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GIS派系大解密(轉)

其實咱所GIS和國外基本沒啥交往,除了開會之外,也就劉宇老師在留洋了,其它的似乎都是土生土長派,是以寫這個東西是趁着我有機會搞到相關資訊,寫出來給大家看罷了。

将來師弟師妹師兄師姐出過也好有個參照。最不濟看文獻的時候也能明白什麼人的值得看,什麼人的是胡吹。順便8gua我就适當扯一點,這個還要等aprilxue師姐的GIS heroes in my heart:)

另,我主要寫GI science,應用的除了那幾個海外華人我一概不清楚,也懶得搞清楚。之前有人寫過介紹應用的大體文,固然很假,不過應用這個東西也不講究派系出身。嗯,閑話少說,開始寫了

引子:曾經的GIS牛校

英國有一所Keele unversity,曾經GIS非常非常牛。怎麼個牛法呢?當年Peter fisher和Mike worboys都是那裡的老師。其實英國的GIS還是很有功底的,比如Goodchild就是當年cambridge高材生,幾乎年年拿獎學金的大牛。(和我們班某人還真是像阿)。總之就是一個keele univ學校,十年之前想必還是很輝煌的。我由于讀一篇worboys的文獻(似乎是空間推理的數學和計算機基礎)得以瞻仰到此牛校的一點風貌。要想 fisher算是做應用的不二大牛了吧,worboys是兼任數學系和計算機系教授的大牛,這兩人合在一起,那麼肯定是全面發展喽。但是不曉得出了什麼事情,00年後就沒有見過這所學校的文章了。後來fisher去了city university, worboys去了maine,就此散夥。

為什麼要寫這個學校呢?第一是我覺得好玩,第二是此二人都是GIS界的重頭人物,由他們身上我們可以做一個切入點,引出其它的人物和學校。

另,GIS界雖然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我是指學校的牛人流動),但是總的來說還是很融洽的,大概是因為人少吧。ncgia三校算是老大,其它學校做應用是不被看上眼的,因為這年頭真的搞應用的什麼人都有,但是論派系,還主要在ncgia的人們或者是出來的人們。我下次醞釀一下,争取寫寫ucsb。。。但其實也不是特别了解:( 就當是抛磚,引aprilxue的玉好了,hoho

話說ucsb是傳統的地理牛校,原本地理就很牛了,自從goodchild冒出來之後,在gis界就是當仁不讓的老大哥了。具體的崛起過程我當然不清楚(曆史過于久遠),不過關于目前的情況瞎掰兩句還是可以的。

首先要說的是,ucsb地理系很多很多牛,雖然不見得都是gis的,但在地理學的其他方面他們的确也是有很多牛人的,這也許就是為什麼ucsb的gis偏應用,或者說,更接近傳統意義上的地理學,再或者說,比較軟。

先講講goodchild教授吧。此人最著名的活動大抵是組織編寫了兩版的GIS(我目前在看第二版,苦不堪言),gis一書被譽為gis bible,那麼goodchild當然就是god喽。不過至于他具體的研究,我就知道一個和制圖綜合相關的模型。我們班的某男是他的fans,号稱閱讀了他的很多很多PAPER.某男曾經一往情深的說:“雖然goodchild似乎啥都搞,但其實他的paper還是一脈相承的。至于那個脈是什麼,我不告訴你。”

我了解的goodchild的功績,大抵也和上帝是差不多的。他1992年大手一揮,人們就跑去搞認知了,某年又大手一揮,人們便跑去搞分布式了。很多GIS的經典定義都是他給的。

(其實隻要是搞GIS的,多多少少都給過,隻是我們的沒甚水準罷了)傳說他一年要來中國6次左右,主要是出席會議。目前它的主要工作就是出席會議。(GIS的大會沒了他,就跟咱們國内大會沒陳述彭是一個道理)。基本上他每到一處都會做一個keynote speech,水準很高。

goodchild人品也非常贊,脾氣很好,很有教養,典型的英國紳士。而且平時比較老實,喜歡爬山。年輕的時候在劍橋玩過樂隊,是貝斯手來着。具體的八卦事迹留給xue師姐了,hohoho。如果大家感興趣還可以問我們班的某goodchild fan,他之前在englishtest版有一篇關于goodchild的超搞笑文章。

另一位就是我最近在看文獻的後起之秀dan montello。此人也算是認知領域近幾年很不錯的一個研究者把,paper寫得清晰易懂的,方向也頗正經,結論也不錯,而且對待陶瓷者的态度也很好。據說和咱劉老師關系不錯。我總覺得他的研究路子偏現代心理學那一套,難道是因為我看的他的論文是和心理系的人合寫的緣故?總之是年輕有為的人類阿其他還有若幹人,沒打過交道,論文也沒怎麼看過。總之從gis這本書大體可以看出來其他人也是術業有專攻的牛人們。誰感興趣就去看看gis前面那個email位址和簡要介紹好啦。他們的共性就是地理資本雄厚,是以他們的gis是偏重g的,和某個學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後面再說)

