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昊談《漫長的季節》:外形對演員來說是最不重要的|專訪

由辛爽執導,範偉、秦昊、陳明昊領銜主演的12集生活懸疑劇《漫長的季節》日前在騰訊視訊收官,豆瓣評分飙升到9.5,成為近五年評分最高的國産劇。秦昊飾演的計程車司機龔彪一出場就憑借滿臉坑窪、大腹便便的東北老爺們造型震撼了觀衆。劇集播出到尾聲階段,龔彪完整的人物故事線呈現出來之後,他又成為全劇最為催淚的角色。

秦昊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因為之前塑造過不少“個性”的角色,現在更想演“共性”的東西、演發生在身邊的人和事。是以輕易不會再接懸疑類型劇了,但《漫長的季節》打動他的恰好就是真實的生活感,龔彪就像他身邊的親戚或者朋友。加上作為東北人他對劇中那個年代太熟悉了,也十分想在作品中去展現父輩生活。“更多的不是去演,而是去還原。”

加上之前的《隐秘的角落》,秦昊與辛爽的兩次合作都是非常颠覆的造型。這次演龔彪他不僅增肥20斤,還需要每天花6小時做特效化妝,以至于拍完《漫長的季節》後的一段時間有很多影迷說他胖了特别多,但他自己并不在意。因為美醜、胖瘦可以作為找對象的标準,但不能用來評定一個演員。“演員最終目的是完成角色,隻要這個角色你是相信的、感動的,我的目的就達到。至于别人說秦昊胖、秦昊醜,我一點也不生氣,因為都是為了展現角色”。

秦昊談《漫長的季節》:外形對演員來說是最不重要的|專訪

《漫長的季節》裡,秦昊飾演計程車司機龔彪。

因為生活感和對家鄉的情感接演了《漫長的季節》

《漫長的季節》找到秦昊之前,他對自己的演員職業已經有了新的規劃,他不再輕易接懸疑劇,更想演生活劇。“可能跟我的年齡和成長等各方面都有關系吧,現階段我就特别想演一些很接地氣、很生活化的戲,是以接了《親愛的小孩》。以前我演過太多個性化的角色,我覺得有了一定的積累,演員也要演一些共性的東西,演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人和事,讓人看完會覺得——哦,他就像我的爸爸、像我的舅舅,或者我身邊的同學。我覺得這是演員走到一定程度需要做的功課,我是按照自己的演員規劃在選劇本、選角色。”

實際上,2017年《無證之罪》之後就有很多懸疑劇找來,當時出于不想重複自己的心理,他基本都沒接。甚至《隐秘的角落》本來也不想接,制片人盧靜、辛爽還有選角導演李俊霆跑去橫店跟他“磨”,最後磨成了。“我也很感謝他們,那是很好的合作過程,最後他們所說的内容确實都讓觀衆看到了。”之後找來的懸疑劇更多了,幾乎市面上懸疑劇的劇本都會在他手裡過一遍。《漫長的季節》是盧靜、辛爽和李俊霆又一起去了片場,每天等他收工,跟他聊這部劇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懸疑劇,聊這部劇的生活感。

最終決定演《漫長的季節》除了對辛爽的信任和這部劇本身的生活感之外,還有作為東北人對家鄉的一種情感。“辛爽也是東北人,他跟我聊了自己對東北、對父輩的那種情感,我很感動。我覺得作為東北人,拍這樣一部展現父輩生活的劇是很有意義的事兒。”秦昊家住沈陽鐵西區,《漫長的季節》裡呈現的那個年代,他正在學校上學,劇裡的很多角色都有自己長輩和親戚的影子。演這部劇的很多時候都不用去設想,因為它就活生生地存在于他的生活裡、記憶裡、血液裡。“更多的不是去演,而是去還原。”

