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 宜賓日報記者 郭曉娟
去年7月21日至23日,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在宜賓市成功舉辦,讓宜賓迎來發展中的“高光”時刻,也助推了宜賓動力電池産業以産助會、以會興産、産會互動、相融共進的良好發展勢頭。去年,我市動力電池産業實作産值約900億元。
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在宜賓舉行,提高了宜賓的知名度 宜賓日報記者 王宇 攝
春風似故人,一年一度歸。今年6月8日,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将再次在宜賓啟幕,距離這場全球性的盛會召開僅剩40餘天。據了解,目前宜賓動力電池産業鍊各企業、項目正争分奪秒抓生産、搞建設,宜賓市動力電池大會專班的各個工作組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會務,以實際行動迎接大會的召開。
乘着盛會的東風,聚焦建構全球一流動力電池産業叢集的目标,目前,全市上下正以實幹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推動2023年動力電池産業産值突破1600億元,以奮進之筆書寫高品質發展的“宜賓答卷”。
PART.1
新賽道上動能強勁 “1+N”全産業鍊生态圈不斷完善
來看這樣一組資料——
2022年,宜賓産銷動力電池72GWh,占全國15.47%。全市動力電池産業實作工業産值889億元,同比增長4.54倍,成為宜賓經濟高品質發展新引擎。
随着四川時代陸續投産,宜賓動力電池産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宜賓日報記者 王宇 攝
步入2023年,宜賓動力電池産業發展動能持續增強。3月,全市1至2月主要經濟名額資料出爐: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6%。“1+4+4”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2%,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77.9%、動力電池增長28.5%、酒類增長16.9%。
分析宜賓1至2月經濟成績單資料,不難看出,宜賓的工業經濟正在由原來的“一白一黑”,也就是白酒、煤炭産業,向“一藍一綠”,即數字經濟新藍海、綠色新能源産業轉變,特别是動力電池、晶矽光伏、電子資訊等産業從無到有、集聚成勢,正在推動宜賓由“制造大市”加快向“制造強市”蝶變。
記者從宜賓市經濟合作和新興産業局獲悉,今年1至2月,全市動力電池産業實作産值117億元,同比增長45%。
亮眼資料的背後,既離不開動力電池企業今年以來的一路“狂飙”,也離不開宜賓全力打造全球一流動力電池産業叢集的大力投入和深度布局。
宜賓锂寶 宜賓日報記者 王宇 攝
從2017年引進锂寶新材料、光原锂電項目起,宜賓正式進入動力電池産業領域,實作了動力電池産業的從無到有。再随着2019年全球第一的甯德時代動力電池生産項目落戶宜賓,宜賓動力電池産業自此進入了加速發展的快車道。
在甯德時代龍頭企業的效應下,科達利、天華超淨、貝特瑞等一批企業也紛沓而至,動力電池産業鍊中的上下遊企業相繼在宜賓聚集。
以三江新區為主陣地,我市應用推廣“産業鍊招商+基金招商”模式和市縣一體關聯招商制度,截至目前,已累計簽約引進動力電池及其配套項目90個,總投資超2100億元,初步建構并逐漸完善從上遊基礎原材料到正負極、隔膜、電解液等6大元件,再到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池回收循環利用的“1+N”動力電池綠色閉環全産業鍊生态圈。
PART.2
市區一體分隊出擊 打造引才招商“強磁場”
在國内動力電池産能不斷擴充之際,動力電池廠商“出海”的步伐也随之加速。
“為幫助動力電池企業出海尋商機、拓市場,上周我還陪同企業前往印度尼西亞考察。”市經濟合作和新興産業局長三角分局二處處長王穩說,此次陪同企業前往印度尼西亞考察,任務比較緊急,但進一步了解了企業擴充海外市場的決心和能力,在加強聯系的同時,也盡可能地做好項目對接工作。
王穩的工作,隻是宜賓打造引才招商“強磁場”的掠影之一。
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召開在即,為進一步招大引強,延伸動力電池上下遊産業鍊,4月初,宜賓市同時派出5支動力電池專班隊伍,奔赴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和湖南、江蘇等地。各隊伍以多種形式拜訪、對接企業,尋求更多合作空間,做好2023動力電池大會的嘉賓對接和項目儲備,不斷推進重點在談項目盡快簽約落地。
在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研究人員進行電池研究 宜賓日報記者 王宇 攝
