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緩存更新機制

看到好些人在寫更新緩存資料代碼時,先删除緩存,然後再更新資料庫,而後續的操作會把資料再裝載的緩存中。然而,這個是邏輯是錯誤的。試想,兩個并發操作,一個是更新操作,另一個是查詢操作,更新操作删除緩存後,查詢操作沒有命中緩存,先把老資料讀出來後放到緩存中,然後更新操作更新了資料庫。于是,在緩存中的資料還是老的資料,導緻緩存中的資料是髒的,而且還一直這樣髒下去了。

       我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用的都是這個邏輯,當我在微網誌上發了這個貼以後,我發現好些人給了好多非常複雜和詭異的方案,是以,我想寫這篇文章說一下幾個緩存更新的Design Pattern(讓我們多一些套路吧)。

       這裡,我們先不讨論更新緩存和更新資料這兩個事是一個事務的事,或是會有失敗的可能,我們先假設更新資料庫和更新緩存都可以成功的情況(我們先把成功的代碼邏輯先寫對)。

       更新緩存的的Design Pattern有四種:Cache aside, Read through, Write through, Write behind caching,我們下面一一來看一下這四種Pattern。

Cache Aside Pattern

       這是最常用最常用的pattern了。其具體邏輯如下:

       1.失效:應用程式先從cache取資料,沒有得到,則從資料庫中取資料,成功後,放到緩存中。

       2.命中:應用程式從cache中取資料,取到後傳回。

       3.更新:先把資料存到資料庫中,成功後,再讓緩存失效。

緩存更新機制

       注意,我們的更新是先更新資料庫,成功後,讓緩存失效。那麼,這種方式是否可以沒有文章前面提到過的那個問題呢?我們可以腦補一下。

       一個是查詢操作,一個是更新操作的并發,首先,沒有了删除cache資料的操作了,而是先更新了資料庫中的資料,此時,緩存依然有效,是以,并發的查詢操作拿的是沒有更新的資料,但是,更新操作馬上讓緩存的失效了,後續的查詢操作再把資料從資料庫中拉出來。而不會像文章開頭的那個邏輯産生的問題,後續的查詢操作一直都在取老的資料。

       這是标準的design pattern,包括Facebook的論文《Scaling Memcache at Facebook》也使用了這個政策。為什麼不是寫完資料庫後更新緩存?你可以看一下Quora上的這個問答《Why does Facebook use delete to remove the key-value pair in Memcached instead of updating the Memcached during write request to the backend?》,主要是怕兩個并發的寫操作導緻髒資料。

       那麼,是不是Cache Aside這個就不會有并發問題了?不是的,比如,一個是讀操作,但是沒有命中緩存,然後就到資料庫中取資料,此時來了一個寫操作,寫完資料庫後,讓緩存失效,然後,之前的那個讀操作再把老的資料放進去,是以,會造成髒資料。

       但,這個case理論上會出現,不過,實際上出現的機率可能非常低,因為這個條件需要發生在讀緩存時緩存失效,而且并發着有一個寫操作。而實際上資料庫的寫操作會比讀操作慢得多,而且還要鎖表,而讀操作必需在寫操作前進入資料庫操作,而又要晚于寫操作更新緩存,所有的這些條件都具備的機率基本并不大。

       是以,這也就是Quora上的那個答案裡說的,要麼通過2PC或是Paxos協定保證一緻性,要麼就是拼命的降低并發時髒資料的機率,而Facebook使用了這個降低機率的玩法,因為2PC太慢,而Paxos太複雜。當然,最好還是為緩存設定上過期時間。

Read/Write Through Pattern

       我們可以看到,在上面的Cache Aside套路中,我們的應用代碼需要維護兩個資料存儲,一個是緩存(Cache),一個是資料庫(Repository)。是以,應用程式比較啰嗦。而Read/Write Through套路是把更新資料庫(Repository)的操作由緩存自己代理了,是以,對于應用層來說,就簡單很多了。可以了解為,應用認為後端就是一個單一的存儲,而存儲自己維護自己的Cache。

