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心中最好的國産懸疑劇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可能是像《白夜追兇》這樣以滅門慘案為切入點,有着雙胞胎兄弟晝夜交替互換身份的帶感設定,再加上充滿懸念感的結尾以及遲遲等不來的第二季吊足觀衆胃口。

又或者是像《沉默的真相》這樣在血案背後藏着一個正直檢察官的赤子之心。
用小人物對抗犯罪集團的大尺度劇情,揭露社會陰暗面,達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要麼就是《隐秘的角落》這種乍一看還行,可劇情細思極恐的“潛力股”。
這三部劇,一個8.9分,一個9.0分,一個8.8分,口碑已經是網絡懸疑劇裡的佼佼者了。
但在我看來都不夠,因為眼下國産懸疑劇天花闆出現了!
《漫長的季節》從豆瓣開分9.0分,一路高漲到9.5分,口碑炸不炸裂?
而看完後大結局後眼淚更是始終止不住,後勁兒太大了。
所有内容串聯一起來,劇情居然呈現了一曲關于命運的悲歌,讓全網高喊“封神”,究竟是為什麼?
救贖命運,猛戳淚點,結尾太好哭
《漫長的季節》以一起碎屍案為主線,随着劇情更新基本已經猜出答案。
兇手沈默代替了殷紅的身份繼續活下去,11集時真相就差不多明了。
隻是還有些細節沒交代,比如王陽究竟是不是自殺?
不過,這點内容放到12集似乎不怎麼夠拍,還能講出什麼花樣來嗎?
還真别說,導演辛爽有點東西,結局沒有爛尾,甚至将全劇推向了新的高潮。
17年後沈默找到大爺将其殺害,就連生病的大娘都沒有放過。
她的每一聲質問明明都那麼小聲,卻讓人感到巨大的絕望,那個冷眼旁觀的大娘終究遭到了懲罰。
而王響也從醫院接走沈默,他以死相逼,終于得知兒子是為了救沈默犧牲,不是沖動自殺。
與其說王響想報仇,不如說就想給這麼多年的等待一個交代。
最後選擇救下沈默已經是最好的回答。
看着車裡燃燒的紅色毛衣,想必王響也明白,是時候跟過去告别了。
佝偻的身軀,蒼老的面容,橋上王響的身影讓人淚流滿面。
明明是一個秋天,為什麼好像過了一輩子一樣,不如就這樣離開吧?
一如多年前在鐵路上卧軌自殺時的場景,王響視線逐漸模糊之際再次迎來了救贖。
那是他的養子王北的呼喚,當年撫養長大的兒子再一次救了自己。
有時候命運很奇怪,善良如王陽可能不得善終,善良如王響卻能得到善待,什麼都不過一個“命”字罷了。
正如秦昊對這部劇的評價:“懸疑是外衣,命運是核心。”
龔彪、傅衛軍、沈默、馬德勝,他們都隻是世間的蝼蟻,被命運所玩弄,這種生命的厚重感讓人内心沉重酸澀。
而後畫面一轉,王響與巧雲在一起了,夫妻倆跟兒子王北去北京,路上尿急的王響走進了那片玉米地。
恍惚間他聽到了熟悉的火車聲,一擡頭看到了17年前的自己,正在意氣風發地開着火車。
年邁的王響邁着小碎步一邊追趕一邊高喊,“往前看,别回頭”
有人說結局王響已經死了,他似乎早就倒在了玉米地中。
可這一刻生死其實不重要了,我隻是被這部劇表達的東西所打動,既然遺憾都無法改變,那麼就大膽朝前走吧。
人民網評親自點贊,《漫長的季節》到底高在哪?
無論是演技,還是劇情,《漫長的季節》都沒有辜負觀衆的口碑。
然而這兩個方面其實也是近些年來國産高分懸疑劇的标配。
那麼到底這部劇能力壓一衆優質作品并且口碑達到巅峰是因為什麼呢?
“人民網評”官方賬号不僅發文為《漫長的季節》點贊,更分析了該劇能夠“封神”的原因,言辭犀利,句句都說到觀衆心坎上了。
首先就是視角創新,文章中寫道:“視角創新是觀衆感受最明顯,也是導演辛爽頗為興奮的設計。”
國産懸疑劇裡基本都是以中青年為主視角,可辛爽鏡頭下的故事卻總是讓人眼前一亮的關鍵原因就是視角的變化。
《隐秘的角落》中以三個小孩子的視角展開。
到了《漫長的季節》則變成三個小老頭為主視角。
計程車王響、離婚預備役龔彪以及前刑偵隊長馬德勝。
這三個沒什麼本事的小老頭,智商也高不到哪裡去,追查真相導緻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看點相當豐富。
而且三人從中年到老年,這十多年的變化其實也展現了一代東北人的命運起伏。
辛爽用創新的視角加上彰顯時代意義的人物群像給了觀衆全新的追劇體驗。
其次就是叙事手法巧妙、鏡頭語言不俗,人民網評的文章中還指出:“《漫長的季節》采取1997年、1998年和2016年時空交錯三線叙事,倒叙插叙交叉使用。”
不得不說,沒有點實力,導演都不敢這麼拍。
三段時間線交錯,還能讓叙事不混亂,甚至有些情節随着劇情更新讓人恍然大悟。
從懷疑傅衛軍殺害沈默,到沈默為了逃命殺害王陽,到最後真相大白。
每一個階段都引起觀衆思考讨論,代入感極強。
同時,鏡頭語言也是這部劇的一大看點。
至今還記得王陽邀請沈默出去玩後在鏡子面前嘚瑟大笑,起身後鏡頭裡的他變成面色慘白的模樣,前後對比相當驚人。
還有老年組在KTV蹦迪,前面潇灑肆意,後面癱坐在沙發上。
一如三人的人生,前半段意氣風發,後半段蕭瑟凄涼,太戳心了。
第三點原因就是生活質感的加入,文章中稱“或許懸疑劇也不用千劇一面,節奏可以有張有弛,畫面也能溫暖明朗。”
與以往懸疑劇不同的是,《漫長的季節》沒有太多陰暗、恐怖的鏡頭。
大部分還是以日常生活片段為主,以生活為底色,讓情節更加真實。
其實馮小剛在《回響》裡也試圖加入這樣的煙火氣。
無奈的是将生活歸結于“狗血”,用出軌、猜忌等設計讓觀衆感到沉悶乏味。
反觀《漫長的季節》裡的生活氣息則更有人情味兒。
活生生的角色、現實感拉滿的命運、還有老東北小城市的狀态都深深觸動着觀衆。
總而言之,《漫長的季節》是值得所有懸疑劇導演去學習的一部佳作,打破了懸疑題材的正常套路,不是一味的煽情,卻令故事與人物都深入人心,那麼你覺得這部劇豆瓣9.5分的口碑,是高了,還是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