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英宗發動政變時的人數并不多,于謙手握兵權為何卻不予以阻止?

作者:樓哥看曆史

#曆史開講#

前言: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清晨,正在禦榻之上靜養的景泰帝朱祁钰,突然被前朝傳來的鐘鼓聲驚醒。皇帝大驚失色,向身邊的太監問出了一句直擊人心的話:是于謙造反了嗎?

景帝聞鐘鼓聲,大驚,問左右曰: “于謙耶?”既知為上皇,連聲曰: “好,好。”—《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五·南宮複辟》
明英宗發動政變時的人數并不多,于謙手握兵權為何卻不予以阻止?

景泰帝朱祁钰劇照

這裡我們要略作解釋,為什麼朱祁钰聽到鐘鼓聲就知道外廷有變。按照明朝的制度,隻有登基儀式以及冬至、元旦和萬壽聖節的大朝會,才會鳴鐘撞鼓,主要是督促百官入朝就班。今日并非三大節卻忽然響起鐘鼓聲,那就隻有一個可能:有人篡位。而這個人,在景泰帝的心中,就是當年挽救了大明王朝的于謙。

而當得知篡位之人是太上皇帝朱祁鎮之後,朱祁钰反而放下了心事,大明朝還是朱家的天下。那麼問題來了,于謙既是兵部尚書,又掌管京師十團營,他為什麼眼睜睜地看着太上皇帝發動政變,最終為自己帶來殺身之禍呢?

南宮複辟的基本盤

自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朱祁钰已經連續三天沒有視朝。聯系到十三日南郊祭天之時,皇帝竟然委派武清侯石亨代為行禮來看,朱祁钰的病情不容樂觀。現在擺在文武大臣面前的最大難題隻有一個:萬一皇帝駕崩,誰來繼位?

明英宗發動政變時的人數并不多,于謙手握兵權為何卻不予以阻止?

景泰帝與懷獻太子劇照

這裡要略作解釋,自從三年前懷獻太子朱見濟薨逝之後,儲位便一直空缺至今。由于景泰皇帝别無子嗣,故而在兵部尚書于謙、禮部尚書胡濙、吏部尚書王直等人看來,太上皇帝長子、前太子、現任沂王朱見深是最佳人選。

己卯,帝以疾不能臨朝,免慶成宴。禮部等衙門掌部事、少傅兼太子太師、禮部尚書等官胡濙等具疏問安。且言皇上日親萬機,未建儲副,無由助理,緻勞聖躬。伏乞早選元良為皇太子,以慰宗廟社稷臣民之望。诏曰: “卿等憂宗廟愛君之心,朕已知之。但今失于調理,所請不允。”—《明英宗實錄卷二百七十三·廢帝郕戾王附錄第九十一》

然而朱祁钰心中一直都有顧慮,因為當年廢黜朱見深,正是他自己的主意。這位大侄子日後登基做了皇帝,會給自己什麼樣的評價?朱祁钰不敢想,也不敢賭。而在武清侯石亨看來,隻有扶持太上皇帝朱祁鎮複辟,自己才能以從龍之臣的身份壓倒于謙這些文官。經過幾天的串聯,政變班底最終形成,我們來看看裡面都有哪些人。

武清侯石亨: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北京保衛戰最重要的功臣之一,與景泰重臣于謙不和。

明英宗發動政變時的人數并不多,于謙手握兵權為何卻不予以阻止?

武清侯石亨劇照

前軍右都督張軏:英國公張輔之弟,總管京營。張家因土木堡之變險些中衰,有強烈的複興家族意願。

左副都禦史徐有貞:當年因倡議南遷而遭于謙斥責,為自己長久不能升遷而心懷怨恨。

司設監太監曹吉祥:有征讨麓川、兀良哈及福建鄧茂七之功,卻始終在景泰後宮不受寵。

左都禦史楊善:當年出使瓦剌帶回太上皇帝的第一功臣,卻是以被景泰帝打入冷宮。

靖遠伯王骥:因三征麓川之功,以文臣身份進封靖遠伯,從此與文官集團分道揚镳。當年土木堡之變後朝廷曾經下诏天下宗室勤王,卻一直将一其死死按在湖廣不願意調回。

會昌伯孫繼宗:孫太後兄長,由于景泰帝生母吳太後的緣故,此時的孫家正處于曆史低谷之中。

明英宗發動政變時的人數并不多,于謙手握兵權為何卻不予以阻止?

孫太後劇照

簡單羅列之後,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所謂的奪門班底,都是朝中宮中的邊緣人員,他們渴望用一場功業來實作逆襲。

于謙為何不阻止政變?

對于景泰帝萬一駕崩,将由誰來入繼大統這個問題,朝中其實有三種意見。第一種最具有代表性,認為應該複立沂王為皇太子。第二種以謹身殿大學士王文為首,主張迎立襄世子朱祁镛,然後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繼位。第三種則以石亨等人為首,打算擁立太上皇帝。

理論上來說,太上皇帝複位自然最有利于國家。襄世子是先帝宣宗之侄、太上皇帝和景泰帝的堂弟,血統已經有些疏遠。沂王年僅十一歲,即使登基又能做一個好皇帝嗎?文武群臣堅持己見,于是景泰帝決定十七日上朝之時對此事進行廷議。

未幾,禮部尚書胡濙令一辦事官赴道報曰: “請立東宮事,今本部會閣下及文武大小群臣于十七日待上視朝,合辭懇請,令來報知佥名。”瑄與琎、英不勝忻忭,約曰: “上再不可,吾等皆免冠叩頭,辭職乞還田裡。滿朝若是,上亦心動,事無不可。”—《複辟錄》

這裡略作解釋,上文中的“瑄”,就是這本《複辟錄》的作者楊瑄,時為當朝禦史,他的話顯然是第一手的資料。收到消息的石亨等人坐不住了,因為無論選擇了誰,都和他們沒有關系。

明英宗發動政變時的人數并不多,于謙手握兵權為何卻不予以阻止?