    1.Read Through

        Read Through 套路就是在查詢操作中更新緩存,也就是說,當緩存失效的時候(過期或LRU換出),Cache Aside是由調用方負責把資料加載入緩存,而Read Through則用緩存服務自己來加載,進而對應用方是透明的。

    2.Write Through

       Write Through 套路和Read Through相仿,不過是在更新資料時發生。當有資料更新的時候,如果沒有命中緩存,直接更新資料庫,然後傳回。如果命中了緩存,則更新緩存,然後再由Cache自己更新資料庫(這是一個同步操作)

       下圖自來Wikipedia的Cache詞條。其中的Memory你可以了解為就是我們例子裡的資料庫。

緩存更新機制

Write Behind Caching Pattern

        Write Behind 又叫 Write Back。一些了解Linux作業系統核心的同學對write back應該非常熟悉,這不就是Linux檔案系統的Page Cache的算法嗎?是的,你看基礎這玩意全都是相通的。是以,基礎很重要,我已經不是一次說過基礎很重要這事了。

        Write Back套路,一句說就是,在更新資料的時候,隻更新緩存,不更新資料庫,而我們的緩存會異步地批量更新資料庫。這個設計的好處就是讓資料的I/O操作飛快無比(因為直接操作記憶體嘛 ),因為異步,write backg還可以合并對同一個資料的多次操作,是以性能的提高是相當可觀的。

        但是,其帶來的問題是,資料不是強一緻性的,而且可能會丢失(我們知道Unix/Linux非正常關機會導緻資料丢失,就是因為這個事)。在軟體設計上,我們基本上不可能做出一個沒有缺陷的設計,就像算法設計中的時間換空間,空間換時間一個道理,有時候,強一緻性和高性能,高可用和高性性是有沖突的。軟體設計從來都是取舍Trade-Off。

       另外,Write Back實作邏輯比較複雜,因為他需要track有哪資料是被更新了的,需要刷到持久層上。作業系統的write back會在僅當這個cache需要失效的時候,才會被真正持久起來,比如,記憶體不夠了,或是程序退出了等情況,這又叫lazy write。

       在wikipedia上有一張write back的流程圖,基本邏輯如下:

緩存更新機制

再多唠叨一些

       1)上面講的這些Design Pattern,其實并不是軟體架構裡的mysql資料庫和memcache/redis的更新政策,這些東西都是計算機體系結構裡的設計,比如CPU的緩存,硬碟檔案系統中的緩存,硬碟上的緩存,資料庫中的緩存。基本上來說,這些緩存更新的設計模式都是非常老古董的,而且曆經長時間考驗的政策,是以這也就是,工程學上所謂的Best Practice,遵從就好了。

       2)有時候,我們覺得能做宏觀的系統架構的人一定是很有經驗的,其實,宏觀系統架構中的很多設計都來源于這些微觀的東西。比如,雲計算中的很多虛拟化技術的原理,和傳統的虛拟記憶體不是很像麼?Unix下的那些I/O模型,也放大到了架構裡的同步異步的模型,還有Unix發明的管道不就是資料流式計算架構嗎?TCP的好些設計也用在不同系統間的通訊中,仔細看看這些微觀層面,你會發現有很多設計都非常精妙……是以,請允許我在這裡放句觀點鮮明的話——如果你要做好架構,首先你得把計算機體系結構以及很多老古董的基礎技術吃透了。

       3)在軟體開發或設計中,我非常建議在之前先去參考一下已有的設計和思路,看看相應的guideline,best practice或design pattern,吃透了已有的這些東西,再決定是否要重新發明輪子。千萬不要似是而非地,想當然的做軟體設計。

       4)上面,我們沒有考慮緩存(Cache)和持久層(Repository)的整體事務的問題。比如,更新Cache成功,更新資料庫失敗了怎麼嗎?或是反過來。關于這個事,如果你需要強一緻性,你需要使用“兩階段送出協定”——prepare, commit/rollback,比如Java 7 的XAResource,還有MySQL 5.7的 XA Transaction,有些cache也支援XA,比如EhCache。當然,XA這樣的強一緻性的玩法會導緻性能下降,關于分布式的事務的相關話題,你可以看看《分布式系統的事務處理》一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