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商業軟體選型之困

商業軟體選型之困

以往,商業軟體的選擇是非常簡單粗暴的。但是近些年,如果你為企業做過商業軟體選型,那麼就會明白,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現在,為企業挑選商業軟體是非常困難且繁瑣的。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呢?我們應當如何簡化商業軟體的挑選過程呢?

PART 01

軟體選擇的複雜性

不可否認,為企業挑選商業軟體是一個困難且耗時的過程。下面是當今社會出現這種變化的一些原因:

1、利基解決方案的出現​

在過去的數十年中,我們見證了不同種類利基軟體的爆發式增長。無論企業的需求是什麼,大機率都會存在為此需求專門設計和建構的解決方案。甚至有可能專門為此類特定需求的軟體創造冗長的名稱和縮寫。

例如,你知道CMMS(Computer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計算機維護管理系統)和EAM(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企業資産管理系統)軟體在資産管理領域的差異嗎?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其實是好現象。無論你的業務需求是什麼,都可能有現成的軟體方案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更好的方面是,這些解決方案之間可能存在競争,是以你可以不同的平台之間選擇,因為此類平台都提供相似的功能。但是,這也為軟體的選型決策帶來困擾。

首先,你會為不同的業務需求選擇不同的利基平台嗎?你也可以選擇能夠提供多種功能的綜合性平台。其次,你真的需要軟體平台來處理小問題嗎?還是說這些問題可以自己搞定?

2、海量的選擇​

軟體開發是個利潤豐厚的領域。如果你建立的軟體平台滿足了目标群體的實際需求,就會在經濟層面得到豐厚的回報。這吸引了數百萬企業家和開發者進入這個商業領域。反過來,這又為其他企業家創造了海量的商業機會。

即使你在尋找特定類型的平台,在開始搜尋的時候也會發現有大量的同類産品可供挑選。盡管我們傾向于更多的選擇餘地是個好事情,但這最終會使我們的選擇過程陷入困境,并使我們對最終決定并不十分滿意。

3、蘋果和橙子的比較​

如果有兩個平台以完全迥異的方式實作了相同的目标,我們将如何比較他們呢?如果兩個平台在功能上一緻,但是其中一個的售價低20%,那麼從兩者中選擇價格優惠的平台,是顯而易見的英明決策。然而,如果它們有完全不同的使用體驗、功能和報價标準呢?就如同将蘋果與橙子進行比較,我們無法确認哪個是更好的選擇。

4、官僚機構和委員會的決定

由于根深蒂固的官僚主義會影響委員會做出的決定,是以企業有時會将自己陷入異常困難和煎熬的決策過程。從某種程度來看,這是可以了解的。

為大型企業購買軟體是一個重要的決策過程,是以避免過多的人員參與是很有必要的。當然,這也是一個能夠影響很多部門和人員的決定。是以,這個決定不應當由上司者獨自決策。然而,沒有十全十美的決定。大部分時候,集體決策會耗費更長的時間,且決策仍然會導緻意料之外的結果,這是無法完全避免的。

5、安全性和潛在漏洞​

企業需要評估引入新軟體帶來的安全風險和潛在漏洞,并制定應對措施。購買軟體帶來的這部分風險非常複雜,企業無法忽視它。許多企業現在都有專門的風險評估團隊,他們的唯一工作就是評估與軟體相關的潛在安全風險。

6、合約和法律問題​

簽訂軟體服務合同是讓人非常傷腦筋的事情,尤其是當你将自己限定在一份為期三年的協定中時。盡管許多軟體平台非常樂意使用者選擇訂閱制協定,但是對于重要項目和特殊平台,制定嚴謹有效的合同仍然是非常必要的。進行合同審查,意味着項目流程需要消耗更多的時間。此外,合同的條款将會讓你更加頭疼。

7、未知因素:業務需求​

或許你已經明确了未來幾年内的業務需求。但是,從現在起的十年内,業務需求會發生哪些變化呢?你認為這個平台能夠與你的業務同步成長嗎?你能夠預知自己的業務是否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最終不再需要該平台嗎?

8、未知因素:軟體開發​

當今的軟體産品不斷更新疊代。軟體開發人員根據需要添加和移除功能,并更新UI以改進使用者體驗。你能确定這個軟體朝着正确的方向發展嗎?當然不能,這根本是無法預知的。

PART 02

如何讓軟體選擇變得簡單呢?

如果你十分努力地為企業挑選軟體,可以參考以下步驟來讓這個過程變得輕松一些。

1、從需求評估開始

在為企業采購之前,先進行需求評估是最好的辦法。有太多的企業家和采購人員在需求很模糊的時候就冒險進入市場。他們認為四處逛逛就可以解決問題、識别痛點和聚焦解決方案類型。

然而,這最終可能會使事情複雜化,造成誤會并引入之前未曾考慮到的新需求,這些新需求很可能并非真實需求。相反,在團隊的真實需求中投入精力,并記錄需求,然後尋找能夠滿足這些需求的解決方案,才是最快速有效的辦法。

2、縮小決策範圍

盡可能縮小你的決策範圍。如果你為一個沒有限制條件的特殊需求選擇軟體平台,那麼你将被各種可能性所淹沒。相反,嘗試立即消除一些選項;例如,為自己設定一個嚴格的預算,就可以排除超出預算價格的軟體。你是否隻考慮具備特定功能的軟體平台?

3、優化靈活性和适應性

盡可能優化靈活性和适應性。如果你在僅剩的兩個軟體之間猶豫不決,就選擇靈活性和适應性更強的那個。因為未來充滿不确定性,是以良好的靈活性和适應性能夠最大程度地适應不确定性帶來的變化。

4、盡可能在同類産品中進行挑選

基于區塊鍊的平台并不完全一樣,盡管它們是依托于相同類型的基礎架構設計開發的。是以,不要假定所有給定的利基軟體都擁有同等水準的性能表現,無論它們的頁面和功能是什麼樣的。以公平和直覺的方式對比不同的平台,這通常并不容易,也不太現實。我們需要做的是盡可能在同類産品之間進行比較和挑選。

5、尋找可信的開發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