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人造太陽”電流突破2.5兆安,距離終極能源還有多遠?

作者:榭登霏

中國國家核聚變能源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中國聚變中心”)通過在其位于四川省綿陽市的實驗室,成功利用“人造太陽”兆級實體實驗裝置,将聚變等離子體電流推至2.5兆安,創下了該裝置的曆史新高。

中國“人造太陽”電流突破2.5兆安,距離終極能源還有多遠?

這個成果标志着中國的聚變科學技術已經實作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聚變能源距離商業化和應用化的目标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所謂聚變能源,是指人們以地球星球上類似于太陽内部核聚變反應的方式,将輕元素如氫、氦融合成重元素時釋放出來的能量進行開發利用。與現代常見的化石能源不同,聚變能源不僅來源廣泛,且相對環境友好,産生的污染極小。據科學家估算,聚變能源的潛在儲備非常豐富,足以滿足人類數千年的耗電需求,被譽為是終極能源之一。

然而,把聚變能源研究轉化為實用的商業化和應用化技術一直以來都是人類面臨的難題。為了實作聚變核聚變反應,科學家要創造和控制高溫、高壓、高磁場等進階别的實體條件,使得氫原子核間的互相吸引力可以克服其電荷斥力而發生聚變。

但是,要想實作這個實體目标,需要超越自然界提供的基礎環境條件,是以目前這一領域的研究還面臨着不小的挑戰。

不過,中國聚變中心憑借強大的科研實力和超前的洞見,在聚變能源研究領域已經取得了許多重大突破。其中最為具有代表性的是,2018年中國聚變中心的“人造太陽”HL-2M裝置在雲南昆明市成功啟動.

中國“人造太陽”電流突破2.5兆安,距離終極能源還有多遠?

經過近兩個月的漫長調試和優化,該裝置實作了高可靠運作,并取得了一批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在研究聚變等離子體基礎科學,探索聚變能源的可行性以及啟示商業化落地方面都擁有巨大的價值。

今年4月25日,中國聚變中心又帶來了令全球科技界矚目的重要突破。據中國聚變中心介紹,他們成功地在HL-2M裝置完成了新一輪運作試驗,将聚變等離子體電流推至2.5兆安,打破了該裝置2.2兆安的紀錄,創造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

這個成果的取得,标志着中國聚變科學技術已經實作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聚變能源距離商業化和應用化的目标又向前邁進了一步。據悉,在HL-2M裝置上實作的2.5兆安電流已經達到了商業化聚變堆實作條件的三分之一左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科學價值,這對于中國乃至全球的能源領域都将産生深遠的影響。

當然,聚變能源的商業化尚存在許多技術和經濟上的困難和挑戰,如何實作聚變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和大規模商業化營運仍是需要長期努力的方向。但是,以中國為代表的聚變能源領域的研究者已經在實作這一目标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這也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更加清晰和可期的聚變能源未來。

中國“人造太陽”電流突破2.5兆安,距離終極能源還有多遠?

以2.5兆安為裡程碑,中國聚變中心引領了世界聚變科技的前沿發展。我們相信,在全球聚變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聚變能源的商業化和應用化将不再遙遠。讓我們期待着聚變能源所帶來的能量革命,為人類創造更加繁榮、清潔和可持續的未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