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未來5年IT産業及網絡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看一看未來5年的熱點領域,幾乎每一個都和網絡密切相關。可以說,網絡已經成為IT産業的靈魂,網絡前進的腳步帶動了整個IT産業的進步。

  在IT産業裡,惟一不變的就是變化。過去的5年中,IT産業經曆了低潮和複蘇;在未來的5年,IT産業将迎來一個美好的春天。

  計世資訊的報告指出,2005~2009年将是高速成長并且痛苦的5年。在這段時間裡,我們可以看到:

  ● IT和電信融合速度加快;

  ● 3C融合性産品推陳出新;

  ● PC等傳統IT産品增長趨緩;

  ● 軟體服務化,服務多樣化;

  ● 使用者需求更加個性化;

  ● 競争壓力下IT廠商更加集中。

  2005~2009年資訊産業融合的8個熱點領域是:

  ● 數字電視市場開始啟動;

  ● 營運商推動IPTV一争高低;

  ● 企業級VoIP高速增長;

  ● NGN進入規模商用;

  ● 基于3G的行業移動應用;

  ● 智能化、具有通信功能的消費電子産品;

  ● 支援融合應用的伺服器;

  ● 捆綁通信功能、基于Internet的應用軟體。

[align=center][img]http://dl.iteye.com/upload/attachment/172042/1efc9934-c41f-32f5-9c78-0d25fecede73.jpg[/img]

發展預測[/align]

[align=center][img]http://dl.iteye.com/upload/attachment/172044/c4a5a7e0-e9d0-352b-8687-0ab0e74a5355.jpg[/img]

IT投入使用者結構[/align]

在不斷變革前進的洪流中,中國資訊和通信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市場在融合中将迎來黃金的5年。市場總值将從2004年的12956億元人民币增長至2009年的23718億元人民币。

  行業市場依然是中國IT市場的主動力,行業市場占中國IT總支出的80%,消費市場占20%。在行業市場中,商業市場占59%,政府占14%,教育占8%。根據計世資訊的預測,到2009年,中國的IT投入将達到6308億元人民币。其中中小企業占40.2%,大型企業占21.6%,消費使用者占 19.8%,政府占12.7%,教育占5.7%。從2004年到2009年,中小企業的CAGR(複合年增長率)達到21.8%,大型企業的CAGR達到 14.9%。

  看一看未來5年的熱點領域,幾乎每一個都和網絡密切相關。可以說,網絡已經成為IT産業的靈魂,網絡前進的腳步帶動了IT産業的進步。

  循着網絡發展的脈絡,我們已經可以清晰地看到未來網絡的重要趨勢。

  以太網煥發新生機

  作為企業網的标準,以太網已經經曆了30多年的穩健發展,并開始進入城域網和廣域網。據Infonetics的最新報告,2004~2008年全球城域以太網裝置收入将翻一番多,從31億美元增長到76億美元,五年市場總值近260億美元,端口出貨量将翻兩番。據Infonetics的另一份報告,這些裝置的采購正在推動以太網服務市場,2005~2009年以太網服務市場将增長276%,達222億美元。SBC、BellSouth、 Verizon、TWTelecom、英國電信、法國電信、南韓電信、NTT和AT&T等公司都在降低以太網業務價格,這有助于刺激全球各地區對以太網業務的需求。

  報告還提到,2004年全球營運商級以太網交換機和路由器收入達1.83億美元,2008年将增長到26億美元,占城域以太網裝置市場的34%。

  對于以太網未來的發展方向,在網絡世界大會2005暨第四屆以太網世界大會上,城域以太網論壇(MEF)總裁陳子首次在中國宣布了城域網論壇尋找到的答案—Carrier Ethernet(營運以太網服務)。Carrier Ethernet的目标,就是用以太網技術做Internet。

  據推算,全世界營運商服務以太網的收入到2007年将會達190億美元;而就家庭應用來講,到2009年全世界有3億使用者是寬帶使用者,随之将帶來的是每月150億美元的收入,超越企業網範疇。商業價值将使以太網擁有更長久的生命力和創新力量。

  Carrier Ethernet是未來以太網的發展方向,MEF正在制訂營運以太網标準,國内的優秀網絡企業,有機會參與到這一程序中,顯示中國網絡的力量。

  10G以太網實作飛躍

  Dell’Oro集團以太網交換機研究主管Seamus Crehan說:“目前即将發生重大轉變的最新細分市場之一是10G以太網。”在2004年10G網絡市場終于起飛,思科、Extreme、 Foundry、Force10、InfiniCon、Voltaire、Topspin等公司已經開始推廣10G的産品。根據美國市場調查公司CIR的一份新報告,10Gbps端口在接下來的5年中将有巨大的飛躍,CIR預計2005年該市場為5.7億美元,到2009年,10G網絡市場将達到33億美元。

  由于目前10G以太網端口平均價格已不到OC-192路由器端口價格的1/50,因而導緻使用者對SONET/SDH技術的興趣大減。盡管如此,營運商還是在超過10公裡的MAN和WAN傳輸中堅持用SONET/SDH,并且OC-192/STM-64端口将持續平穩地增長,到2009年增長到 4.6億美元。

  千兆端口快速增長

  在Dell’Oro集團發表的報告中,提出了一個向功能更豐富、速度更快的以太網轉變的趨勢。Dell’Oro集團預測以太網交換機市場收入将從2004年的136億美元增長到2009年的178億美元。

  報告指出了一些主要的轉變趨勢,包括中小企業廣泛部署千兆以太網、10G以太網在大企業強勁增長、以太網交換機市場的所有細分市場采用更智能化的交換機等。

  另據IDC報告,未來五年中國交換機市場将保持年均複合增長率11.2%的穩定增長,2009年市場規模有望增長到15.1億美元。千兆端口的增長仍将是未來交換機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

