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自成有百萬雄兵,為何在山海關戰敗?

作者:古今野史雜聞
李自成有百萬雄兵,為何在山海關戰敗?

李自成所率領的大順軍攻破了北京城之後(實際上是有人當内應主動開門的),大明政權其實就已經算是覆滅了,在這一刻,農民軍起義确實獲得了成功,李自成也成為了繼劉邦、朱元璋以來,親手剿滅前朝的農民軍領袖。

有的人會覺得将李自成和劉邦、朱元璋比有些牽強了,但事實上,李自成如果坐穩北京的話,那麼後世的名聲未必會輸給劉邦和朱元璋。

隻不過曆史也不能假設嘛,還是按合理的角度來談李自成。

在李自成入主北京後,他第一時間就想着解決山海關的吳三桂。

吳三桂可謂是大明最後的一道保險,比起左良玉,吳三桂離北京近,對内可以勤王支援北京,對外可以根據山海關以關甯抵擋清軍,雖然人數不及左良玉,但精度和速度遠超左良玉。

可吳三桂這個人,他看遍了袁崇煥、洪承疇、祖大壽等人的故事,得出一個道理:

崇祯這個人,不能随便救。

崇祯是有大志的皇帝嗎?

是有的,但他的主觀願景和客觀能力配不上。

總地來說,崇祯是大明末期仍然想着強勢集權的人,其實他的做法有一定的效果,比如内外官員都很怕他,不敢在他面前插嘴或者反駁,強如袁崇煥他都能殺來立威,這種人還是少和他作對好。

可沒有背景沒有底氣的強勢,那就是一個詞:

腦子有病。

是以當崇祯終于願意軟下來求着朝廷大臣們捐點錢充當軍費的時候,崇祯放下尊嚴也隻換來二十萬兩白銀,可後來這些朝廷大臣們被李自成活生生榨出幾千萬兩白銀的資産。

如果崇祯那時候還沒死,會不會對自己的作為感到害臊?

正如聖人所言,一個人隻是表面怕你,内心鄙夷你,這本質上還是在鄙夷你。

是以,崇祯敗了,不冤,吳三桂磨磨蹭蹭趕往北京勤王,情有可原,但對于吳三桂的忠心,那就肯定是最低分了。

正是基于這個原因,李自成要立即搞定吳三桂,而這個想法,多爾衮和順治後來也繼承過去了。

但李自成做得最不應該的事,就是讓唐通和幾個大明的舊官僚前往山海關接管吳三桂的工作。

被李自成派往山海關的主要三人,分别是:

唐通、左懋泰、張若麒。

這三個人分别是坐鎮山海關地區的最高文武官員,而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都是大明舊臣。

舊臣有舊臣的好處,但明朝這批舊臣,弊大于利,李自成竟然不派一個農民軍的将領前往接管山海關,而是相信唐通,他到底怎麼想的呢?

是以李自成是有着局限性的,在他潛意識裡,他就抱着“人多有安全感”的想法,這仍然是農民軍那一套,這也是為什麼當吳三桂反水打回山海關時,唐通輸了?

你猜唐通是拼輸了還是自己退了?

根據唐通的前科,後者的可能性更大吧。

其實也能了解,他憑什麼給李自成賣命呢,李自成一個自己人都沒有喊過來,讓他來送死,這不是鬧嗎,而唐通如果沒有丢掉山海關,那麼吳三桂就不可能派人去找多爾衮投誠,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因果的,李自成其實輸在了自己的操作上。

那麼問題來了,吳三桂明明都答應帶人到北京向李自成投降了,李自成派唐通來接管山海關事務,吳三桂都答應了,那麼吳三桂為什麼會反水呢?

原因在于農民軍的品質良莠不齊,随着雜牌軍的貪欲裹挾,李自成的嫡系将領也犯渾了,在北京壓榨大官,個個酷刑對待。

其實農民軍對底層百姓是真的好,北京的百姓對大順軍無不有着強烈好感,因為農民軍絕大多數都是底層人,大家都是一個階級的,而自古以來,對底層百姓好的政權,往往都痛恨上層封建官僚,畢竟古代社會中,官民是割裂的,兩個群體說是互相補給,實則隻有單方面的壓榨。

可吳三桂,他不是泥腿子啊,他可是大明平西伯,著名交際花陳圓圓的新裙下之臣啊,他已經脫離了老百姓的群體了,他很怕自己也是李自成政權針對的目标之一。

而導火索則是吳三桂在北京的家人被李自成手下的人騷擾。

據說吳三桂他爹吳襄已經被大刑伺候了,更令人發指的是,他的陳圓圓聽說被劉宗敏欺淩了,這件事讓吳三桂直接心态崩潰,帶着人就往山海關跑,要重新奪回山海關。

是以接下來的故事就是,唐通敗了,帶着人馬回去給李自成彙報,而李自成聽到後,思來想去,就帶着吳襄以及自己的大軍出發了,之是以要帶吳襄,說明李自成還是抱着與吳三桂好好談談的想法去的。

李自成壓根沒去考慮吳三桂“通清”的事。

但他顯然低估了吳三桂底線。

吳三桂還真就幹得出來。

一開始,吳三桂派出使者來到多爾衮面前,吳三桂的說法是,希望清軍能夠入關幫助戰鬥,然後吳三桂與多爾衮一同“裂土”瓜分中原。

說白了,就是一同瓜分中原。

事實上,吳三桂這種思想一直貫穿他的統治生涯,他後來發動叛變的時候,飲馬長江,也是和康熙提出了劃江分治的要求,隻不過康熙年少氣盛,熬都熬死吳三桂,怎麼可能會同意吳三桂的要求。

