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雞娃”,究竟讓孩子得到了什麼?

作者:小七有書

要說當下誰最忙,恐怕沒人去跟“雞娃”事業的主力軍争第一。

每個周末和假期都要趕去“上班”的孩子們實在太忙了。不過孩子們上的興趣班現在是越來越五花八門了,除了常見的鋼琴、舞蹈、畫畫,還出現了國象象棋、足球甚至馬術、滑冰、擊劍、冰球等等。

跟孩子一起奔波在路上的,是以“海澱媽媽”為代表的寶爸寶媽們。值得注意的是,“雞娃”事業中的父母們,很多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中産階層。

在《一激到底:在競争環境中撫育孩子》這本書中,我們發現,“雞娃”這件事原來不隻發生在我們身邊,在籠罩着“素質教育”光環的美國,孩子們同樣面臨着被“雞娃”的命運。

“雞娃”,究竟讓孩子得到了什麼?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社會學家、教育研究學者希拉裡·弗裡德曼,她以國際象棋、舞蹈和足球三個兒童競争性課外活動為例,綜合來自田野觀察、成人訪談和兒童訪談三方面資料,系統分析了“雞娃”現象的社會曆史背景、形成原因及運作機制。

書中說,“嬰兒潮”一代與他們的子女“回聲潮”一代疊加形成的雙重人口壓力,是“雞娃潮”的源頭。

對于嬰兒潮一代來說,僧多粥少的大環境,早已讓他們把生活看成了一連串的競争。特别是接受過高等教育、已經進入中産階層的年輕父母,不僅預見到未來社會将會更加激烈,而且還清晰地意識到未來競争中存在着極大的不确定性。

于是,他們不惜一切代價要給孩子灌輸各種資本要素。除了學業,他們還試圖通過各種競争性課外活動來培養孩子的性情品格,并認為這是能讓孩子終身受益的隐形财富,可以助力孩子在未來保住目前地位,并努力實作階層躍遷。

“雞娃”,究竟讓孩子得到了什麼?

家長們希望通過競争性課外活動為孩子提升的技能可概括為以下五個方面:

(1)内化獲勝的重要性;

(2)學會走出失敗,赢在未來;

(3)學會在有限時間内完成任務;

(4)學會在高壓環境下獲得成功;

(5)坦然地在公共場合接受他人的評判。

這五種技能和經驗綜合起來,就構成書中所說的“童年競争資本”的基礎。

“雞娃”,究竟讓孩子得到了什麼?

雖然沒人知道究竟哪些“童年競争資本”能讓孩子在未來取得成功,但家長們堅持認為,孩子在活動中赢得的獎項,有可能會在升學時形成優勢、并助力孩子未來的職場競争。沒人會拒絕給予自家孩子成功的機會,是以也沒人會冒險不讓孩子參加競争性活動。

而對于孩子們來說,最初對勝利的渴望本質上可能隻是對獎勵的期待,但随着參與程度日益深入和年齡逐漸增長,從參加活動、赢得獎杯中獲得快樂,會漸漸成為他們堅持某項活動的核心動力。

傾聽到來自家長、孩子的不同聲音,看懂了“雞娃”現象背後的理性機制,我們便也懂得了為什麼競賽和課外興趣班會充斥年幼孩子的生活、為什麼再忙碌的父母也願意為“雞娃”投入大量時間。

“雞娃”,究竟讓孩子得到了什麼?

書中還揭示了競争性課外活動背後龐大的産業鍊。我們可以從中看到,老師和教練、教育訓練機構、競賽組織方、媒體以及考試用品、服裝等衆多下遊商家,在如何不遺餘力地利用家長的“雞娃”心态和監管漏洞,努力實作着利益的最大化。

這本書中所寫的雖然是美國的家長與孩子,但卻足可作為我們當下情境的參照。面對“雞娃”江湖的風起雲湧,也許它能讓深陷育兒焦慮中的父母們可以多些從容與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