另:關于ucsb再八卦幾句。該校是全美聞名的party school,校風很有個性。學校裡學生騎自行車也是快出了名的。此地風光秀美,物價奇貴,有很多好萊塢明星集聚,但ucsb卻很窮。(拜某肌肉男州長所賜)傳說今年預申就是為了不想發offer,絕對是邪惡的學校。和咱這交情不錯,畢竟劉老師在那裡麼。不過史上似乎沒有收過北大的學生。。。傳說地理系有若幹搞風水的中國人。。。。(寒)嗯,算是老牌名校吧。

水牛校在國内名氣很大,主要是因為中國人多。著名的有一個叫bianling的,還有dr Tang,嗯,他是有内線的,我不便太胡扯,免得被告發。傳說李曉文也是那裡回來的,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由于中國人多,是以每年很多很多GIS的學生都會申請這個學校,也養成了此學校及其惡劣的态度。大抵是每年100多個申GIS的,最後發3,4個offer,而且據舉報有以拒北大學生為傲的惡劣曆史。總之是中國人(老師)混得還算不錯的地方。學生麼,不了解,大抵據說都被用得很苦。

我記得在zixia上看到有人開玩笑說以後當了ncgia的主席,虐死水牛。我這裡勸這個同學一句,你就是将來整水牛,最好還是等david mark不在了再說。。。那麼,我們下面就開始8guaMark

mark喜歡鳥,這是gis很多人都知道的。我曾經試圖用江蘇丹頂鶴吸引該牛人來江蘇開會。(江蘇地傑人靈,goodchild也對南京的紫金山贊不絕口)mark都幹了什麼呢?我前一陣子讀了一篇名叫spatial reasoning 20 years的綜述,作者frank(此人後面會講,8gua極多)深情回憶了他和mark20年的學術交往,以及這20年來空間推理的發展。大抵是說沒有 Mark就沒有空間推理的今天。

Mark在91還是92年的時候做了一個很有名的空間認知的實驗,就是描述一個公園和一條公路的關系。公路變來變去,然後被試分西班牙,中文,英文三種。我深切懷疑當時水牛就很多中國人了,要不然實驗怎麼做的起來啊。。。。該實驗一舉推翻了心理學上某著名論斷,就是說人的認知和他使用的語言關系很大。(或者說,該實驗起碼證明人的空間認知和語言關系不大)mark比較能寫,GIS bible第一版第二版都叫他去寫了,而且我覺得寫很不錯,軟硬适中的。我想這大概也是代表了mark和他們那個學校的一貫風格:既不是特别偏資訊科學,也不是特别偏地理。然而中間路線是有代價的,buffalo這幾年就沒出什麼牛人,以至于gis bible第二版雖然是被稱為美國人寫的書,但水牛就隻有mark一人的稿件被收了,而人家ucsb連某博士都為這本書作了貢獻,是以說,buffalo 這些年,嗯,嗯嗯....不過我很喜歡Mark的寫作風格,樸實無華而且内容不難。相比worboys每篇文章都會讓我抓狂的狀況,Mark那簡直是獨幕喜劇文。另,傳說該人也不是美國人,是英國人?嗯,概括一下,GIS牛人美國人真的不多。

最後講關于水牛城的故事。美國人上國小都會講一個執行個體說地球是圓的,就是說你挖一個特别深的洞,特别特别深,于是就到中國了。水牛城的孩子們冬天去挖洞,挖了特别深,終于看到積雪下面的公路了。。。大概很冷吧。(不過顯然不會有maine冷)還有就是水城的螃蟹蛋糕很好吃(到底什麼是螃蟹蛋糕我根本搞不清),似乎是buffalo那邊開gis大會吸引人的手段之一。上次劉老師去了buffalo那個會,據說報告做得很贊。我們班今年不少申了它的。我希望 buffalo對我們好一點,不然中間有人真的當上ncgia的主席了你就真完了,嘿嘿嘿。

前面掙紮完了兩家之後,終于到了maine了,由于其學校很有個性,老師們也别具風格,是以可以八的内容簡直是滔滔不絕。不過也要謹慎哇,提防會中文的某教授中文太好,發現我在這裡八他。

