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CCH信道編碼
大部分細節基于36.212 5.2.3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on PUCCH。方框圖中的過程很簡單,如下所示,但是實際過程非常複雜,即a向量(位數組)是如何組成的,以及a向量如何轉換為b向量。

<HARQ ACK/NACK 信道編碼>
這是針對僅攜帶HARQ ACK/NACK資料的PUCCH信道編碼,如PUCCH Format 1a。
詳細内容基于36.212 5.2.3.1 Channel Coding for UCI HARQ-ACK。以下是一些要點:
- a是由0和1組成的位數組
- 1表示HARQ ACK,0表示HARQ NACK
- 在所有單碼字傳輸的TM 1、2、5、6、7中,每個小區的HARQ ACK/NACK映射到a數組中的每一位。
- 在兩個碼字傳輸的TM中,将每個小區的HARQ ACK/NACK映射到a數組中的兩個連續位。
在這種情況下,a()和b()的位數是相同的,這意味着在信道編碼過程中,位數不會改變。
<CSI 信道編碼>
這适用于僅攜帶CSI資料的PUCCH:PUCCH Format 2(不帶ACK/NACK)。在這種情況下,a()的位數取決于它攜帶的CSI資料的類型,但b()的位數始終相同(20位)。這意味着不管輸入的大小(a()的大小),信道編碼過程都會将位長度增加到20位。
<a(0),a(1),…,a(a-1)>由如下所示的幾個表的參數确定。可見,a()的位數根據傳輸模式、天線端口數、列組、CQI類型而變化。
不管a()的大小,b()的大小總是20。根據以下算法從a()生成b():
在這種情況下,B總是20,M(i,n)由下表定義 :
例如,如果您有一個a()={1,1,0,1},它将被編碼為20位輸出,如下紅色突出顯示:
<CSI + HARQ ACK/NACK 信道編碼>
這适用于同時攜帶CSI資料和ACK/NACK資料的PUCCH。
簡單地說,首先為CSI生成b'()數組,然後b'()被複用,為ACK/NACK生成a''( ) 數組。(詳見36.212 5.2.3.4)。
簡而言之,輸入的CSI部分将被編碼為20位,ACK/NACK位長度保持不變。是以産生的位長度變為(20+ACK/NACK位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