秦昊談《漫長的季節》:外形對演員來說是最不重要的|專訪

龔彪在遊戲廳。

二次合作辛爽更默契,龔彪外形靠增肥以及特效妝 

再次與辛爽合作,秦昊感覺大家默契程度加深了。有一場龔彪約黃麗茹看電影趁機表白的戲,辛爽拍之前就決定要向婁烨緻敬,安排這兩人看《春風沉醉的夜晚》。秦昊特意查了一下,這部片子拍攝時間跟劇中時間點對不上,辛爽認為時間點不重要,關鍵是他倆第一次談戀愛得看這片。到電影院實拍的時候,辛爽給了他一張紙,寫的就是這場戲,說是剛寫的,花了40多分鐘。“看完了之後給我樂的,這戲寫得太棒了,連‘的、地、了’都不用改,就是東北人最舒服的那種說話方式。這個戲因為他是東北人,我也是東北人,我們的審美、幽默感很多方向又是一樣的,是以合作出來的東西就很有默契。”

從《隐秘的角落》到《漫長的季節》,秦昊從秃頂的張東升變成了滿臉坑窪的胖龔彪,網友調侃他是不是有把柄掌握在辛爽導演手裡,兩次合作的造型都非常颠覆,還有網友呼籲他趕快減肥,帥回大家熟悉的那個秦昊。秦昊透露,辛爽來找他時就已經設計好了龔彪的造型,倆人探讨的是怎麼讓這個人物可信。“龔彪的外形就是我們身邊很多東北人典型的樣子,糖尿病是我們拍攝過程中加的。當時我定妝之後辛爽也在來回調,調到一個程度他說:‘嗯,這樣太像我老舅了!’拍戲的時候群演裡有個人就跟龔彪長得差不多,連穿着都一樣。是以我們覺得這個形象是對的,是最接近生活、最接地氣的。”

秦昊最開始想的是,要能吃成龔彪那麼胖是最好的,可惜不管怎麼吃,他的體重到了160斤就再也上不去了。最後靠着自身增肥加上特效化妝的幫助,才達成了劇中龔彪的體型和模樣。對于網友的減肥呼籲,他了解那完全是出于對自己的喜愛。因為之前媽媽也勸他減肥,說胖了上鏡不精神。“但我是個演員,上鏡精神不精神,并不是演員的目的,演員的目的是塑造角色。有的角色是不精神的,我幹嘛要搞得那麼精神呢,就不是那個角色了。”不過,他之後接演了一部以1944年為背景的劇,那個年代就沒有很胖的人。他又用了兩個多禮拜減重20斤,重新瘦了回去。

秦昊談《漫長的季節》:外形對演員來說是最不重要的|專訪

秦昊目前正在劇組拍戲,已經瘦回去了。

龔彪樣子變了本性沒變,幾乎每一場都有現挂的戲

劇中,龔彪多次提起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看電影跟黃麗茹表白,他說:“弗洛伊德說過,一個健康的人都能做到兩件事。認真工作,以及夫妻。工作這塊,我基本上已經做到一騎絕塵了。現在就差夫妻了。”黃麗茹去宿舍找他,他正準備和王響一起去抓人,把《夢的解析》當護具挂在胸口;最後兩人關系走到盡頭,黃麗茹羨慕他能一直活在夢裡,他也以一句弗洛伊德來回應:“有啥不好的,那夢,也是對現實的一種映射。”秦昊透露,這是他特意從《夢的解析》裡找的一句話現加進去的,他覺得龔彪提弗洛伊德這事兒不能斷。辛爽又是個特别開放的導演,給演員很大的發揮空間。而秦昊當時在龔彪這個人物狀态裡,說的很多話可能比劇本寫的還要準确。

秦昊談《漫長的季節》:外形對演員來說是最不重要的|專訪

龔彪年輕時的樣子。

《漫長的季節》王響、龔彪、馬德勝的“老年三人組”裡,龔彪是和年輕時相比變化最大的一個。剛到桦鋼的時候,他是穿着白襯衣,文質彬彬的大學生,後來和王響一起追查當年兇案真相,他已經成了一個大腹便便的計程車司機,愛吹牛,不切實際,不打招呼就擅自拿妻子存的錢去買車……但秦昊說,他在表演過程中要找的并不是龔彪的變化,而是把他兩個人生階段連通起來的點。“不能把他分割成兩個人。因為生病,還有歲月的摧殘,他的樣子可以變化多端,但這個人的本性是不能變的。我認為真正懸疑的地方在于,觀衆前面對龔彪是一種感受,看到最後可能完全是另外一種感受。前面看到他所謂的不着調,婚姻裡面不負責任的一面,後面兩個時代的戲全看完,會對他有新的認知。”