  盡管千兆端口的價格和使用者實際需求或多或少會阻礙百兆向千兆過渡的程序,但随着千兆與百兆端口價格差距進一步縮小,以及10G端口在網絡核心的應用,IDC預測,千兆端口的銷售額将在2006年首次超過百兆端口。

  路由器競争加劇

  今後三年由于企業網向10G核心遷移,10G以太網交換機市場的跨越式增長将帶動全球路由器市場的銷售收入,到2009年将達到100億美元。 IDC中國電信研究部進階分析師相斌斌介紹說, IDC預測在未來五年,随着行業使用者對高速資料傳輸需求的增長,越來越多的行業使用者将采用千兆以上路由器交換機來搭建企業網絡,而在中低端路由器市場,內建多業務産品的出現,将進一步拓展企業使用者的業務領域,刺激使用者需求,為裝置提供商及其合作夥伴帶來新的商機。

  VoIP看上去很美

  IDC預測今年年底将有300萬美國消費者使用VoIP,到2009年這個數字将增加到2800萬。據Infonetics資訊公司發表的一份報告中稱,預計到2009年,北美地區VoIP服務的銷售收入将達到199億美元。

  據In-Stat的報告,亞洲VoIP業務市場繼續強勁增長,總收入有望從2004年的近55億美元增長到2009年的超過100億美元。目前,長途電話(從傳統PSTN終端或全IP本地環路打出經由IP骨幹進入受話方本地網絡)構成亞洲VoIP業務的大部分。

  中國的VoIP市場也正在蓬勃發展着,VoIP市場的巨大發展空間以及良好的盈利前景吸引着衆多的市場競争者,無論是傳統營運商、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還是虛拟營運商和駐地網營運商,都希望在市場的啟動階段涉足VoIP業務營運。

  易觀國際在近期出版的《VoIP專題研究報告2005》中指出,2003年,中國VoIP業務市場處于技術萌芽階段,市場規模較小;2004 年,市場經曆了初步發展,增長率達到了171%;2005年,由于管制政策的階段性調整和限制,市場規模增長出現了小幅回落,但是整體仍然保持了高速的增長;2006年,市場處于積蓄力量的階段,增長率穩步上升;2007年,由于明确政策的出台,會導緻市場爆發性的增長;2008年以後,市場進入進一步調整和穩步發展階段,增長率保持在70%左右;2009年中國VoIP市場規模将達到9950億分鐘。在未來的VoIP業務中,除了單純話音業務外,一些增值業務的份額也将逐漸增加,例如,資料傳真、視訊會議、IP800業務、IP呼叫中心、遠端監控等方面,其中視訊會議将成為VoIP最具代表的優勢展現。

  計世資訊的資料顯示,中國企業級VoIP市場正在高速增長。未來5年企業級VoIP裝置支出複合增長率将達到48%,2009年裝置支出預期為42億元人民币。

  目前中國VoIP業務的規模還不大,還沒有為服務提供商創造出可觀的收益。并且,相關的政策還在考慮制定當中,沒有為業務的發展事先創造一個先決條件。同時,市場的參與者比較雜亂,沒有形成明确的市場競争格局,價值鍊還不成熟,有待進一步完善。使用者的認知度不高,還需要進一步對使用者進行教育和培養。

  盡管對VoIP将進入主流市場已經幾乎沒有懷疑,但VoIP還有大量的問題需要解決,其中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安全。

  網格潛力巨大

  随着網格體系和技術标準的出現,未來幾年網格應用将會更快地湧現出來,據Global Information公司預測,全球在網格領域的花費将從2003年的2.5億美元發展到2008年的49億美元。另據IDC分析,網格計算市場即将踏入飛速增長階段,在高性能計算技術市場與商業企業的互相作用下,到2007年,世界網格計算市場的預期收益将超過120億美元。IDC認為,安全相關問題和公司文化是阻礙網格應用的主要絆腳石。

  中國政府也十分重視網格技術的發展,國家通過863計劃網格專項建立了中國國家網格(China National Grid);教育部設立了中國教育科研網格(ChinaGrid)專項;上海市政府啟動Shanghai Grid計劃,全力支援網格的研究與應用。目前,國内外對于網格的研究主要還是集中在如何建立網格環境,開發網格軟體等方面。對于如何基于網格環境提供針對社會大衆的業務則沒有成熟的研究成果。正是因為這樣的限制,目前已有的試驗網格還隻是局限于科研、大容量計算等專業領域。

  3G長期看好

  2005年,3G在全球已逐漸進入規模發展階段,長期影響3G發展的終端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整個産業在網絡建設和營運中也逐漸探索和積累了經驗,形成了一些成功的盈利模式。盡管如此,3G發展還有不少問題有待解決,還有大量的研發和推進工作要做。

  據IDC預計,到2009年亞太地區(除日本外)的3G使用者數将從2004年的1050萬增長到1.426億。

  根據計世資訊的資料,從2005年到2009年,中國對于3G的直接投資将達到1.1萬億元人民币。到2009年,中國的3G使用者數量将達到1.8億,營運收入達到2500億元人民币。

  一個值得注意的方面是WiMax與3G的競争。從市場層面看,無論就未來發展還是競争關系而言,WiMax與3G必然共存。我們已經看到,政府在規劃3G建設的同時,也已決定到2008年可以在中國開展WiMax的商用,WiMax頻段的配置設定也已在制定中。看起來,至少在中國,WiMax和3G 的啟動步調應該是差不多同步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