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ISP—圖像調試學習(RAW圖像擷取,BLC,AWB,CCM)

目錄

ISP—圖像調試學習(RAW圖像擷取,BLC,AWB,CCM)

1、raw圖像抓取

2、AWB,CCM抓圖

3、RAW data校正

一、黑電平校正

二、白平衡校正

三、CCM校正

1、raw圖像抓取

準備工作

ISP的處理都是針對sensor輸出的資料進行的,對于BLC、AWB、CCM的校正來說,我們需要抓取sensor輸出raw格式圖像資料。

步驟:

  1. 搭建nfs,使其能夠成功連接配接PQtool,且ITTP_Stream.exe可以正常運作。
  2. 準備燈箱和24色卡,将24色卡貼于燈箱内正中間位置,打開光源,用照度計測試色卡的四個角落,保證其照度內插補點在50lux以内。
  3. 調整裝置對準24色卡,保證24色卡占整個畫面的80%,并且在視野正中央。調焦時,不必調至最清晰,否則會擴大噪聲,影響最終結果。
  1. 黑電平抓圖
  • 抓圖前,先冷卻裝置
  • 蓋上鏡頭蓋,放下遮光布遮光蓋遮蓋燈箱口,保持燈箱内環境全黑。
  • 打開PQTool,選擇Exposureattr,選擇手動模式,調整Again,Dgain,ISPDgain為最小值,如圖。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 使用海思抓圖工具,操作如下圖。設定完後,點選capture将檔案名字尾改成black.raw。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2、AWB,CCM抓圖

  1. 打開A光源,将照度計放于色卡正下方測量實際色溫值,将遮光布放下遮住燈箱口,確定不漏光,等色溫穩定後(約5分鐘),再開始抓圖(光源亮度在600lux左右)。
  2. 抓圖時,PQTool的設定和抓圖步驟與之前都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要調節曝光時間Exptime,使白色塊亮度的統計直方圖峰值為最大亮度的80%左右,此步驟可以反複多次。
  3. 保留滿足要求的圖檔,将字尾改為:實際色溫值.光源種類.raw,如5000.D65.raw。其中,實際色溫值由照度計測出。
  4. 按以上步驟,以此将A,TL84,U35,D50,D65,D75這六種光源進行抓圖。
  5. 将抓好的black和24色卡備份至:\\172.18.30.118\Image_Quality\對應機型\rawdata

Ps:可以抓取自然光線的Raw圖提高校正的準确率,5000K色溫的24色卡raw,可以在室外正午陽光時抓,8000K可在日落黃昏時抓。

如何知道白色塊的亮度統計直方圖峰值為最大亮度的80%左右?

A.用ImageJ導入抓到的raw圖。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出現以下視窗: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Image type 16-bit Unsigned。Width和Height跟據sensor的分辨率設定(一般海思工具儲存圖像時保留了這些資訊),選little-endian order,其餘預設。

B.選中白色塊,按Ctrl+H,檢視統計資訊。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檢視最後一個波峰,若其是最大亮度的80%則保留圖像,否則重新調整曝光時間重新進行抓圖,最大亮度由抓取RAWdata時候的位數決定,之前抓取raw圖選擇了12bit,則最大亮度為4096;

注:現在一般都以12bit抓取RAWdata。

3、RAW data校正

準備工作

打開連接配接好的PQTool,選擇海思工具:Calibration Tool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設定RAW格式,跟據sensor具體情況,也就是抓圖時提供的資訊來配置一般檔案名已經儲存好相關資訊。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一、黑電平校正

裝置設定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 導入全黑場景的RAW圖,RAW scene選擇black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1. 選中圖像,點選右側的black calibration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得到的black level的值就是黑電平校正的值。

二、白平衡校正

  1. 添加24色卡的RAW圖,raw scence選擇color check 24
  2. 選擇AWB,添加24色卡raw圖,修改色溫。導入24色卡raw圖到AWB操作界面。KI(Key Inluminant)勾選A,D50,D65對應的raw圖。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3.點選各個raw圖WZ項下的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圖示,選擇白塊(第20-23,一般海思預設已經選好)。操作:左鍵選取區域,右鍵拖動圖像,滾動縮放圖像,檢查B/C,如果不同塊的內插補點>0.1,則需要檢查黑電平是否正确。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4.點選Calibrate進行矯正,并檢視shif絕對值,越接近0越好,如下圖所示。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5.點選Apply to Board,記下如下圖R Gain,B Gain值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6、然後傳回檢視調試表的AWBAttr參數進行對照,如下圖,我們發現R Gain,B Gain值已經更新到了參數表裡,如下圖所示。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三、CCM校正

一般在完成BLC和AWB之後,需要開始進行CCM校正,現在用3組RAW資料檔案做流程校正,分别是A色溫,D50色溫以及D75色溫下的raw資料。

勾選一組有待校正的RAW data,選擇CCM,點選Get the First Selected RAW,按照提示或者直接點選PV,調整紅色方框大小以及位置,確定整個24色卡被覆寫,確定紅色方框在對應色塊裡面,步驟如下:

  1. 勾選一組校正的RAW data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2.點選Callbrate會自動跳轉到Result,會看到在該色溫下的原圖已經有改變,如下圖:

點選Callbrate之前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點選Callbrate之後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3、點選Record Current Calibration。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4、在指定的另外兩個RAW data資料上重複1,2,3,直到成功校正完3組Raw資料,如圖所示: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全部勾選Color Temo,應用點選Apply Selected CCM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回到PQTOOL主菜單,看CCM一欄,點選Edit this Matrix,就能看到我們CCM矯正後的資料了,我們記下來,結果如下圖。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我們還可以對這份資料的準确性做檢查,點選Show Summary,右邊為0x100則資料是OK的,如下圖結果是Ok的。

ISP—圖像調試實習生(第四天)

這樣的話基本校正已經完成,相關參數代入我們的圖像配置檔案。

參考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8251305/article/details/103872082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916/7154032061002201.shtm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