很多網友表示特别喜歡看“老年三人組”聊天鬥嘴的戲,既自然又幽默,毫無表演痕迹,仿佛他們就是這麼相熟的老友。秦昊表示,劇本裡這三人的戲已經寫得相當精彩,再加上三個演員裡有兩個沈陽人(秦昊和範偉),兩個是中戲的同班同學(秦昊和陳明昊),大家在生活中也很熟,戲裡自然而然有很多“現挂”。譬如馬德勝和龔彪蹲守套牌車司機,先是因為點燒烤互怼一輪,而後馬德勝扯走一批餐巾紙上廁所,龔彪說:“多大屁股用那麼多張紙啊?”馬德勝回怼:“我耽誤你擦嘴啦?”這一段就是現挂的。秦昊說,實際上每場戲他幾乎都有現挂的部分。“因為你在那個人物情境裡面,又是演的一個這樣的東北人,這種東西都是流淌在血液裡,可以随口而出的。”

秦昊談《漫長的季節》:外形對演員來說是最不重要的|專訪

馬德勝、王響、龔彪(從左至右)“老年三人組”。

【新鮮問答】

“拍續集這種事情我不太想幹”

新京報:龔彪一出場就讓觀衆驚訝,很多人第一眼沒有認出來是秦昊演的。你對所飾角色的美與醜是怎麼看的?

秦昊:可能年輕的時候會覺得想要演得漂漂亮亮或者怎樣,但作為演員慢慢地成長,就知道了外形對演員來說是最不重要的。因為演員本身的胖與瘦、美與醜,并不能夠決定你是不是一個好演員。演員所有的一切,胖瘦、美醜,都是為角色服務的。我覺得大家不用記得我都可以,隻要記得角色就行,大家說我秦昊醜,我一點也不生氣;說我秦昊胖,我也不傷心、不難過,隻要這個角色大家是相信的,是喜歡的,是感動的,我的目的就達到了。美醜、胖瘦可以作為找對象的标準,但不能用來評定一個演員。演員的最終目的就是完成角色,為角色服務。

秦昊談《漫長的季節》:外形對演員來說是最不重要的|專訪

秦昊認為演員所有的一切,都是為角色服務。

新京報:《漫長的季節》之後,後續還是更想演生活劇嗎?

秦昊:通過這部戲我也在學習、探索和成長。我現在不再以懸疑、生活這樣的類型來區分劇,還是以人物來區分。看這個人物是不是鮮活的,是不是接地氣的,是一看就瞎編想象出來的,還是一看就真實的?作為演員來說,我當然是想拍現實主義題材的戲,演紮根于身邊生活的人物。

新京報:你提到演過不少“個性”的人物,想演“共性”的人物,這個想法是什麼時候産生的?

秦昊: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點,可能就是作為演員必經的一個曆程吧。我覺得演員這份事業,在表演上該做的功課都是要做的,隻不過大家的際遇不同,做功課的前後順序不一樣。有些人可能先拍電視劇,演共性的人物,然後去拍電影,演個性的人物。而另一些人,可能先演電影拍個性的人物,慢慢再回來拍共性的。

對演員這份事業我很熱愛,我覺得不能從功利的角度出發當演員。比如不能說我現在拍一部懸疑劇火了,後邊所有的懸疑劇我都接,把錢都賺了,這不是我對于演員這份事業的規劃。我的規劃是,明知道有些戲在當下是不讨巧的,但那是演員必須要做的功課,就應該去演。

新京報:你說的演員要做的功課是指之前沒有嘗試過的角色嗎?

秦昊:對。你要演到自己認為應該達到的高度。或者已經嘗試過的角色類型,又有了新的發展、新的方向,那就再去重新冒險。可能我性格就是這樣的,不願意重複,拍續集這種事情我就不太想幹,因為我覺得無非是又重複演了一遍人物。

這可能源于我對演員這份職業的認知吧。我覺得演員演的不是情節,而是人物。在不同的人物中切換,才是演員需要做的事情。至于情節這些都是編劇的工作,演員的最終目的隻有一個——塑造人物。

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

編輯 佟娜

校對 劉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