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制度化規範化标準化精細化_标準是精細化管理的最基本要素(上)

制度化規範化标準化精細化_标準是精細化管理的最基本要素(上)

企業要開展精細化管理,使自己整個組織和每一個員工的工作效率有品質有保障,我們的效率和品質越來越高,其中最基礎的管理要素就是标準。

什麼是标準呢?标準是企業必須統一工作方法,不能由員工任其所好,以確定客戶得到相同的服務,企業的日常事物得到控制,這個标準就是企業統一的工作方法。

我們有這樣的觀點,要想確定品質,員工就必須要按規定動作工作,在組織内部要剔除他的自選動作。大家都按規定動作就有相同的品質,大家都按規定工作協同就有效率。

制度化規範化标準化精細化_标準是精細化管理的最基本要素(上)

可以這樣說,在管理中什麼叫錯誤呢?違反規定動作就是錯誤,這個規定動作就是标準。違反标準在組織當中就是管理錯誤,而不是說出了管理問題,出了産品品質問題安全問題,出了工作的問題才是犯錯。

我們過去長期對管理有這樣的觀點,出了問題才叫犯錯誤。結果錯了才是錯,其實過程錯誤就是錯誤。因為過程錯誤最後出問題是必然的,沒有出問題是偶然的。要想結果具有一緻性,過程就要有一緻性,過程的一緻性就是通過标準來實作的。

精細化管理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就是系統化,要借ORTCC系統和企業高效的管理運作體系。第二就是标準化,要有标準有工具,所謂标準化,也是精細化管理的基礎。所謂标準化就是企業未來在工作範圍中,獲得最佳秩序和最佳的工作品質,對企業實際的或者未來可能存在的問題,制定企業員工共同和重複使用的規則的活動。

制度化規範化标準化精細化_标準是精細化管理的最基本要素(上)

标準化或者建立标準,能夠使企業和企業的員工安全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能夠産出正确的結果,確定最優品質,確定效力。對于企業來說标準是現有的最佳工作方式。有人這樣說,标準是最重要的工業革命。

我們有這樣的觀點,要工作品質得到提升,工作效率得提升,你隻有首先建立标準之後才有提升的基礎,标準是品質效率提升的基礎。因為通過标準才能完善才能提高。沒有标準,都是經驗,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張三這樣李四那樣,我們就缺少了改善的基礎。

傳統觀念跟精細化管理,它最重要的一個和傳統管理最重要的差別在哪裡呢?

精細化管理它是把傳統管理基礎上,這些業務高手,工作高手的工作經驗總結為工作的知識。通過管理把工作知識制定成相同崗位,或者其他員工的工作規則,而這些規則通過什麼實作呢?規則通過标準來實作。制定工作标準,而工作标準通過教育訓練轉化員工的工作技能。

制度化規範化标準化精細化_标準是精細化管理的最基本要素(上)

我們注意到了,高手的工作經驗,總結為崗位工作知識,崗位工作知識轉化管理規則,管理規則制定為工作标準,而标準訓練成了其他員工的工作技能。是以這些高手的經驗,在組織内部得到複制。這些經驗我們通過ORTCC系統培養成員工的習慣,習慣最後成為組織的文化。

标準是一個企業和一個組織,工作品質和工作效率提升的基礎。比如說我們的人民軍隊或者解放軍,他的管理以十當一,管理非常良好。人民軍隊管理關于基礎是什麼呢?就是最簡單的把一個社會人轉化一個職業軍人。

首先就是從行為标準化開始。比如說他的行為先從念三下——坐、行、站,整三聲——密碼聲、掌聲、呼号聲,從這些最基本的行為規範開始。是以我們說這些軍人的改變,或者是一個社會人進入軍隊成為軍人,都是從最基礎的行為标準,最後日常工作标準業務标準,甚至我們做的思想标準,一步一步的成為一個合格的職業軍人。

作者:吳宏彪

北京博士德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進階教育訓練師,北京大學EMBA特聘教授,日本日中管理學院特聘研究員;主講課程:精細化管理(系統化管理、标準化管理、精益管理、制度化管理、規範化管理)、銀行精細化管理、醫院精細化管理、向軍隊學管理(高效執行力、高效團隊建設)、工業4.0與企業轉型更新、工匠精神與工匠複制、銀行大客戶營銷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