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AP軟體 财務月結步驟

SAP軟體 财務月結步驟

課程介紹:專為财會人員定制,系統學習SAP财務實操。課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重在實操,包含總賬會計、應付會計、應收會計三大子產品。一次購買,終生有效,老師免費答疑,贈送教輔資料。

月結是财務人員每月最忙的時候,也是最辛苦的時候。初次接觸SAP的财務人員對SAP月結可能會比較陌生,尤其是成本結賬部分。本文給大家介紹一般制造型企業SAP月結的基本步驟,以及每步驟的作用。

一般生産型企業的月結流程如下,

SAP軟體 财務月結步驟

其中,成本結算流程如下,

SAP軟體 财務月結步驟

使用SAP的企業一般是在月初對上月進行月結,通常在月初的3個工作日内完成,不同企業可能有不同的規定,一般集團型企業會制定統一的月結制度。SAP的月結大緻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月初準備、成本結算、财務關賬。“月初準備”是為了次月的業務能夠正常運作,這對7×24小時生産的企業尤為重要;“成本結算”是月結的重點;“财務關賬”後即可出具報表。不同的企業在月結步驟上略有差異,但主要内容都是一緻的,具體月結步驟如下。

SAP軟體 财務月結步驟

月初工作内容

1)打開新的财務賬期及物料賬期:S_ALR_87003642或OB52打開财務賬期,MMPV打開物料賬期,MMRV檢視物料賬期。賬期一般在每月1号淩晨打開,否則對于7×24小時生産的企業可能無法正常進行物料的收發。

2)維護當月匯率:S_BCE_68000174或OB08維護系統預設匯率,一般維護上月末(月初)的中間匯率,開始日期為上月最後一天。此匯率既用于對上月外币餘額進行評估,也作為本月的預設匯率。

3)作業類型計劃價格維護:KP26維護作業價格,KP27顯示作業價格。生産訂單報工時,會消耗成本中心的作業,同時自動從成本中心結轉計劃作業成本到生産訂單,如果沒有維護計劃作業價格,則不能正常報工。當計劃作業價格在一年内是固定的,可以一次性将全年的計劃作業價格全部維護好。

4)物料标準價格釋出:CK11N估算标準價格,CK24釋出标準價格(或者CK40N批量估算及釋出)。使用标準價計價的物料,在一個會計期間隻能有一個标準價格,并且隻能在月初釋出标準價格。

成本結算部分

5)檢查總賬憑證是否錄入完成:FB03檢視憑證清單,檢查當期各類憑證是否錄入完成,是否存在對成本有影響的費用沒有錄入。如果已經結賬後發現還有費用沒有錄入,隻有反結賬,錄入費用後重新結賬。

6)檢查采購預制發票是否過賬:MIR5檢視發票憑證清單。如果企業使用了采購發票預制功能,結賬前需檢查是否所有的預制發票已經過賬。采購發票預制會占用會計憑證編号,如果預制後又删除,會造成會計憑證斷号。

7)檢查銷售預制發票是否過賬:VF05N檢視銷售發票清單。如果企業使用了銷售發票預制功能,結賬前需檢查是否所有的預制發票已經過賬。

8)在建工程訂單結算:KO8G訂單結算,如果啟用了投資管理功能進行在建工程管理,月底時需要對在建工程訂單進行結算,将訂單成本結轉到在建工程上。

9)運作折舊:AFAB運作折舊,AFBP檢視折舊運作日志。

10)檢查生産訂單狀态:COHV批量處理訂單,CO02單個修改訂單,COOIS訂單資訊系統。生産訂單結算之前,财務人員需要檢查訂單是否關閉,訂單報工是否正确,訂單的投入産出是否合理。例如生産100輛汽車,隻消耗了50台發動機,明顯不合常理。本步驟非常關鍵,影響到産品成本是否準确。如果結賬完成後,發現成本異常,回頭分析發現物料消耗不準确,此時需要反結賬,然後再重新結賬。這樣不僅麻煩,而且産生了許多不必要的會計憑證。

11)統計名額錄入:KB31N錄入統計名額。如果費用在不同的成本中心之間按固定比例配置設定,則忽略此步驟;如果按統計名額配置設定,則需要錄入統計名額的量。

12)執行費用配置設定:KSV5執行配置設定循環,KSV3顯示配置設定循環。本步驟将公共成本中心的費用配置設定到不同的成本中心。例如,将水電工廠中的房間的費用,配置設定到不同的生産工廠中的房間。