據了解,宜賓市動力電池專班牢牢把握産業發展戰略機遇期,通過“精準招商工具箱、項目對接作戰圖”,賦能區縣招引子產品化、專業化;帶動區縣“網格式、地毯式、複盤式”拜訪目标企業;通過每周跟進各縣(區)招商項目進展,全市通報招商戰果,賽項目、比簽約、秀成果,形成你追我趕、動力澎湃的招商氛圍。
“宜賓市有關動力電池産業的目标合作企業約有200多家,目前,已逐漸形成招商地圖,我們将按圖索骥,力争推動更多項目簽約落地。”市經濟合作和新興産業局有關負責人說。
在堅持産業鍊招商,推動儲能、軟包電池等新賽道迅速起勢的同時,我市還加強産業與科技互動,面向國内外一流高校和科研機構招才引智,通過“揭榜挂帥”招引行業内一流科研團隊在宜建設動力電池、晶矽光伏等方向新型研發機構,帶動孵化一批科創企業;加強産融互動、堅持基金招商,依托頭部基金公司開展産業項目招商,實作項目招引和金融支援一體化,提升重大項目金融保障水準,引進落地更多能級高、規模大、輻射帶動強的優質動力電池産業項目。
而作為全國首批、西南地區唯一的國家産教融合試點城市,宜賓已引進歐陽明高、鄧中翰等院士(專家)工作站7個、産研院13家,建成智能終端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等省級及以上研發(孵化)平台137家,科技創新能力排名全省第3位……這些成績均為宜賓實作“科技-産業-金融”的良性循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PART.3
項目落地“快”搶先 打造全球一流動力電池産業叢集
連日來,四川時代七期項目建設進度加快,一棟棟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今年6月,也就是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期間,這裡将成為四川時代在長江工業園的首個投産項目。
2021年12月,甯德時代與宜賓市簽署《四川時代七至十期項目投資協定》,拟在長江工業園區建設動力電池宜賓制造基地七至十期項目,把四川時代建設成世界上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産基地之一。
四川時代負責人表示,宜賓市根據新能源産業的發展特點,系統化地引進和部署了衆多新能源供應商,建立了宜賓市新能源産業叢集,為宜賓和四川時代提升了核心競争力。
位于屏山經開區王場工業園區内的四川萬鵬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是動力電池全産業鍊上遊企業,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如今一期項目已投産運作。目前,萬鵬時代2萬噸磷酸鐵锂産線已達産,新産線已啟動建設,到年底将形成5萬噸産能。公司總經理張進波說:“宜賓市豐富的綠電資源和良好的營商環境,堅定了我們企業紮根宜賓、深耕市場,邁向高品質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凱翼新能源汽車生産線 宜賓日報記者 王宇 攝
作為宜賓綠色新能源産業賽道上代表企業之一的宜賓凱翼汽車有限公司,前不久也傳來佳績:今年一季度,該公司實作銷量9893台,同比增長157%;産量8686台,産值7.55億元,同比增長168%;實作營業收入7.73億元,同比增長182%。國際市場一季度銷量突破6000台,實作“開門紅”。
四川科達利精密工業有限公司是首個落地長江工業園的四川時代“鍊核”配套項目 宜賓日報記者 王宇 攝
一個個項目的加快落地,一戶戶企業的成長發展,使得宜賓動力電池産業的生态加速建構、品質效益有效提升。而“一方熱土”能不能“熱”,要靠親商安商的營商環境,為做優服務、強化保障,宜賓采取“一企一策”措施支援企業發展。
“我們實施一産業一專班、一項目一專組制度,對重大項目實行簽約、落地、投産、達效一對一全程跟蹤服務,集中全市土地、資金、能耗等要素促進項目快速落地達産。”據市經濟合作和新興産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宜賓正加快推進四川時代落地項目、江西銅博科技四川銅博年産10萬噸高檔電解銅箔項目等26個項目開工建設,確定新增建成産能30GWh、累計達到180GWh,力争完成動力電池産量120GWh;推動中材锂膜、昆侖電解液、偉能锂業、遠東銅箔等100億級重點配套項目如期竣工投産,力争全産業鍊實作營收1600億元以上,新增一個千億級産業叢集。
不僅如此,借助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這一動力電池行業國際交流合作平台,宜賓将與動力電池“産學研用”各領域頂尖專家、産業鍊企業領軍代表共話發展,共謀合作;以會展集聚帶動産業集聚,持續推動動力電池産業延鍊、補鍊、強鍊,在綠色低碳發展中邁開大步,在服務國家“雙碳”戰略目标中展現更大的作為和擔當。
來源:宜人宜賓APP
編輯:李媛媛
責編:胡厚
審簽:周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