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和地點

采樣地點:淮河流域一帶,昭平台水庫、白龜山水庫、燕山水庫、石漫灘水庫、闆橋水庫、宿鴨湖水庫、博山水庫、南灣水庫、石山口水庫、五嶽水庫、潑河水庫、鲶魚山水庫。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調查内容

      本次調查在淮河流域的十二個水庫進行,分别在水庫的上、中、下遊進行監測,測量的名額有:各點位的經、緯度,水溫、氣溫、PH、溶解氧、CODmn、總磷、總氮、透明度等水質名額,以及在水深0.5m、1.0m、3.0m和5.0m處的葉綠素含量。

調查結果

3.1調查名額結果

    調查的出的各名額資料用R軟體進行處理,各水庫之間用大小圖對比顯示,分為上、中、下遊,上、中、下遊之間用箱圖進行對比顯示。

map("china",col = "black",lwd=2,ylim = c(31.5,35),xlim=c(112.5,115.5),panel.first = grid())
axis(1, lwd = 0); axis(2, lwd = 0); axis(3, lwd = 0); axis(4, lwd = 0)

#china<-readOGR(".","China")
river.r12<-readOGR(".","R12")
river.r5<-readOGR(".","R5")
river.r4<-readOGR(".","R4")      

3.1.1上遊各水庫名額

points(A$Lon,A$Lat,pch=1,cex=A$WT/15)

points(A$Lon,A$Lat,pch=1,cex=A$PH/5)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3.1.2中遊各水庫名額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3.1.3下遊各水庫名額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3.1.4上中下遊各名額對比

boxplot(A$PH1,A$PH2,A$PH3,col="lightblue",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3.2各名額相關性分析結果

用R軟體對所有的名額之間進行了相關性分析,下面列出所有具有顯著相關性的名額分析結果。

3.2.1上遊各名額相關性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3.2.2中遊各名額相關性分析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gam模型分析

SITE1

PH~DO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PH~CODmn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PH~TP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R語言淮河流域水庫水質資料相關性分析、地理可視化、廣義相加模型GAM調查報告

4.2調查結果名額相關性分析

從3.2中上中下遊各名額相關性分析的表可以看出:

(1)PH和DO密切相關,P值遠小于0.0001,相關系數均大于0.95,偏差解釋度都在96%以上。由于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産生氧氣,使DO和PH值均升高,二者成正相關。

(2)TP和透明度的相關性大,而且在上中下遊均展現出來,相關系數都在0.65以上,偏差解釋度都在96%以上。    TP的增高,會使得水體營養更足,進而浮遊植物生長更加旺盛,水體被淨化得更幹淨,進而透明度也就更大,即二者程正相關。

(3)DO、藻密度和葉綠素三者之間相關,這是因為浮遊植物含有大量的葉綠素,通過光合作用能産生氧氣,是以藻密度大其餘兩個名額也會相應增加。

調查結果分析

4.1調查結果名額分析

從大小圖中可以大緻看出:

(1)DO濃度是在石漫灘水庫要稍大于其餘水庫的;

(2)CODmn、TP和TN濃度是在宿鴨湖水庫明顯大于其餘水庫;

(3)透明度則在闆橋水庫和鲶魚山水庫高于其他水庫;

(4)葉綠素則整體在石漫灘和博山水庫濃度含量較高;

(5)藻密度則是在石漫灘水庫最高。

從箱圖可以看出:

  • TP和TN的值相差無幾;
  • PH、DO、透明度、最上層以及最下層葉綠素、藻密度是中遊處最高;
  • CODmn和中間部分的葉綠素是下遊部分最高。但總體來說,各名額的均值差距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