于謙劇照

十六日晚,張軏憑借自己總管京營的身份,以護衛京城安全為借口,抽調了數百名軍士,這也是他能做到的極限。而石亨、王骥、孫繼宗等人更是全家出動,準備拼死一搏。然而此事能瞞得過兵部尚書于謙嗎?其實不要說于謙,就連他的兒子于冕都早已獲悉石亨等人打算作亂的情報:

景皇帝大漸,石亨等謀擁南内,府尹公知其謀,奔扣告變。少保公呵曰: “小子何知國家大事?自有天命,汝第去。”頃之南内出矣,少保公神色不變,徐徐整朝服入,就班行得防被逮。—《西湖遊覽志馀》

上文中的 “景皇帝”自然就是指朱祁钰, “南内”指的是其兄朱祁鎮, “少保公”和“府尹公”分别指代于謙和于冕。那麼問題來了,于謙為什麼不出手鎮壓這次政變呢?誰都知道他是鐵杆的景泰黨,太上皇帝一旦複辟,能有他的好果子吃嗎?總的來說,當時擺在于謙面前有三個難題。

  • 難題一:調兵無方

大明王朝是法治社會,調兵不是你想調,想調就能調。首先由内閣奉命拟旨,然後由司禮監太監批紅,再由禦馬監太監将聖旨和火牌等信物下達兵部,兵部确認無疑再移交五軍都督府。即所謂領兵之人無調兵之權,調兵之人無領兵之權,大家互相掣肘,達到一個互相平衡的局面。

這樣一套繁瑣而複雜的流程,你讓于少保怎麼調兵?當然這不僅僅是于謙的難題,石亨等人對此同樣無計可施。是以他們隻能動用自己的家丁。記得有一本暢銷書曾經對此大為嘲笑了一番,可問題是石大人雖然功勳卓著,可他同樣調不動一兵一卒,不靠家丁拼命,還能怎麼辦?

明英宗發動政變時的人數并不多,于謙手握兵權為何卻不予以阻止?

太上皇帝朱祁鎮劇照

  • 難題二:師出無名

當然我也可以假設于謙威望極高,團營将領收到其手谕之後即刻發兵包圍皇宮,可接下來怎麼做呢?在朝廷的話術之中,太上皇帝是在南宮靜養,既不是軟禁,也不是囚禁。即使是景泰帝,也多次說過太上皇帝為尊,他本人為卑,你于謙憑什麼憑什麼抓人呢?

大兄到京之日,君位之事誠如所言,另再籌畫。兄弟之間,無有不可,何分彼此?但恐降尊就卑,有違天道。—《明英宗實錄卷一百八十三·廢帝郕戾王附錄第一》

換句話說,團營大軍一到,太上皇帝說當今皇帝病危,我奉太後懿旨入宮探病,命石亨等人扈從,你能怎麼辦?你要太後懿旨,朱祁鎮分分鐘就可以給你變出一份來。

  • 難題三:後繼無人

我們再退一步,如果于謙認定太上皇帝就是“圖危宗社”,将其和石亨等人,乃至孫太後一并拿下,接下來又該怎麼辦?皇太後和太上皇帝都是反賊,那麼沂王朱見深,乃至榮王朱見清,以及太上皇帝在南宮所生的幾位皇子,理論上都已經失去了繼位的合法性。

謀逆是重罪,皇太後和太上皇帝都要按律處死,沂王等人就算不賜死,也要被廢為庶人。換句話說,當朝皇帝無嗣,太上皇帝一脈全軍覆沒,先帝宣宗就這兩個兒子,皇位傳給誰呢?于謙自己做忠臣,把先帝子孫全部殺光,然後扶持他的侄子襄世子來繼位嗎?那于謙豈不是成了王莽、董卓和曹操那樣的人物了嗎?

如果襄世子可以靠這種方式入繼大統,其他實力不凡的宗室親王,比如秦王、晉王、楚王、蜀王等等,是不是也可以找個清君側的借口起兵靖難?土木堡之變才過去幾年?大明王朝經得起這樣的折騰嗎?于謙會選擇做這樣的千古罪人嗎?顯然他不會。

明英宗發動政變時的人數并不多,于謙手握兵權為何卻不予以阻止?

于謙劇照

結語:複辟成功的當天,朱祁鎮即下旨将于謙打入大牢。據說這位皇帝曾有過猶豫,表示“于謙實有功”,隻是徐有貞說了一句“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這才下定決心将其處死。說實話,筆者并不相信這段為其洗白的記載。日後除掉石亨、曹吉祥等奪門功臣之時,為何不為于謙平反?既然沒有平反,說明這就是朱祁鎮本人的意思。

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正月二十二日,于謙在崇文門外的刑場之上被處死,史稱“死之日,陰霾四合,天下冤之”。于謙之是以對南宮政變持默許态度,是因為他也想不出更好的解決辦法。如果舍去自己的性命,能夠換來朝局的穩定,于謙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犧牲自己。雖然《石灰吟》的作者有争議,但“要留清白在人間”這句話,真的是完美地诠釋了于少保的性格。他對得起皇帝,對得起江山社稷,對得起黎民百姓。整部《明史》隻給兩個人單獨立傳,一個是王守仁,另一個就是于謙,這是清朝文臣對他的敬仰,一如我們今日對他的敬仰一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