Maine綜合排名很爛,可是GIS很強,而且都是一幫硬漢。(還有兩個pp到爆的美女)

gis界的說法是,硬漢用fortran,軟蛋用pascal。(原文叫吃蛋餅的)我正在學用

haskell,嗯,我連果凍都不如。Maine人民雖然不見得都用fortran吧,但大家基本都是計算機數學出來的,那一個個都牛的,寫出來論文能把人看傻了

當年GIS bible第一版,Maine的兄弟們牛啊,那計算機相關的寫的,那叫一個有水準。後來第二版goodchild深情地總結:“第一版我們有一幫技術派,醉心AI的,。。。。但事實證明。。。。。”說的大概就是第一版的maine那一幫人,也就是maine的開山鼻祖frank。。。

frank屬于那種典型的過着彪悍的人生的人。xue師姐已經花了兩個篇幅的内容來八卦他,我就不繼續貢獻了,因為他會中文。反正當年frank一個人跑到maine,收拾了一個系,招了幾個研究所學生。後來maine發達了,他的研究所學生也着實出了個别牛人(如egenhofer)然後他在美國呆膩了,跑去 vienna享受美酒佳文化哲學去了。

此人在認知上,空間資料庫上均有貢獻,還有經典的spatial-temporal gis,就是現今稱gis ontology的熱門前沿。說起ontology,有一個8gua:

張雪虎老師給我們開的數字地球與複雜系統導論(絕好的課),有一部分講述ontology。

張老師就在課上無可避免的講了frank的gis ontology理論(tier 0,1,2,3那個)然後由于張老師本人對tier0比較有不同的想法,就推測frank是一個唯心主義者。後來frank聽說了這件事,當時哈哈大笑半天停不下來,把來他房間找他的人吓到了(當時他在法國開會)我希望此事張老師不要知道,不然他會很郁悶的。。。。

但是gis ontology是很有意思的。如果你有一定的哲學功底,會發現frank的這個理論怎麼和波普爾的那個很像哇(hoho,這是我發現的),然後tier 0又有一點點像康德。在gis ontology這本書的前言中,frank說他20歲之前醉心哲學,書架上全都是哲學家的書,近現代的一堆,如維特根斯坦等。後來雖然搞了計算機,但是仍然對哲學念念不忘,終于現在有機會在ontology一展自己的哲學功底。如果你有機會看gis ontology這本書,一定要在開頭堅持下來,不要被那些很玄的東西搞暈掉(包括德國哲學家的德文名言,後來經人提意見加了英文解釋),然後就會越看越有意思啦!我私以為,ontology是gis最有意思的一塊。但其實ontology也是很實用的,和資料庫密切相關的。

frank帶學生也很有意思,他講究一個兩情相悅。就是說他帶博士生一定要那個博士生和他處得特别合得來。是以大家不難了解maine為啥招生會要求有一個自我介紹的dv了,增進了解麼!(那也很可能造就了maine現在俊男美女比例相對較高的現象)他還特别給GIS的學生們寫過一個教大家如何和教授陶瓷的東西,就在他們系首頁上,有興趣的去看吧。(非常好用啊)不過他不好套,因為他的郵箱特别容易産垃圾郵件,同志們好運。

。。

frank可能是搞gis這些人裡過的最滋潤的一個,每年全世界轉着玩,平時縮在風光美麗的吓死人的鄉下家裡。而且他很好客,傳說04年方老爺子和邬教授他們去維也納開會,frank還請他們去鄉下的家裡喝了很好的葡萄酒。後來05開會,方老爺子很大方的bg他們去後海喝酒。他家有兩個很pp的女兒(goodchild家是三個),嗯,師兄們加油。。。劉瑜老師和他頗熟,他也對劉老師印象相當不壞,對xue師姐也是知道的,畢竟師姐當年幫他搬箱子的麼。

回顧了一下,還不算太八(和師姐的比起來)。最後用我們班某男的一句話對他個人作結“我本來覺得當科學家很無聊,過了四十歲就老了,但是我看到frank才知道原來科學家也可以那個樣子。我現在對我四十歲以後的生活有信心了。”

嗯,講完了frank開始講他的派系,講完他的派系講maine的其他故事

frank的老師是蘇黎世工學院的某人,不太出名,也不是搞GIS的。frank自己不知道怎麼着就悟了,想出了一堆生猛的東西。(其實大家想想,蘇黎世工學院多生猛的大學阿,愛因斯坦都複讀了一年才考上,那檔次,啧啧)

frank絕對不是搞學閥的人啊,可是莫名其妙的就有了派系這個東西。我以為(從科學史研究者的角度來說),他們之是以會很好的湊在一起,乃是首先有了語言這個東西。

frank講他們這幫人有名的有:egenhofer,kuhn,Zauber(德文的,我八成拼得不對)大家都是講德語的人民群衆:)這個也好了解,英國人和英國人玩得好,中國人和中國人玩得好,德國人民就隻有自己玩啦。就好比我們班也是江蘇和江蘇比較好是一樣的道理,雖然大家的“江蘇話”千差萬别。(此處需要指出的是,瑞士德語和正常德語是兩種不一樣的東西,雖然都叫德語)

