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小島秀夫新作《死亡擱淺》的世界觀,未來的某一天,太多的工作被機械代替,人與人的聯系越來越少。而物聯網的發展讓這一天越來越近。
據不完全統計,随着人口的持續增長,采礦業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目前,每個人一生中需要311萬磅的礦物質,金屬和燃料。
礦山物聯網有哪些優點?IBM部落格上給出了5方面:節省時間、提高安全性、自動化進展、預測性維護和能源和成本效益。
礦業最重要的是什麼?我認為是安全。
盡管到目前為止,采礦業仍存在突出的危險,但技術已經設法消除了其中的一些危險。最好的保安,也不能24h不間斷監控各個路段的安全;相應的,也沒人能全天監視着井下的安全名額。而物聯網正是解決之法。盡早發現地面與空氣中的威脅,實時生效的接近檢測——就像無人駕駛一樣避免碰撞。
當然,萬無一失是不存在的,礦山物聯網可以更有效地疏散井下人員,提供救援之便。露天礦與地下礦在安全性天壤之别,或許随着物聯網的發展,者之間的差别将不複存在。
當安全得到了保障,接下來值得注意的,就是效率。
礦山物聯網如何提高采礦效率?
當礦工們确切地知道他們的裝置位于和他們周圍的環境是安全的,他們能夠更快地開始工作的日子。礦工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尋找裝置并熟悉周圍環境。如果有一個為他們監視和跟蹤這些東西的系統,他們就可以在到達時開始工作,而不是浪費生産力時間自己收集資訊。
在進行爆破以在礦井中開拓新地點之後,區域必須因有毒氣體和碎屑而清理。如果沒有适當的系統來監視空氣,礦工需要等待數小時才能恢複工作,以確定重新進入是安全的。通過實時監控,可以立即知道何時安全傳回地下。這樣最終可以為礦業公司節省大量時間,并使他們的生産速度更快。
礦山物聯網代表着礦業邁入數字化時代,當各種各樣的資料被收集,通過AI分析,可以幫助人們找出重要和适用的内容。機器學習能夠找到資料間的相關性,并開始預測事件,衆多礦業資料被收集起來,進行分析,作為回報,事件預測能讓我們規避許多問題,使我們對自己可能未曾見過的情況有一定的了解。錯誤變少,效率自然提高。
對物聯網的投資減少了礦業公司的能源支出和維護成本。通過擁有一個透明的系統,其中所有部分都受到監控,可以實作更高效的過程。随着這種情況的持續增長,花在勞工身上的成本将逐漸減少,進而使該行業變得更加有利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