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貝貝的媽媽偶然發現貝貝脖子正中長了個“疙瘩”,不痛不癢,不紅腫,吞咽時會上下移動,但沒影響進食、呼吸,為了知道這是什麼問題,帶着貝貝來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江西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門診就診,醫生經過仔細檢查、問診,考慮這個“疙瘩”為“甲狀舌管囊腫”。
什麼是甲狀舌管囊腫?
甲狀舌管囊腫是一種先天性疾病,是胚胎早期甲狀舌管未退化或退化不全而遺留形成的囊性腫物,可發生在舌盲孔至胸骨柄上緣的頸部中線上任何部位,以舌骨附近最為常見。常常發生于小兒及青少年。少數因無症狀或增大緩慢,至中老年才發現。
甲狀舌管囊腫的病因是什麼?
正常的甲狀舌管位于舌骨之前,管徑1-2mm,與舌骨前面緊密相連,不能分離。其發生始于胚胎第4周時,第1對咽囊之間、咽腔腹側的内胚層向下方陷入,形成憩室狀結構,即甲狀腺始基,稱甲狀舌管,以後向下面的間質内伸展,在頸正中氣管前,末端向兩側膨大,形成甲狀腺左右兩個側葉;胚胎第6周時,甲狀舌管自行退化,僅在其起始點處留下一淺凹,即舌盲孔。如果由于某原因,第10周後甲狀舌管沒有退化或者退化不全,殘存的管狀結構部分因上皮分泌物聚積,可在頸前正中舌根至甲狀腺的行程内形成甲狀舌管囊腫,囊腫可通過未退化的甲狀舌管與舌盲孔相通。
甲狀舌管囊腫有哪些表現?
甲狀舌管囊腫主要表現為頸部正中出現圓形包塊,觸之有彈性,可随吞咽或伸縮舌而上下移動。可出現感染,表現為腫塊增大、紅腫疼痛,甚至膿腫形成。囊内分泌物潴留或并發感染時,可破潰後可形成瘘管。
如果不及時治療,囊腫随着時間推移會慢慢長大,在頸部形成隆起。如位于舌盲孔附近時,生長到一定程度時,還會影響吞咽、呼吸及語言功能。甲狀舌管囊腫還存在一定的癌變幾率。
甲狀舌管囊腫感染
甲狀舌管囊瘘
甲狀舌管囊腫分型?
1.根據術中所見瘘管走行及與舌骨關系分型(如下圖):
2.根據術中美蘭染色範圍,及術中、術後的病理切片分析,可将甲狀舌管囊腫分為5類:
Ⅰ型:舌骨下囊腫或網狀瘘管分枝,舌骨上單個瘘管;
Ⅱ型:舌骨上、下均有囊腫或網狀瘘管分枝;
Ⅲ型:舌骨上囊腫或網狀瘘管分枝,舌骨下單個瘘管;
Ⅳ型:舌骨下囊腫或網狀瘘管分枝,舌骨上瘘管閉合;
Ⅴ型:舌骨上囊腫或網狀瘘管分枝舌骨下瘘管閉鎖。
吃藥會好嗎?該怎麼治療?
吃藥不能徹底治愈。甲狀舌管囊腫在确診後,應争取在感染發生前手術切除,以預防發生感染、瘘管或癌變。伴發感染的患者,應在感染控制後擇期手術。完整切除囊腫及瘘管是根治甲狀舌管囊腫的主要治療方法。
甲狀舌管囊腫為發育缺陷所緻,目前無特異而有效的預防方法。要做好自我檢查和定期體檢,進而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已經發生甲狀舌管囊腫的患者,日常生活中要盡量避免對咽部刺激,感覺不适應盡早就診。(熊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