,每個片面容量為40GB,共使用了三個盤面,是以總容量為:40GB*3 =120GB。400GB硬碟由3個盤片組成,每面約70GB,使用6個面,共計:70GB*6 = 420GB(一般廠家都在硬碟中留一定富餘空間,供壞塊使用)。
2、實際上,确認同一磁記錄方式下,不同硬碟盤面磁性晶體矯頑力大小的不是硬碟的總容量,而是單面盤面上機關長度内磁記錄的密度,密度越高,原則上矯頑力越強,是以,筆記本硬碟的磁記錄密度高于同容量大硬碟。
3、存儲方式有“水準磁記錄”和“垂直磁記錄”兩種方式,磁場方向正好成90度,這對于螺線管産生的水準磁場,隻要達到一定強度,“水準磁記錄”方式是可以被安全銷毀的,但是,“垂直磁記錄”方式是否仍可被銷毀,需要實際測試。
4、由于磁性晶體屬永磁體顆粒,是以,使用矯頑力(Oe)來衡量消毀資料的難度。從存儲容量、磁記錄密度、存儲方式三方面來看,影響最大的是存儲方式,其次是磁記錄密度。可以說:在同一存儲方式下,如果可以銷毀磁記錄密度高的硬碟,那麼對于密度低的硬碟,也可以銷毀。
5、另外,關于硬碟磁屏蔽問題,目前的硬碟全部采用非導磁材料(鋁)制成外殼主體(至少五面,它們是:底面、四個側面),這種結構對于消磁不産生影響,長遠看,硬碟外殼不可能采用導磁材料,因為,不僅難于鑄造,成本也高。
二、目前不同存儲媒體矯頑力調查表
媒體名稱 | 矯頑值(Oe) |
磁卡 | 300-600 |
5.25" 360k軟碟 | 300 |
5.25" 1.2M軟碟 | 675 |
3.5" 720k軟碟 | |
3.5" 1.44M軟碟 | 700 |
3.5" 2.88M軟碟 | 750 |
3.5" 21M軟碟 | |
1/2"錄音帶 | |
1/4" QIC錄音帶 | 550 |
8mm金屬磁粉帶 | 1500 |
DAT金屬磁粉帶 | |
4mm DDS-1錄音帶 | 1550 |
4mm DDS-2錄音帶 | 1650 |
4mm DDS-3錄音帶 | 2300 |
4mm DDS-4錄音帶 | 2350 |
八十年代的硬碟(水準磁記錄) | 900-1400 |
九十年代的硬碟(水準磁記錄) | 1400-2200 |
2000年以後的硬碟(水準磁記錄) | 2000-3400 |
2005年以後的硬碟(垂直磁記錄) | 4600-4900 |
三、硬碟消磁器的場強要求
對于消磁場強來說,按照一般原理,對消磁有效區的最低點場強不應低于被消磁媒體表面磁性晶體矯頑力的1.5倍才比較安全,綜合上述調查,目前以及将來,對硬碟消磁存在以下三種情況:
采用的技術 | 矯頑力(Oe) | 消磁場強(Gs) | 預計出現的時間 |
采用水準磁記錄方式 | ≤3400 | ≥5100(水準) | 正流行 |
采用垂直磁記錄方式 | ≤4900 | ≥7350(垂直(1)) | 2005年出現 |
熱輔助垂直磁記錄方式 | 熱輔助時 | 預計2009年 (未知) |
(1)對于水準磁場能否銷毀垂直磁記錄硬碟,目前尚無試驗進行支援,待該類硬碟上市後,才能夠通過測試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