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Redis的安裝部署以及配置

Redis的安裝部署

  1. 下載下傳Redis安裝包:官網下載下傳: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4.0.11.tar.gz
  2. Githut下載下傳:https://github.com/antirez/redis/releases/tag/4.0.11
  3. 上傳至Linux環境,可以通過xftp
  4. 使用root使用者
  5. 上傳完成後解壓,tar -zxvf redis-4.0.11.tar.gz 
  6. Redis的安裝部署以及配置
  7. 進入redis-4.0.11檔案夾
  8. 執行make指令,注意:如果提示沒有cc指令,先安裝,執行yum install gcc
  9. cd src/ 執行make install
  10. 執行完成後,将redis的一些配置和檔案移動到/usr/local/redis/下,沒有請先手動建立目錄,mkdir -p /usr/local/redis/bin/;mkdir -p /usr/local/redis/etc
  11. bin目錄存放redis啟動的檔案,etc目錄存放redis的配置檔案redis.conf
  12. Redis的安裝部署以及配置
  13. Redis的安裝部署以及配置
  14. 為了使用友善,我們一般會修改一些redis的配置
  15. 設定背景運作,打開redis.conf配置檔案,找到daemonize no改為daemonize yes
  16. 修改dir路徑,這點建議修改,因為踩過坑,說多都是淚!!!找dir,預設是dir ./,表示你在那個目錄下執行的啟動操作,rdb檔案就生成在那個目錄下,建議修改為一個固定的目錄,友善以後恢複資料
  17. 開啟AOF備份,修改配置檔案中的appendonly 為yes,同時需要關注一下appendfsync,有三個,預設everysec

    # appendfsync always,表示隻要有更新操作就同步

    appendfsync everysec,表示每秒同步一次

    # appendfsync no,表示不同步

  18. 修改AOF備份檔案的大小,如果超過這個大小,則覆寫寫,預設64mb,可修改為auto-aof-rewrite-min-size 5G
  19. 如果需要遠端通路,則需要注釋掉bind 127.0.0.1,同時修改protected-mode 為no
  20. 将redis的指令寫入profile,vim /etc/profile ,在最後加入export PATH=$PATH:/usr/local/redis/bin;儲存後執行source /etc/profile使配置生效,之後就可以執行使用redis-server,redis-cli,而不需要帶絕對路徑
  21. 啟動時主要帶上配置檔案的路徑,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etc/redis.conf ,關閉使用redis-cli shut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