egenhofer,這個人的牛不用我廢話啦,他是劉老師的偶像,那當然也是我的偶像。此人寫文光是看标題就知道有多牛,什麼object- oriented model for GIS啦,那也是技術派的核心人物。frank走了以後maine的江山就交給他了,似乎03年年輕的egenhofer進了教授,目前似乎也做過 ucgia主席的位子啦!egenhofer不光資料庫牛,認知也很牛,他和mark也合寫了不少牛蓋一時的論文。他的論文我很中意,看得懂,不像 worboys的文章每次都給我帶來深深深深的打擊。而且此人行文風格和frank很像。frank說那當然啦,跟我幹了8年哪。呃,我又開始說廢話了,反正他當年博士來到美國,在冰天雪地的maine待了5年,攢出了九交模型這個牛蓋空間資料庫的牛東西,于是至此開始出道,開始不停的發牛文。他早期的著作(80後到90初)都是跟導師一起寫的(他導師是frank,可見frank帶學生帶的很high),後來和mark一起寫過一些認知的東西。目前似乎也多少寫過一些ontology的東西。總之此人計算機極牛,寫gis bible都是寫人機互動阿,空間資料庫啊這些最硬的東西,繼承了maine的硬漢風格。egenhofer目前也是小會霸一個,去年在德國開的那個 GIS的著名年會gi science他也是主持人。看起來胖胖的很可愛。

kuhn和raubal也是做人機互動和GIS軟體相關的大牛。這個所謂的派系其實我估計也沒啥活動,開會的時候一起喝酒聊天罷了。(肯定是拿德文聊喽)其實他們說GIS的這幫人關系都特别好,大家都是認識了很多年的老朋友,是以每次開會都和開同學會似的,開玩笑的,一起玩的。平時大家似乎也到處亂串門,畢竟一起寫了兩本書(gis bible1,2)那當然處的好啊。我覺得GIS最讓人羨慕的就是這個大家庭的氣氛:)

我大一對GIS毫無興趣,大三在圖書館一本叫做空間資料庫的書中讀到了九交模型,頓時意識到原來GIS是這麼牛的東西,進而産生了興趣。是以感謝 egenhofer的牛文,他向我們展示了GIS的美。是以在選校的時候,雖然大家都覺得maine很bt,我還是義無反顧地報了,而且還是打電話給小米聊天交錢。不過egenhofer太忙啦,是以也沒時間管我們這些申請人吧:P(其實不管是對的,不然會死得很慘,我對不起maine純樸的招生委員會哇。。。我的計算機是個渣哇。。。)

下次接着寫maine,嗯,worboys大神為主,hoho

今天我們來8worboys

有句有趣的話叫GIS有兩個Mike兩個Frank。兩個Mike就是goodchild和worboys(怎麼那麼多frank???)反正此人能被這樣提,也不是等閑之輩。在GIS諸牛中,我最最最崇拜的就是他,因為他的數學計算機功底實在是好到不行(他在maine的計算機系兼教授來着)人家一篇論文能讓我看上四遍還是不太懂,非要拿筆在紙上劃拉才能有所領悟。我常常在想,大家都是人,為什麼有的人腦袋就那麼好使,為什麼我的數學計算機就是個渣,為什麼我就什麼也不懂。。。。反正一想到worboys我就悲從中來,覺得自卑。。。。嘛,不說傷心事了。。。

worboys早先也是在英國keele Univ,到了21世紀才去了Maine,從此就成了那邊的人。他似乎很喜歡maine,首頁的照片上就是他很開心的在澆水,可是因為背景冰天雪地,是以我們都覺得他在澆冰,奇寒無比。worboys成名似乎是他于數學計算機基礎上為GI science所确定的一系列操作準則。我覺得這玩藝很有意義。因為早些年的地理為什麼不行(比如,哈佛大學當年的地理系解散),就是一方面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整天鬥,另一方面缺少嚴謹的量化的或者說合乎理科研究習慣的研究方法。(參見《地理學的性質》一書,商務印書館)而worboys恰恰在這方面做了很多東西。雖然我不是說那種傳統的描述性的研究地理學的方法就是不好的,可是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勢必跟不上時代的潮流,是以說某種意義上GIS的出現也是為地理學界帶來了一股新風。

