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沒有時間,怎麼精進技術?
工作了以後,除了工作之外會感覺其他時間少之又少。尤其好多帶娃的朋友感觸更深吧。那怎麼提升?怎麼精進技術呢?
“禅定一下”,是真的很忙?還是朋友圈表現出的上司眼裡、别人眼裡的很忙?
2、吾日三省吾身
研讀曾國藩碰巧聽了喬布斯傳,深感【反思】的确非常重要。曾國藩家訓強調"吾日三省吾身",而喬布斯被逐出蘋果的11年再回歸的過程,反思之前的失敗才帶來了蘋果的巅峰輝煌。
反觀平凡的我們,工作後回家反思過自己一天的工作、自己一天的成長、自己一天的進步嗎?
3、算一算必要有效時間
“我工作那麼忙,沒時間學習”
“我工作那麼忙,沒時間做家務”
“我工作那麼忙,沒時間看孩子”
"我工作那麼忙,沒時間進步成長"
……
但把時間細粒度切分一下,
- 幾點起床?
- 早飯多久?
- 上班公交/地鐵/開車多久?
- 上午班多久?
- 午休多久?
- 下午班多久?
- 下班公交/地鐵/開車多久?
- 陪夫妻、老人、孩子多久?
- 周末多久?
越細化,你會發現其實還有一些時間的?
再來算一下:
每天刷無關微信、朋友圈、郵件、無效社交、知乎、頭條、抖音碎片化時間多久?
- 蘋果創始人喬布斯不允許自己的孩子用ipad。
- 微信之父張小龍自己都已經很少發朋友圈。
- 58 同城CEO姚勁波不允許自己的女兒看短視訊,而是讓女兒11歲讀完了金庸的全部武俠小說。
......
越是牛逼的人都知道時間的寶貴,芸芸衆生的我們呢?
目前的時代,資訊已經嚴重過載,你有沒有發現,單自己付費的課程我們的業餘時間都用上也可能學不完。
做個減法,你會發現,原來每天浪費了那麼多時間。
這裡我們不是強調大家:每天緊繃一根弦,類似高三打雞血狀态。
而是提倡大家要避免被推薦算法投喂(曹大觀點),消磨了意志。
各種app都是搶占使用者的時間,你在app上呆的越久是app最期望看到的畫面。時間久如果是學習無可厚非,如果是碎片化無底洞的算法投喂,想想後果會很可怕。
跟一些90後、00後聊天,感覺他們的曆史知識好淺薄,隻知道算法投喂的一些片段,且講不明白來龍去脈。曆史如此,回到計算機領域也一樣。
4、打磨的重要性
你有多久沒系統學習一門語言、打磨一門技術?
打磨兩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之又難。
精雕細琢、反複專研。
想一想是沒有時間,還是雄心勃勃的開始,然後朋友圈前三天打卡,後來就沒有了後來,變成了從入門到放棄的淺嘗則止。
5、夾縫中生存,組合優勢發力
任何一個領域做到全世界前百分之二十五、全國前百分之五,你都不會混的太差。
舉例:
- 俞敏洪老師口語不咋地,但90年代能背下4萬詞彙的牛津詞典,靠詞彙量并研究詞根詞源起家,做到全國前百分之五詞彙量大神,土鼈帶領一幫海龜朋友,打下來200億萬美金的上市公司。
- 中專畢業的吉利汽車CEO李書福:能做到對路邊開過的任何一輛車,知道他的生産年限、發動機型号。憑借對車的熱愛,做到了研究車的全國前百分之五,成立了吉利公司,最後還收購了沃爾沃。
如果你有兩項技能都能全國前百分之五,甚至全國前百分之十。一組合就是更牛逼的技能。
舉例:
- 吳軍老師計算機和寫作結合誕生了《浪潮之巅》、《數學之美》等暢銷書。
- 筆記俠搜羅全國各地沙龍、會議、活動中的嘉賓演講和深入的筆記結合,估值都已過億。
-
京東小灰算法和漫畫結合,個人也已經自由。
等等等等……
6、如何破局?
量變需要時間、質變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