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子公司适合上SAP系統的條件有哪些?

特别說明:

本文章僅用于SAP軟體的應用、學習溝通,文中所示的截圖和名詞來源于SAP軟體,相應著作權歸SAP公司所有。

SAP業界有這樣的一個笑話:

人有三大錯覺:股票會漲、房價會跌、上SAP還早;

既然是笑話和錯覺,那就說明并不是所有企業都應該越早上SAP越好,合适、量力而行才是最重要的。

關于企業是否合适上SAP,我早有公衆号寫過類似的,請看下文:

​​上系統,企業的管理水準達到了嗎?​​

​​到底什麼樣的企業才适合實施ERP系統?​​

​​時隔兩年,再談雲ERP是否靠譜​​

切入正題,既然說的是子公司,那總公司自然是上了SAP的。一般集團企業實施SAP系統都會采用分期上,先上總部,然後再分期上子公司。那麼,怎麼判斷一家子公司是否适合實施SAP系統呢?主要條件有哪些?

個人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條件來看:

一、總公司是否絕對控股

沒有這個基礎,一切免談。

二、精細化管理需要​

從集團财務的角度,控股的子公司不應該排斥在外,希望從成本和經營的方面來核計子公司,使得子公司的财務層級的管理能夠跟總公司看齊;

從供應鍊管理的角度,讓子公司的供應鍊需求跟總公司以及其他子公司進行無縫傳遞,提高供應鍊執行效率,降低需求溝通的成本;

從集團既定管理模式角度,希望子公司無論從系統,還是從人員、賬務、庫存、生産、銷售、采購等方面都一定程度遵循總公司的管理邏輯,保持步調一緻,畢竟現在都在大力提倡共享服務嘛(比如共享财務、共享物流、共享采購、共享資料、共享管理等);

三、無太多既定規則例外的情況​

從另一方面來說,破壞既定規則太多的話就意味着管理上存在不嚴謹和不規範的情況。這種情況越多,越難以用系統固化下來。這也就是說為什麼上系統之前先要做管理上的梳理、業務流程梳理。

那些Excel用得很爽或者改系統資料很得心應手、異常例外較多習以為常的就要警惕是不是有這種情況。要上系統,管理先行。

四、是否完全認清自己​

一些公司很容易迷失自己,或者說業務大了,分工精細化之後,很多人隻是清楚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要想通盤考慮整條業務場景業務鍊往往沒有這方面的能力,是以上系統之前首先要考察清楚子公司有沒有能力認清自己,管理人員對業務是否清晰、對未來是否明确的規劃。

那種一問三不知,或者這也“可能”,那也“應該”,要麼“也許”,那趁早讓總公司出面好好捋一捋,别忙活到最後,一切都還有較多不穩定因素。

五、人員系統觀念​

上系統的目的是什麼要明确,子公司人員從上到下對上系統有沒有什麼期望,這些需要去調研清楚。要特别警惕不正常的期望。

如果管理者沒有概念,如果關鍵使用者認為上系統浪費隻是自己的時間,甚至說關鍵使用者隻能是“兼職”,本職工作不是上系統,那還是趁早拉倒,花點時間給子公司補補腦子,更新一下他們殘破的觀念吧。

子公司大上司神龍見首不見尾,完全放養放權狀态,從不出面,或者隻是讓下一級管理者出面,也是很有問題的,很多事情往往推行不下去。

六、人員配備問題​

挑選的關鍵使用者是應屆生或者畢業一兩年的菜鳥?換!

業務不精或者溝通能力不行,做事不積極?換!

PM軟弱或者項目管理能力、協調能力不行?換!

個人覺得,總公司上了SAP的集團,控股子公司最終切換到SAP系統上來是肯定的必要的。隻是要考究清楚能不能上,啥時候上合适。沒有條件或條件達不到,那就先創造條件,讓總部更高一級去好好捋一捋、好好協調清楚吧。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