目前GIS發展了這麼多年,早就已經不是那個大家寫軟體的時代了;在地理學的各個領域GIS應用也都做得很多。是以看起來,或許應該是GIscience 自己的時代了。而worboys的工作就是最基礎的。然而由于我一直對他的工作是敬仰且一知半解(其實别的知道得也不多,汗)是以我覺得學術上沒啥好說的,也不是一句兩句能說完的,總之大家沒事幹去看他的論文,絕對可以克服心浮氣躁的毛病,也絕對會讓你對GIS有新的認識。至于GIS bible收的他那一部分,嗯,太科普了,完全沒有worboys風,嘿嘿

worboys目前熱衷GIS ontology(說實話,這年頭是個牛,似乎都挺喜歡ontology的),不過我看的那方面文獻大多不是他寫的。話要怎麼說,按照張毅老師的理論,GIS是資料庫的兒子,資料庫是計算機的兒子,(後面開始是我說的)計算機是數學的兒子,數學是哲學的兒子。。。。不管怎麼說咱們以後直接講GIS是GIS ontology的兒子就成了,是以worboys那是在給咱們GIS掙輩分哇。黃師兄ontology看的文獻肯定比我多,有空了掰一掰吧。

下面開始純粹的八卦。。。話說往年maine管招生的都是超級pp的希臘美女jj,可是去年美女jj生小孩了,是以大任就落到了worboys老師身上。你說這個人是多麼的厚道阿,這麼忙了還要抽出時間來搞這個東西!簡直是感動的人掉眼淚。。。而且他還曾經在我沒有套他的情況下寫信鼓勵我的申請,真是感動到不行啊!!!!!!!worboys老師的人品閃閃發光,為我們這些申請者照亮了崎岖的道路啊!!!!!!在某些學校群發的虛情假意的信件中,能夠看到那樣的一封信,我的心啊,恨不得融化全maine的雪啊。。。不好意思,事關dream school,容我燃燒一下。。。

maine這個學校呢,處在天寒地凍的美國東北角,盛産好吃的海鮮和滑雪場,風光秀麗,植被覆寫優良,空氣指數優,居住适宜度也很好。可是有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我發現的,就是似乎從來沒聽到過那邊的人抱怨那裡冷。(buffalo還有人罵)此學校中國人似乎是絕迹型的(就這個系啊),對比美國其他學校情況,頗有特色。大概是黃種人不耐凍吧。

用我姑的話說一年四季都在下雪,簡直是絕頂的好地方。對于滑雪愛好者似乎是那樣的吧,我讨厭穿得像個南瓜!謠傳冬天的時候雪下得太大了會把校園埋起來,是以寒假會放非常之久(這也是該學校最吸引我的一點)冬天大家都窩在屋子裡,想必學習效率也比較高。此處再插入八卦一則,似乎東方人看書理想環境是有竹子,涼快的初夏或早上(是不是還有紅袖添香這個說法?)然而西方人覺得漫漫冬日在火爐邊看書才是最舒服的。按照此理論,maine的人比ucsb的人看書多,因為ucsb沒有冬天:)

到此為止,主要的學校主要的人我都已經寫完了,可能以後會再瞎寫點别的(目前先保密)回顧了一下,寫的夠扯的,瀑布汗。除了maine這一支寫出了派系的感覺其他的都隻是零碎的八卦:(而且完全無視作應用的諸達人們,沒辦法,能力有限啊能力有限。而且還有很多爆料懶得爆了,免得顯得太八起不到鼓勵大家學GIS的作用(可是,我深切懷疑看了這些雞零狗碎的八卦大家會帶着八卦的心态去看文獻,那樣罪過就更大了,好在并不是所有人的文章都看得出來八卦,嘿嘿)希望我實驗室的師兄師姐們,你們也來貢獻哇,如薛師姐的GIS heroes系列什麼的。

最後一個問題,可能大家會問我既然你寫GIS派系大解密,那你算哪個派系的呢?嗯嗯,我老闆是劉老師,是以勉勉強強厚臉皮算是ucsb派的,不過受到了 maine派老師們的諸多照顧,是以。。。但是從我很爛的計算機上來說,我又哪一派的都不夠格。。。希望5年,10年以後,我能夠真正成為GIS大家庭的一員:)

看了luzhe的經典文,我意識到自己還有很多的不足哇!是以此次的8gua,準備說一點應用的東西。不過在那之前,我還是先要八一下ucsb我也覺得希臘人的GIS很強。據我們語言老師說,希臘那地方地理一向非常強。希臘的人口很少很少,可是全世界海運的三分之一都是他們經營的。是以經常看見希臘的大街上散步的普通老頭,很可能就是億萬富翁。。。在這樣的條件下地理是沒道理不好的,是以也湧現出了很多年輕一代,像我們現在一樣去留學的。希望将來回國建設希臘啊!當然人家出去的比我們早,是以那會的人們現在都已經很有成就了。

