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丁太升的走紅,正是樂評人的困境

丁太升的走紅,正是樂評人的困境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深瞳音樂,作者 | 河馬君  楚青舟

張傑是一名好歌手嗎?

這個問題本身其實沒有太多意義,任何一名歌手的“好與不好”都不能脫離特定語境去讨論,張傑作為内娛著名歌手,有深度擁趸,自然也有非議。

最近,知名樂評人丁太升很直截了當地說,張傑不能算一個好歌手,甚至是一名糟糕的歌手,彙聚了華語樂壇衆多歌手的毛病,雖然有辨識度、也能飙高音,但在聲音的處理上過度使用技巧,而他的技巧并沒有為作品情緒服務。

同樣被批評炫技的還有關喆、孫楠,最慘的還是薛之謙,因為“沒有技巧”,不配和前面三位歌手放在一起比較……

評論中出現了不少耳熟能詳的網絡梗,比如張傑“土得掉猹”,又比如樂壇上一些歌手的“油膩”,最後批評了強的rap段落和戲腔破壞作品完整性……看完以後有人頻頻點頭:這就是華語樂壇的問題所在呀!

不可否認,當下的音樂是存在諸多弊病。

然而有一個問題,不知道各位想過沒有:丁太升做的這個豆瓣、雲音樂評論區合集版評論,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樂評嗎?

一、張傑的“塑膠音樂”,與丁太升的“塑膠樂評”

大家都是明眼人,視訊的“流量屬性”拉滿是很明顯的。以回應抖音網友開頭,作者就擺明車馬要這波“下沉流量”了。

實際上,丁太升聰明地找到了一個切入角度:去評論張傑這樣一位總是有熱度,而且路人輿論風評略偏向負面的歌手。

這樣,路人點贊一波流量,粉絲“反黑”吃一波流量,路人情緒反彈再有一波流量,實作流量長尾,最好的情況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後還拉到了路人好感,博一個‘敢說’的名聲,不怎麼損失聲譽。

流量思維在這個時代談不上是過錯,但這樣過于迎合閱聽人情緒的樂評,無疑也脫離了“音樂評論”的初衷和本質。

丁太升說張傑的煙酒嗓質感上并不“金屬”,而是塑膠的,這有道理。但換一個視角看,音樂有塑膠的,評論當然也有。塑膠音樂配上塑膠樂評,反複套娃,這個圈子會越來越好,還是越來越壞?

群衆對張傑的吐槽由來已久,這個話題當然也有一定的讨論價值。但問題是,專業樂評人究竟該如何評價歌手?

油膩也好、猹也好,謝娜的“裙帶關系”也好,都是飯圈舊梗。樂評跟在飯圈後面,這種情況本來就不健康。 

為了讓舊梗出效果,視訊加入了别的效果,比如對張傑的油量做了分檔形容:“三天沒洗的臉、炖完肉沒洗的鍋、石油勞工來不及洗的工作服”……

但從頭到尾,丁太升并沒有确切說明“油”的本質是什麼,而是一掠而過,又批評張傑土得掉猹、沒有審美去了。整體而言,整個視訊更像是來自“新知部落客”或者“網紅”,而非樂評人。

如果說張傑的問題是技巧太多,缺乏感情,那丁太升的問題就是“全是感情,沒有技術”——而技術,恰恰是樂評人和普通群衆之間最本質的壁壘。

丁太升批評李榮浩《烏梅子醬》過于迎合下沉市場。但本質上,丁太升和李榮浩是“同路人”。

二、去中心化的音樂,斷檔的樂評人群體

當然,有些事情其實并不該由丁太升負責,他也負不起這個責任。

甚至我在這裡根本不敢寫“丁太升不是一個專業樂評人”——問題很具體也很現實:如果丁太升不是專業樂評人,誰又是呢?

你可以批評丁太升學曆低、不是真正的學院派、追逐流量不講技術……然而華語樂壇的大問題并不是丁太升或者哪個評論者如何如何,而是我們缺乏一個評判流行音樂的價值體系。

學院派在美聲、民族等小衆領域圈地自萌,上一個時代的流行音樂逐漸失去了“流行”這個核心屬性,那些真正與閱聽人廣泛接觸的音樂,實際上沒有“樂評人”。

這其實不完全是壞事,至少“聽歌群衆”們是以有了充分的自決權。

網際網路讓大型唱片集團、專業制作人為核心的“舊制度”迅速瓦解。以往象征權威的獎項、榜單不說狗都不理,至少變得非常尴尬。

更吊詭的是,因為飯圈文化的降維打擊,原本作為金标準的“傳唱度”被資料嚴重污染了。

世界上真理有很多,自然傳播永遠幹不過粉絲打榜是其中一個。唱片電子化隻是打榜橫行的原因之一,資本賦予了飯圈極強的行動力和高度組織化的結構,這才是飯圈“戰鬥力”的核心要素,即使是發行實體唱片,也可能被死忠粉集資買斷。

君不見隔壁日本AKB·48當紅時,捆綁AKB總選成績的唱片、單曲長期霸榜。平成三歌姬唱得再強,不如粉絲送偶像登頂的決心強。

内娛也是一樣。即使是真天王周傑倫一度号稱“逆襲”某流量,給年輕人上了一課。仔細想想,不也是因為組織起來,把中老年人拖進超話打卡,才用飯圈魔法才打赢了嗎?

