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科睿唯安公布了ESI從2011年1月1日到2021年10月31日的統計資料。ESI每2個月公布一次,均為上一次資料的基礎上增加2個月的資料,但是每年5月份會去除掉最舊一年的資料。

ESI收錄了12000多種學術期刊上發表的SCIE和SSCI近十年發表的論文和被引資料,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已經被全球普遍認可。ESI名額用來評價一所高校(或機構)的科研水準,甚至通過ESI高被引作者來預測諾貝爾獲獎者。
ESI将全部科學分為22個專業領域,分别是:
工學(3個專業領域): 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 工程科學(Engineering)、材料科學(Materials Sciences)
生命科學(4個專業領域):生物與生化(Biology & Biochemistry)、環境/生态學(Environment/Ecology)、 微生物學(Microbiology)、 分子生物與遺傳學(Molecular Biology & Genetics)
社會科學(2個專業領域):一般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s, General)、 經濟與商學(Economics & Business)
理學(5個專業領域): 化學(Chemistry)、地球科學(Geosciences)、 數學(Mathematics)、 實體學(Physics)、 空間科學(Space Science)
農學(2個專業領域): 農業科學(Agricultural Sciences)、 植物與動物科學(Plant & Animal Science)
醫學(5個專業領域): 臨床醫學(Clinical Medicine)、免疫學(Immunology)、 神經科學與行為(Neuroscience & Behavior)、 藥理學與毒物學(Pharmacology & Toxicology)、 精神病學/心理學(Psychology/Psychiatry)
其他(1個專業領域):多學科(Multidisciplinary)
新增7所,退出0所。新增高校為: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河南科技學院、成都大學、沈陽工業大學、安徽工程大學、沈陽化工大學、大理大學。沈陽工業大學有2個學科入榜,其餘高校均有1個學科入榜。
全國有學科進入全球前1%的362所高校中(北京協和醫學院計入高校,北京協和醫院計入機構,分開計算),中國科學院大學以全球排名第44名居第一,清華大學進步1名以全球排名第60名居第二,北京大學進步2名以全球排名69名位居第三。
排名進步方面,全國高校均表現強勁。全國排名前50名的高校中,暨南大學(17)、深圳大學(14)、鄭州大學(12)、重慶大學(11)、電子科技大學(10)、武漢理工大學(10)進步均超過10名。
全國排名51-100名的高校中,南方科技大學(50)、廣州醫科大學(26)、廣東工業大學(22)、西南交通大學(19)、華南農業大學(19)、溫州醫科大學(16)、揚州大學(16)、進步均超15名。
另外,台州學院(224)、西南财經大學(143)、廣州中醫藥大學(92)、香港中文大學(深圳)(71)、西交利物浦大學(67)、東莞理工學院(65)、湖北醫藥學院(63)、北京工商大學(62)、西安科技大學(61)、西南醫科大學(60)、江西理工大學(60)進步均超過60名,表現強勁。
具體名單詳見表格。
全國高校ESI排名情況
(資料中,中國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不區分兩地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