據goodchild說系裡有三個希臘人,然後這三個人湊在一起就開始講母語(據說希臘語是西方人民公認的難度和中文有一拼的恐怖語言,形容聽不懂别人在說什麼一般都會問are you speaking chinese or greek),goodchild在旁邊聽起來就是blabla GIS blabla GIS,及其郁悶。嗯,希臘語是美好的語言,推薦喜歡地理的人學:)起碼将來跟了希臘老闆可以用母語交流多有趣啊!還可以去希臘旅遊。。。

hoho順便教大家說希臘語的早安,是卡裡買啦,重音倒數第二個音節:)

嗯,講應用。。。。講到應用麼,其實有那麼多已經開始幹活的師兄師姐,還有專搞地理學的諸位大牛小牛,要讓我講GIS應用有些啥,那實在是開不了口,是以就扯一個比較玄乎的應用,就是研究火星時用的GIS的相關技術,嘿嘿

這個玩意,是TU Vienna的一些人們在做。基本上就是利用雷射打出來的火星高程資料作dtm(那高程資料叫MOLA)然後三維可視化一下,再在此基礎上做個灌水灌岩漿的模拟,順便還可以搞個視域分析,流域劃分等等。大凡是咱地球上拿dtm人家也都能幹。隻不過由于火星的資料特别全,是以全球要做那裡都可以,隻是分辨率比較低下(400m左右)我當年開華人地理大會的時候也問過一個蘭州大學搞黃土地貌dtm的老師,他們資料都是地形圖等高線手工錄入生成的dtm,地形圖精确度大概是50m,加上錄入誤差其實也不見得就能好到哪裡去,隻不過人家實地考察友善的多。。。。大概也就是說火星的研究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起步,起碼地貌上大家還都是很high的。。。

TU Vienna就是維也納技術大學,相當于奧地利的清華,也是出了一堆牛人,比如我最喜歡的指揮家卡拉揚就是此處出來的。據說奧地利是世界上按照比例來算出諾貝爾獎最多的國家,其實主要是文科,醫學什麼的,近現代都被德國蓋過啦,然而哲學還是很牛,很牛很牛,維也納圓桌派的大名想必喜好哲學的文學青年也都聽說過

TU Vienna原本有制圖學與GIS系,以及遙感系,後來03年的時候,一舉合了,誕生了

Geo Info系。其實本來倆系就是一個樓裡的,拖到這麼久才合倒是事出意外。話說遙感系有一個叫做Dorninger的人,原本是跟着德國某實驗室做火星遙感的,後來開始搞這個3D的東西,搞得也是很不錯的。真的要說火星研究作GIS相關的似乎就這一家啦。此學校隻收有碩士學位的念Phd,而且offer多多,隻不過對語言要求比較高。德語不會講無所謂,但是英語一定要好,至于好到什麼程度我就不太清楚啦。。。

話說新年前後蒙dorninger給我寄了火星材料,感激不盡阿。隻是為啥連德語的

paper都有?我是不會德語的廢人一個,sigh。。。對腐敗的生活,文藝的生活有興趣的師兄師姐們可以申請試試看:)對了這個學校也會辦summer school,GIS的,想必絕對是玩樂的天堂,有米的人可以試試看:)好像是哪個音樂家說過,在維也納所有人都會變得很懶散,嘿嘿。現在不知道還是不是了,起碼TU Vienna的人們還是很勤快的:)

上一個寫的歪門邪道的應用,怎麼看都不入流,是以我決定這一次寫點好東西,推薦大家兩本書看看(似乎有點離題,不過說到底書才是做學問的根本啊,當然,也是一些8gua賴以生存的土壤。。。。本來是寫派系的,寫着寫着就成了8gua,55555。。。。。)

首先當然就是GIS Bible系列啦。其實國外GIS的書寫的也都很那個,除了那麼幾本,其他的都是一些不怎麼搞這些東西的人寫的。圖書館那幾本外文的GIS書大緻都是介紹性的。

所謂介紹,說不太好聽了就是把别人家的觀點一一拿出來給大家看,自己的觀點則是若隐若現的。比如有一本spatial database,那倆作者盡管寫了很多GIS的東西,可是這倆人根本就不是GIS圈子裡的人。這就好比搞計算機的人出的介紹GIS的書,想必大家也都見過。若再加之本人幾乎不搞此方面研究,那這本書實在是沒啥意思。

是以在此情況下,GIS bible才顯得彌足珍貴。1991年的時候,人們聯合起來寫出了第一版,用現在的眼光來看,肯定是顯得非常土的,不過其中确實有一些paper即使現在讀起來也是非常有趣的,甚至我覺得比GIS bible第二版毫不遜色。很多時候很多東西或許很早就提出來了,可是這麼些年來仍然是研究的熱點(如GIS的人機互動等等,還有基于對象的空間資料庫)也有些東西别人早就已經想過了,看了别人早期的paper才知道。。。