13)執行費用分攤:KSU5執行分攤循環,KSU3顯示分攤循環。本步驟作用同費用配置設定,隻是将公共成本中心的費用以次級成本要素的方式配置設定到其他成本中心。執行完費用配置設定/分攤之後,需要檢查公共成本中心的餘額是否為0。

14)實際成本劃分:KSS2執行費用分割,将生産成本中心的費用進行分組,計算每出一組的金額。

15)計算實際作業價格:KSII計算作業類型實際價格,根據上一步計算的金額除以成本中心作業類型數量得到實際單價。計算完成後通過KSBT檢查作業價格,如果價格為0說明計算失敗。

16)按實際價格重估訂單成本:CON2按實際價格重估。訂單報工時以計劃作業價格從成本中心結轉成本到訂單,月底得到成本中心實際費用後,計算出實際作業價格,将作業成本差異調整到生産訂單上。執行完CON2之後,需要檢查生産成本中心餘額是否為0,如果不為0需分析原因,再進行下一步操作。

17)計算訂單WIP:KKAO計算生産訂單在産品金額。

18)計算訂單差異:KKS1/KKS5計算生産訂單投入産出差異。

19)訂單結算:CO88生産訂單結算。執行完CO88後,需要檢查訂單結算是否正确,公式為“生産成本-投入 + 制造費用 = 生産成本-産出”。例如生産成大學目編号為5001開頭,核對5001*科目的餘額和生産成本中心費用總額是否相等即可。

20)運作物料分類賬:CKMLCP運作物料分類賬。運作物料分類賬主要處理以标準價計價物料的差異,運作完物料分類賬之後,差異科目餘額應為0。一般執行到“過賬清算”時,執行CKMVFM分析未分攤差異,然後再執行“過賬清算”。

21)未分攤差異調整:F-02錄入憑證。執行完CKMLCP之後如果存在未分攤差異,手工将差異科目調整為0,一般調整至主營業務成本。

22)成本中心差異調整:F-02錄入憑證。執行CON2作業價格重估後,成本中心可能存在尾差(一般都是幾分錢),手工将其調整至主營業務成本。如果以标準價計價的物料消耗到成本中心,執行完CKMLCP之後差異被重估到成本中心,此差異也需要調整到主營業務成本。

總賬關賬部分

23)收入成本比對:自開發報表。一般企業都會出現産品銷售出去了,發票在後續月份再開出的情況。如果啟用發出商品科目,執行CKMLCP後差異重估到主營業務成本,需要将其調整至發出商品;如果産成品一出庫就計入主營業務成本,則需要進行銷售收入暫估。以上調整一般都是通過自開發的報表進行處理,無需人為計算。

24)外币評估:FAGL_FC_VAL。按月底最後一天的中間匯率,對外币資産進行評估,以出具本币财務報表。

25)往來重分類:FAGLF101。對供應商的借方餘額,客戶的貸方餘額進行重分類調整,以出具資産負債表。說明:有的企業會進行GR/IR的重分類,對于票到貨未到的情況,大多數企業會等貨物接收之後在做發票,這樣就避免了GR/IR重分類調整。

26)自動清賬:F.13。對啟用未清項管理的科目,根據背景定義的清賬規則,一次性進行清賬。例如對于應付暫估科目,一般啟用未清項管理,入庫和發票需要一一比對,根據規則一旦比對上,就将其打上标記,進行清賬。如果要及時地分析應付暫估賬齡,可以對F.13定義一個背景作業,每天晚上執行。

27)關閉财務期間:S_ALR_87003642或OB52關閉财務賬期。這是結賬操作的最後一步,關閉上一期間後就不能再錄入憑證。有的集團企業會統一開關賬期,例如集團統一每月3号關閉賬期,到了3号的24點就自動關閉,後續分子公司進行賬務調整時需要單獨申請打開賬期。

總結:不同企業财務結賬流程都大同小異,相對于國内财務軟體,SAP結賬基本是由系統自動完成的,财務人員隻需要按手冊點滑鼠即可。這樣雖然讓月結工作變得更輕松,但是财務人員需要明白原理,能夠分析原因,否則對SAP月結會更加困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