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檔介紹: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資訊工程系Windows作業系統實訓報告書實驗名稱:班級學号:31學生姓名:楊濤任課教師:完成時間:2016.6.28成績評定:老師簽字:目錄實驗一:磁盤管理和檔案系統管理一、實驗目的:掌握WindowsServer2003系統中的磁盤管理和檔案系統管理,包括基本磁盤中分區的建立,動态磁盤中各種動态卷的建立及DFS的配置。二、實驗屬性:驗證型三、實驗環境 Pentium550Hz以上的CPU; 建議至少256MB的記憶體; 建議硬碟至少2GB,并有1GB空閑空間。四、實驗内容磁盤的管理檔案系統的管理五、實驗步驟(一)、磁盤管理在虛拟機中再添加兩塊磁盤。先關閉計算機,在“設定”裡用建立磁盤向導建立新的磁盤,在本實驗中,儲存為“學****資源.vhd”(1024MB)和“影視娛樂,vhd”(4096MB).之後,在虛拟機的HardDisk2、HardDisk3分别加載進來即可建立新的磁盤。新建立的磁盤如下圖所示:使用磁盤管理控制台,在基本磁盤中建立主磁盤分區、擴充磁盤分區和邏輯驅動器,并對已經建立好的分區做格式化、更改磁盤驅動器号及路徑等幾個操作。在一台基本磁盤中最多可以建立四個主磁盤分區,或則最多可以建立三個主磁盤分區和一個擴充磁盤分區。例如建立後結果如下:将FAT32格式的分區轉換為NTFS格式的完整指令是:(假設将磁盤F轉換)ConvertF:/FS:NTFS。3、将三塊基本磁盤轉換為動态磁盤。在磁盤空白處右鍵點選“轉換為動态磁盤”。系統盤轉換為動态磁盤的時候需要重新啟動計算機。轉換後均變為動态磁盤:4、在動态磁盤中建立簡單磁碟區、擴充簡單磁碟區、建立跨距磁碟區、擴充跨距磁碟區、建立等量磁碟區、鏡像卷和RAID5卷,并對具有容錯能力的卷嘗試資料恢複操作,掌握各個卷的特點和工作原理。簡單磁碟區、跨距磁碟區可以擴充。鏡像卷、RAID-5卷具有容錯功能。鏡像卷可以包含系統卷和啟動卷。跨距磁碟區、等量磁碟區、鏡像卷、RAID-5卷要跨越多個磁盤。RAID-5卷至少需要3塊磁盤。建立後如下:5、将某個磁盤設為壓縮磁盤并觀察其中檔案和檔案夾有何變化。假設将磁盤F設定為壓縮磁盤,彈出如下的選擇框: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設定。複制檔案的時候,檔案的屬性将繼承目标檔案夾的屬性。移動檔案的時候,若是移動在同一個磁盤分區内進行,檔案屬性不變;若是在不同磁盤分區内進行,該被移動的檔案将繼承目标檔案夾的屬性。6、利用磁盤配額工具,對不同的使用者配置設定相應的磁盤空間。好處:(1)保證登陸到相同計算機的不同使用者之間互不幹擾;(2)保證在公共伺服器上的磁盤空間不被一個或多個使用者獨占;(3)保證使用者不過分使用個人計算機中共享檔案夾上的磁盤空間。前提條件:磁盤卷格式必須為:NTFS5.0使用者必須是本地計算機上的管理者組成。例如在G盤上設定磁盤配額:應用後:7、利用磁盤整理、磁盤查錯等工具,實作對磁盤的簡單維護。8、設定檔案和檔案夾的壓縮和加密。NTFS檔案系統中的檔案和檔案夾不能同時加密和壓縮。系統分區中的檔案不能加密。(二)檔案系統管理1、在本地磁盤某驅動器(應為NTFS格式)中建立一檔案夾,命名為“試驗”,将其設為共享檔案夾,并将其設為guest使用者可以完全控制。2、在鄰近的某台計算機上(1)将該檔案夾映射為該計算機的k驅動器。3、深入了解DFS概念及功能DFS(DistributedFileSystem)分布式檔案系統,為整個企業網絡上的檔案系統資源提供了一個邏輯樹結構。使用者可以抛開檔案的實際實體位置,僅通過一定的邏輯關系就可以查找和通路網絡的共享資源。使用者能像通路本地檔案一樣通路分布在網絡上的多個伺服器上的檔案。在本機(假設本機名為sjh)建立test檔案夾,并設為共享。在臨近的A計算機上建立aaa檔案夾,并設為共享。為簡單起見,這裡在兩台計算機上建立兩個共享檔案夾,實作以下功能:5、在本機中添加DFS根目錄test,在該目錄中添加一個名為“aaa”的連結,的第一台域控制器。運作ActiveDirectory安裝向導将Windowsserver2003計算機配置為域控制器,建立一個新域或者向現有的域添加其他域控制器。五、實驗步驟1、安裝(1)利用配置伺服器啟動位于%Systemroot%\System32中的ActiveDirectory安裝向導程式DCPromo.exe,單擊[下一步]。(2)由于所建立的是域中的第一台域控制器,是以選擇[新域的域控制器]單擊[下一步]。(3)選擇[建立一個新域的域目錄樹],單擊[下一步]。(4)選擇[建立一個新域的域目錄林],單擊[下一步]。(5)在[新域DNS全名],單擊[下一步]。(6)BIOS名設定為“nt2003”,單擊[下一步]。(7)顯示資料庫、目錄檔案及Sysvol檔案的儲存位置,一般不必做修改,單擊[下一步]。(8)配置D
内容來自淘豆網www.taodocs.com轉載請标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