種種原因,令我覺得GIS bible 1的确是一本不錯的,也是值得推薦大家讀的書。隻是此書無中譯本,咱圖書館也沒有原本,我也隻看過個别章節。希望大家将來有機會看了一定不要輕視它。

然後2002年的GIS bible第二版,用編者的話就是想做成和1不一樣的書,而不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充或改進(也就是說,雖然bible名字都一樣,但實際上完全可以看作舊約新約似的兩本,在内容上甚至并不見得一定要連貫)GIS bible的第二版應用寫的頗多,可見這麼些年來GIS發展喜人。而且賣得非常好,就我所見基本是搞GIS的辦公室都會有一套中譯本。我則是自從圖書館出現了這本書,每逢寫論文必然要從中摘抄經典套話若幹(或者叫引用,hoho)。這本書的确說的非常有“一覽衆山小”的感覺,非常适合做論文開頭的那幾句沒什麼意思但又必不可少的排場話。不過當然,這個書寫的還是很不錯的,絕對不隻是排場話的水準,隻是因為bible這種東西,難免翻譯過來會顯得過分排場。。。

但是這個中譯本的某些翻譯,實在是有點讓人暈,尤其是理論部分的,比如Mark寫的那一章,還有前面概述性質的。其實概述性質的文很多時候反而是非常好的文,可是有些地方恐怕譯者不太了解(畢竟不從事相關研究)可能譯的就難免也比較暈了。結果就是每個詞都認識,意思是什麼也知道,可是放在一起就完全不知所雲。建議大家如果有興趣,千萬不要被翻譯打擊到,找原文去看吧,你會發現其實非常的易懂(比起中文)然後就是哀歎一下好的GIS書的翻譯和計算機比還是太少,但是這種事情也是有苦難言,詳見luzhe的某blog文章。。。。不過其實對于我這種懶人,有的中譯本看實在已經是很省力的事情了

然後推Andrew Frank的GIS ontology。

大家都知道ontology這些年熱阿,火啊,(似乎此熱潮尚未燒到國内)于是GIS的人們也不甘落後,于是就有了這麼一本書。frank哲學很牛,号稱他可以惟妙惟肖的模仿海德格爾的寫作風格(大概是指德文,然而已經讓人非常汗了),然後加上人家又有著名的GIS ontology tiers theory擺在這裡,這本書寫的也算是衆望所歸。目前仍然在寫草稿修改的第五版,出版日期還很遠。frank出書很慢,一本gis geometry改了14版還沒有出,是以估計等我phd念完,才有可能一睹gis ontology的實體書。好歹這書我有電子版,看得頗happy。而且我也散發出去不少,哪位感興趣了可以找我要。

看此書關鍵是要把開頭熬過去,由于這本書是按照tier的順序安排章節,開頭未免比較偏心理和哲學,是以很容易把人一棒子打暈,或者引起某些痛苦的回憶。(比如我當時看的時候就想到了當年閑得沒事看康德的純理性批判的慘痛回憶)隻要熬過去,後面就是光閃閃的GIS内容了,讨論的東西也會用某計算機語言加以确切的定義。總之如果這本書可以念完,起碼ontology已經沒有你看不明白的paper了,而且時空GIS也會了然于心,當然對于搞空間資料庫相關的更是收益菲淺。我看了,可是沒怎麼看懂。可是又覺得自己似乎明白了些什麼,希望不是自我安慰造成的假象。。。。。另,此書寫得頗為有趣,有很多有趣的例子,畢竟寫書比寫論文要自由得多。但恐怕有一點那就是很多好玩的地方如果不是西方人的話可能不會覺得那麼好笑,而且這個書顯然不是介紹性質的,是以比較深。建議要是大學生的孩子們先看GIS bible打基礎吧。(我們班的GIS程式設計第一大牛拿到這本書,看了幾頁不看了,我則是完全渾渾噩噩的看完了第一遍)

而且劉老師說得好,ontology這玩意需要有一定基礎才能搞,不然就會被搞暈,是以我現在在這裡推這本書,恍惚有種武俠小說裡天龍八部西夏公主招驸馬,牆上畫了很多不可以随便練的高深武功的情節。。。

值此申請之際,面對其他專業洶湧的offer雨,GIS未免顯得勢單力孤。不如在這荒蕪的日子裡靜下心來多看幾本好書,等待offer砸到自己。

寫個追憶篇。。。

我大學之是以會報考GIS專業,說白了是因為我爸受到U Texas某副校長的鼓動,認為GIS很不錯結果就填了志願,結果沒想到也就真的這麼念了。說實話大一的時候我真的不太喜歡這個專業,那時候對生态特别感興趣,還嘗試着轉專業未果。現在想想這也可能是命運啊。。。。到了大二已經認命了,大三由于一本spatial database對GIS産生了興趣,egenhofer也成為了我第一個學術偶像

