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結構式通過某種方式(例如對元素進行編号)組織在一起的資料元素的集合,這些資料元素可以是數字或者字元,甚至可以是其他資料結構。在Python中,最基本的資料結構是序列(sequence)。序列中的每個元素被配置設定一個序号–即元素的位置,也稱為索引。第一個元素索引是0,第二個則是1,一次類推。
Python包含6中内建的序列,即清單、元組、字元串、Unicode字元串、buffer對象和xrange對象。
通用序列操作:索引、分片、序列相加、乘法、成員資格、長度、最小值和最大值
1. 索引
序列中所有的元素都是有編号的–從0開始遞增。可以通過編号分别對序列的元素進行通路。Python的序列也可以從右邊開始索引,最右邊的一個元素的索引為-1,想左開始遞減。
2. 分片
索引用來對單個元素進行通路,用分片可以對一定範圍内的元素進行通路,分片通過冒号相隔的兩個索引來實作。分片操作的實作需要提供兩個索引作為邊界,第一個索引的元素是包含在分片内的,第二個則不包含在分片内。
對于一個正數步長,Python會從序列的頭部開始向右提取元素,直到最後一個元素,而對于負數步長,則是從序列的尾部開始向左提取元素,直到第一個元素
3. 序列相加
最後一個例子,試圖清單和字元串進行相加,但是出錯了,雖然他們都是序列,但是是不同資料類型,不能相加
4. 乘法
用數字x剩以一個序列會生成新的序列,而在新的序列中,原來的序列将會被重複x次。
5. 成員資格
可以使用in運算符來檢查一個值是否在序列中,如果在其中,就傳回Ture,如果不在,就傳回False。
6. 長度、最小值和最大值
内建函數len、min和max分别傳回序列所包含的元素的數量,序列中的最小元素和序列中的最大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