某種意義上,當年周傑倫打榜赢了,才更說明在獎項與銷量競争中,愛豆不可戰勝。而正牌歌手、制作人們組成的“失敗者聯盟”内部,也缺乏基本的評判标準。

可以說這十幾年來,華語音樂真正實作了“去中心化”,換言之,華語流行音樂的創作雖然有諸多束縛,但聽衆在選擇上卻很自由,幾乎不受“主流審美”影響——

因為我們基本上就沒有“主流審美”這個東西,真正“主流”的晚會國家隊,被自動隔離在了流行之外,就像李谷一每年春晚出來接受一次“真藝術家”的頂禮稱贊,剩下的時間她在流行音樂視野裡是幾乎不出現的。

音樂評論也是一樣,你在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區裡悲秋傷春,就是樂評了——這本來也沒錯,從沒有人說過,隻有深谙樂理才叫樂評。

問題是,專業評論呢?

學術期刊是評論,音樂APP留言區也是評論,這兩類評論之間,目前我們隻能看到耳帝、丁太升這樣少數的“半野生”評論者,遲斌有時也跳出來說兩句。

他們都有着自己的風格,也有相應的閱聽人,但填補不了學術和随手留言之間巨大的空白。

在這樣“去中心化”以後的評論曠野中,控制輿論聲量的手段橫行無阻,而一些投機主義的樂評人則乘機大發流量财。

就像有一個神奇的職業叫“虛拟貨币分析師”,總是用似是而非的金融術語去分析狗狗币、屎币、以太币的走勢……

其實這些币哪有什麼經濟規律,資金做局,交易站還能拔網線,割韭菜而已,有什麼江湖道義。

而華語樂評要做的正是,填上這片巨大的空白地帶,為流行音樂建構價值導向,為聽歌的群眾建立評判标準,這是目前的樂評努力的方向,但也是亟需突破的困境。

三、中國音樂市場,等待重建獨立音樂評論

華語音樂“去中心化”已然是事實,各個垂直細分音樂類型,是真的很垂直……

重金屬和輕搖滾都尿不到一個壺裡去,民謠藝人背着不同的吉他,粉絲還要互相鄙夷對方“不是真民謠”……這大概也是“廣譜樂評”很難存在的原因之一。

是以耳帝也好,丁太升也罷,他們的生态位确實有點難以把握。

一方面,評論不能離開閱聽人太遠。别說音樂期刊式微,就算刊物不停辦,也很難靠稿費支援哪怕是溫飽的生活,是以如果完全沒有流量,“樂評人”大機率要餓死在出租屋裡。

如今的現實是,歌手/制作人或者産業相關人員兼職樂評成為主流,比如各類音樂節目中的“導師”和專業投票人,很大程度上是在履行“樂評”的職能。

這倒也不是不行,至少他們的專業性足夠令人信服,唯一的問題是:這樣的評論是很少考慮“聽衆”感受的。節目是剪輯過的沒錯,但導師和評委們浮誇的驚歎、捏着鼻子喊好,就算經過剪輯,還是肉眼可見。

自家藝人必須好,前輩不敢得罪,同門師兄弟的面子也要給……就說張傑吧,丁太升批評得也算有道理吧,他在湖南衛視唱歌,林志炫等一衆歌手還不是要被深深震撼,大為贊歎?

是以丁太升的“流量取向”并不能說是錯的,評論确實要背靠大衆,才能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但同時,如果隻說大衆愛聽的,觀衆罵誰油就跟着罵,這大概也不能算是什麼獨立評論,畢竟觀衆要看的歸根結底還是具備一定專業性的評價,如果純粹是找附和者,加個微信群就可以了,何必要有樂評人?

網際網路時代的音樂過于扁平化,歌手與聽衆在APP實作了“直連”,從根本上擠壓了樂評的生存空間。

藝人經紀公司在各個領域同步推進“飯圈化”,也讓原本正常的褒貶、評析變成了“控評戰争”的戰場,這都是樂評生存發展的不利條件。

中長期來看,我們相信,“獨立評論”已然有存在的空間和必要。參考大多數消費領域,都有類似的生态位,體育項目有IP站、香水有香評人、電子産品有測評機構……

而音樂目前仍處在一個産業變革的過渡期,尚未建立起相應的“評論人—評價機構”系統。

現階段會有“媚粉”的樂評人,也會有“恰飯”的樂評人,這都很正常,也是産業評價體系發展沒法避免的階段。

行業各方也在進行專業榜單的探索,例如網易雲音樂的“硬地原創音樂榜”和騰訊音樂剛推出的第一屆“浪潮音樂大賞”。

我們仍然期待,暫時的艱難和混亂過去以後,逐漸完善的樂評體系浮出水面。

那時候人們會在樂評中看到“大資料模型”和人文主義分析,将“土得掉猹”的“每一隻猹”解剖得明明白白,告訴我們土在哪裡,油在何處,而不是全程與抖音網友激情對線。

隻是希望這一天,不要太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