後來讀的東西也一點一點多起來,也見過了一些人,我的興趣也越發的加深了。我覺得GIS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它是一個小專業,是以搞得人不多,而且這個小圈子裡有很多非常好的人,大家彼此之間關系也都很好,給人以非常溫馨的感覺。雖然或許其他小專業也是一樣的,可是我們有我們引以為豪的GIS Bible,那不僅是學術上極其有價值,也是全體GIS人的共同勞動的結晶。我想這麼融洽的氛圍,以及這種全世界學者一起寫書的舉動,恐怕的确是很罕有的。

所謂派系這個東西,早期美國地理學的人們曾經大受其苦,派系之間的鬥争也導緻了一些很不愉快的結果,而GIS的這些所謂的派系,或者稱之為school,則很大程度上是大家由于愛好或者感興趣方向而自然生成的,界限非常模糊。他們曾經笑稱每次開會都像是同學聚會,因為大家都是認識了10年以上的朋友。學術上的争論是存在的,但吵完了再一起喝酒,這是最常見的結果。

不過令我感觸最深的還是GIS界“德高望重”的前輩們。當然我這麼說他們要不高興,因為德高望重這詞很顯老。他們不僅對于自己的專業仍然兢兢業業,而且對于後輩也樂于指導。

還記得Goodchild先生在有急事的情況下還是耐心聽取了某個學生的自我介紹,并收下了厚厚的材料的情形;也記得frank先生在goodchild 和劉老師讨論學術問題時耐心的向旁邊的我作解釋;以及worboys先生親自着手招生的事情。他們也許是院士,知名學者乃至泰鬥,然而在學生面前,他們隻是老師。

差不多該說的話也都說完了,前兩天拿到了我人生第一個offer,我想或許我和GIS還是有緣的吧,今後希望自己也能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

http://geosoft.pku.edu.cn/blogs/ ... 06/01/21/25593.aspx

Luzhe 同學的文章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沒有寫Blog了,這次想寫點GIS的問題。上一個Blog寫了時空錯覺,實際上在GIS研究中也是有意義的,因為每個人對于一個新的環境的認知都是基于自己的背景知識的,是以我們在提供地理資訊服務的時候,可以考慮其特點,進行定制,而不是現在這樣,比如Google,如果查詢一個區域,為每個人都傳回一樣的結果。這也是一個很有趣的研究課題。

這幾天看到了naoko寫的GIS八卦,寫得不錯,使我看到了年輕人對于GIS的熱情(世界是你們的了,呵呵)做一些批注,呵呵:

1、Goodchild的研究實際上應該是三個主要貢獻,1、地理資訊科學地提出,2、場和要素模型的提出,3、從地統計學的角度研究空間不确定性。因為他是實體背景,是以其模型很清晰、簡潔,是我喜歡的路子。自己曾經寫了一篇文章,準備興沖沖的拿給他老人家看,後來查閱文獻,發現他在92年的一篇文章早就提出了類似的觀點,令人汗顔,當然後來做了一些加工發展,倒是他也比較認可,呵呵。

2、UCSB的GIS(或者相關)牛人還有W. Tobler(第一定律的提出者,Clarke的偶像)、R. Golledge(地理認知研究的領袖,擅長飛镖運動)、K. Clarke(目前的系主任)、H. Couclelis(三個希臘人之一,劍橋畢業,女,實際上GIS中有多位女性做

的很好,它們還都在做理論,使我改變了一些偏見,如M.P. Kwan,K.K. Kemp,M.Yuan,D.J. Puequet等,希望naoko将來加入此列,呵呵)、還有P. Kyriakidis(三個希臘人之二,地統計學,Goodchild很賞識他,希臘人在地理資訊科學方面還有有些牛人的,如D. Papadias(Maine畢業,目前在香港)S. Skiadopoulos等——希臘人的名字很有特點——都是“斯” 字輩的——韓喬生語)。

3、UCSB有多位北大畢業的學生,當然包括Goodchild的學生,在SFSU教書的X.H. Liu(我的大學同學,呵呵),但是研究風水之說,怕隻是笑談。随着加州政府财政緊張,現在地理系國際學生很少,目前幾位中國學生,均為武測背景。

4、Dr. Tang并非在SUNY Buffalo,而是另外一個學校,Buffalo拒北大學生有些原因,但是我想表現得好的學生,大家都喜歡要。

5、最重要的是,作理論很好,但是美國的GIS主要還是應用,大概理論、軟體、應用的比例在1.5:1.5:7左右,理論并且不太好申請到項目支援,而沒有項目,一切都難。是以千萬不要瞧不上做應用的,自己将來也是要轉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