可吳三桂狡猾,多爾衮更是重量級的狐狸,他讓人回去給吳三桂傳話,大緻意思就是,你别妄想和我平起平坐了,投靠我們還能給你一個王當當,當王爺也不差了。

此時的吳三桂根本沒辦法拒絕,是以答應了多爾衮的要求,成為了大清的臣子。

和吳三桂協商好後,多爾衮就帶着人馬出發了,而這一次,多爾衮可是帶着家底前來的。

滿洲的八旗,蒙古的八旗,還有一衆被收編的綠營,人數已經達到了二十萬以上,按照這個戰鬥力,即便打不過李自成真正的百萬雄軍,可僅僅是和李自成的北京部隊開打,那是完全沒問題的。

另一方面,李自成根本不知道多爾衮會來,一路上的行軍速度很慢,等到了山海關的時候,多爾衮已經離山海關不遠了。

而且為了拱衛京城,李自成還留了一萬人留守北京,是以李自成真正帶到前線的部隊,很有可能根本就沒有十萬人,但即便沒有十萬人,打山海關那都是夠了,當時的吳三桂部隊僅僅隻有兩三萬人,這個人數比例,李自成堆都能堆死吳三桂。

最重要的是,吳三桂的核心部隊是五千家奴,這是關甯鐵騎的核心,等真正拼到底蘊的時候,李自成笃定吳三桂會投降的,簡單來說,李自成根本就沒有徹底滅掉吳三桂的想法,他還是想坐下來好好談。

當李自成攻打山海關時,吳三桂傻了眼了,他沒想到農民軍的攻勢這麼強。

山海關的主要防禦城池是東羅城、西羅城、北翼城,李自成讓手下的部隊猛攻猛打,僅僅是半天的時間,北翼城就被李自成大軍撕開一道缺口,一支山海關部隊立即向李自成投降了,此時的吳三桂急了,連忙派人去找多爾衮。

其實呢,多爾衮早來了,但看着李自成和吳三桂狗咬狗,他樂意極了。

雖然說是給吳三桂封王,可不論怎麼說,吳三桂就是不折不扣的反賊,他能背叛漢人,一樣能背叛大清,是以多爾衮要防着吳三桂,不僅是防着吳三桂,他還要讓吳三桂來求他,求他出手救場,這樣才能讓吳三桂徹底臣服于他。

眼看着吳三桂這麼玩命和李自成互毆,多爾衮樂享其成,兩敗俱傷就是大清表演的時刻了。

是以,吳三桂的賣國行為才會被後人唾棄不已。

明明可以和漢人打滿人,非要出賣漢人投靠滿人,隻不過這裡面又有吳三桂的私人恩怨在裡面,他反到底是對是錯,完全要看從什麼角度切入看待。

當吳三桂貴在多爾衮面前,接受了剃發禮之後,吳三桂正式成為大清的王,然後多爾衮帶着清軍立即加入戰場,當多爾衮看到李自成的部隊幾乎壓在了攻城上時,多爾衮知道,李自成完了。

宋朝初年時,宋太宗帶着北伐軍攻打幽州,就是因為太過心急,所有部隊都壓上去攻城,誰知道就被耶律休哥帶着一萬騎兵從兩邊繞路繞到身後絕殺,導緻宋軍大敗,宋太宗僅以隻身駕着驢車逃跑,成就高梁河車神的“大名”。

現如今,曆史再次上演熟悉的一幕,既然李自成想包餃子,那麼多爾衮就包一個更大的餃子,派去騎兵攻打其他的部隊軍團,擊穿他們的薄弱環節,然後再以精銳和更多的大軍直面李自成的老營以及核心部隊。

當李自成發現清軍加入戰場後,就明白這場戰争的變數太大了,就算是把人叫回來都來不及了,等他發現多爾衮的人數還很多時,李自成的心都涼了半截,這就是危局啊,輕則狼狽逃竄,重則全軍覆沒,而結果也确實如此,打着打着,李自成就輸了。

是以,多爾衮打赢李自成根本沒有什麼所謂的秘訣,就是堂堂正正的人數碾壓、狀态優勢,李自成輸了不冤,而李自成也不傻,眼看事不可為,立即帶人撤退回北京,在半道上,先把吳襄給殺了,回到北京後,又把吳家人給殺得幹幹淨淨。

說起來也好笑,吳三桂折騰半天,家人還是沒保住,是以他的動機到底是什麼,推敲起來隻覺得非常複雜。

另一方面,李自成在北京登基,他登基後,面臨了兩個選擇。

第一,是跑路回老家避避風頭。

第二,硬頂着壓力,召集天下順軍勤王。

要說第二個方案,李自成是有底氣的,因為李自成還有數十萬軍隊在陝西、山西、湖廣、河南等地,隻要等到他們都來到北京,多爾衮立馬就得歇菜。

但最大的問題是,山海關到北京路程很短,等多爾衮帶人來到之後,說不定李自成就先歇菜了,出于謹慎,李自成不敢賭,于是就帶着人跑了,當多爾衮知道李自成跑了之後,立即派倆兄弟多铎、阿濟格還有吳三桂帶着五萬人馬追殺。

要知道,自古以來最簡單的戰鬥,就是追逃戰,李自成跑,清軍追,那結果不就是不戰自潰嗎。

是以李自成就被一步步逼上了絕路,最終連大軍都沒有集全,被弄得隻剩下孤家寡人,後來在湖北的九宮山被一個鄉野農夫鋤死了。

堂堂一代闖王,大順皇帝落得如此結局,不得不讓人對此唏噓。